元宵节包汤圆的作文 篇一: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每年元宵节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包汤圆,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包汤圆不仅是为了庆祝元宵节,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如今,在传统之外,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方式来包汤圆,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包汤圆的传统流程大致是:准备好面粉、糯米粉和各种馅料,然后将面粉和糯米粉混合成团,擀成薄皮,包入馅料,最后煮熟即可。这种传统方式的包汤圆是美味可口的,但是却缺乏一些创新元素。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新口味的馅料,比如巧克力、芒果、草莓等。这样的汤圆既保留了传统的制作方式,又增加了新的口味,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
除了馅料的创新,我们还可以在包汤圆的形状上做一些改变。传统的汤圆形状是圆球状,可以尝试一些有趣的造型,比如动物形状、花朵形状等。这样的汤圆不仅好看,还能增加包汤圆的乐趣。在包汤圆的过程中,家人们可以一起动手,互相帮助,增加家庭的亲密度和感情。
除了传统的包汤圆方式,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现代化的包汤圆方式。比如,可以用机器代替手工擀面皮,用模具代替手工包馅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包汤圆的效率,还能让包汤圆的过程更加简单和方便。当然,使用机器制作汤圆也要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
总之,元宵节包汤圆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方式来包汤圆,让这个传统的节日更加有趣和有意义。无论是口味的创新还是形状的变化,都能让我们更加喜爱这个传统节日,也能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元宵节包汤圆的作文 篇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每年的这个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有人家庭团聚,包汤圆,庆祝这个传统节日。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人们对于方便的追求,包汤圆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包汤圆方式是手工制作,从面粉的和面、擀皮、包馅,再到煮熟,整个过程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都忙于工作和学习,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包汤圆。因此,一些现代化的包汤圆方式逐渐流行起来,比如直接购买现成的汤圆皮和馅料,只需要简单的包一下,就能够享受到美味的汤圆。这种现代化的包汤圆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却失去了传统包汤圆的乐趣和意义。
除了现代化的包汤圆方式,一些创新的口味也逐渐流行起来。传统的汤圆馅料有红豆、芝麻、花生等,而现代的汤圆馅料则有巧克力、芒果、草莓等。这些新口味的汤圆馅料让人耳目一新,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然而,这些创新的口味虽然美味,却也淡化了传统汤圆的味道和文化特色。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包汤圆的方式和口味发生了变化。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现代的便利而忽略了传统的魅力。传统的包汤圆方式虽然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却能够让家人们一起动手,增加家庭的亲密度和感情。传统的汤圆口味虽然简单,却能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温暖和家的味道。
在这个元宵节,无论选择传统的包汤圆方式还是现代化的方式,无论选择传统的汤圆口味还是创新的口味,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个传统节日,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都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尊重。让我们一起包汤圆,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感受家的温馨和传统的魅力。
元宵节包汤圆的作文 篇三
在元宵节我的家乡几乎家家都做汤圆。宁波汤圆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问起我家乡有名的传统小吃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汤圆。”
汤圆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一个个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流了出来,让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宁波汤圆的特点是软、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汤圆没有宁波汤圆糯,一到元宵节,奶奶煮了一大锅汤圆,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在一阵阵热气中,大家有说不完的温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汤圆,香喷喷的黑芝麻就从嘴里流了出来,弄得满嘴都是黑芝麻。瞧着他那“虎样”,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周必大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浮圆子即指汤圆,诗人借这首诗流露出他盼望全国人民一起团聚,“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圆象征着阖家幸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爱家乡的汤圆!
元宵节包汤圆的作文 篇四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元宵节!你知道吗?元宵节有很多习俗:猜灯谜、看花灯、包汤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汤圆。
每年过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家都会自己做的汤圆吃,我的奶奶就是包汤圆的“大师”,我一直想学,奶奶不是嫌我还小就是嫌我捣乱,不让我包。左磨右磨,今年元宵节,她终于答应教我包汤圆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开始包汤圆了,奶奶先教我做面皮,奶奶说:“做面粉皮,要先把准备好的面粉放入碗里,倒入适量水,搅拌,揉成团,再把面团均匀分成玻璃球大的小团,面粉皮就准备好了。”按照奶奶说法,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面团做好。接着奶奶把做好的馅料拿来,又对我说:“现在开始包汤圆,先把做好的面粉皮擀成平的,在上面放一点馅料,然后再把它包起来,揉成圆形的,用手轻轻一按,就做好了。”
按照奶奶说法,我开始擀面、放馅料、揉汤圆。刚开始,还没掌握好技巧,不是露馅就是不圆,奇形怪状的,奶奶不厌其烦给我示范、讲解,慢慢越做越好,不一会儿,我已经做好了三盘汤圆了。奶奶把我做好的汤圆下锅,过了十几分钟,汤圆煮好了。夹一个汤圆放进嘴里:“哇!甜甜、糯糯的,太好吃了!”没过几分钟,一小碗汤圆全部都进到我的肚子里了。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包汤圆的作文 篇五
元宵节这天,我起的很早,因为我要学习包汤圆。
我先拿出汤圆粉,把汤圆粉倒进小盆里,再放一些热水,把汤圆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汤圆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着在汤圆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掌上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放进窝里,再包起来。我因为把馅放得太多,馅都露出来了,我再轻轻地把馅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补上。
妈妈说:“你真粗心,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馅会流出来,太少的话就没味道。”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汤圆做出来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来。又开始包第二个汤圆。这次有经验了,我把汤圆面团搓成一个圆形,再按个窝,把芝麻,花生和糖放进窝里,这次放的馅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我用均匀的力把汤圆粘好搓圆。这个汤圆比上一个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块汤圆面团做起来。真是熟能生巧,反复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汤圆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进烧沸的锅里煮。妈妈说:汤圆浮上水面来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汤圆并不是一件小事,认真做才能做得成功。过了几分钟后,汤圆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两碗给爸爸妈妈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感觉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心里也美滋滋的。
元宵节包汤圆的作文 篇六
正月十五元宵节,早上,我看见姥姥揉面团娴熟的翻过来,掉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还时不时的让我按住盆,倒下开水,面粉成型了。姥姥开始做汤圆了,她先取出一小块面粉团,在中间开个小洞,双手有节奏的将一个小洞变成一个大洞,在洞里放入黑芝麻,又慢慢地的将四周的面粉往洞里靠,洞又没了,我认真地学习着,一眨眼功夫,二十个汤圆可以放入锅里了。汤圆在沸水中翻滚着,再慢慢浮上来。汤圆好了,我盛了一碗,刚吃一个,一种香香的味道在我口中蔓延开来,好吃极了!
晚上,我们一家去公园,那有燃灯的、踩高跷的和舞狮灯子的,各处都充满着快乐的气氛。不知谁说一句:“看这边的花灯多漂亮啊!”我们顺着声音望去,哇!花灯的颜色各种各样,有黄的,粉的,绿的,蓝的,七彩的,紫的等等,漂亮极了!这边还有猜谜大会呢!我也挤了进去,还猜中了两条灯谜呢!
对了,说到这里,大家还不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吧!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农历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节日文化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汉代,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有又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天了解到这么多知识,我很高兴,我希望下次还过这么快乐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