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弘扬孝文化思考启示(精简3篇)

时间:2012-05-07 07:45: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弘扬孝文化思考启示

工商大学作为一所知名高等学府,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工商大学开展了一项名为“两地书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们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孝道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在这项活动中,工商大学的学生们分成小组,前往各地的养老院和孤儿院,与老人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互动。他们不仅为他们朗读孝文化经典,还与他们一起制作传统文化手工艺品,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通过与老人和孩子们的深入交流,工商大学的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孝道的温暖和力量。

这次活动给工商大学的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他们意识到孝道并不是一种陈旧的传统观念,而是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孝道的内涵和形式可能会有所改变,但它的核心价值却是不变的,那就是尊敬、关心和关爱父母和长辈。通过与老人交流,学生们看到了孝道对老人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尽好孝道的责任。

其次,工商大学的学生们还意识到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顺,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通过与孤儿院的孩子们交流,他们看到了这些孩子们内心的渴望和需要,也明白了自己作为有能力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帮助他们。他们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关心,可以给这些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快乐,这也是对孝道的一种践行。

最后,工商大学的学生们认识到孝道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孝道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他们明白,只有真正理解和内化了孝道的精神,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孝顺和关爱。

工商大学这次的两地书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的思考和弘扬。通过这次活动,工商大学的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孝道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孝文化所带来的力量和温暖。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会继续发扬孝道精神,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篇二: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弘扬孝文化思考启示

工商大学作为一所知名高等学府,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该校开展了一项名为“两地书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弘扬,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孝道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在这次活动中,工商大学的学生们分组前往各地的养老院和孤儿院,与老人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和互动。他们不仅为老人朗读孝文化经典,还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传统文化手工艺品,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通过与老人和孩子们的深入交流,学生们对孝道的内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活动给工商大学的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他们意识到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顺,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通过与孤儿院的孩子们交流,他们看到了这些孩子们内心的渴望和需要,也明白了自己作为有能力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帮助他们。他们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关心,可以给这些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快乐,这也是对孝道的一种践行。

其次,工商大学的学生们还意识到孝道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孝道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他们明白,只有真正理解和内化了孝道的精神,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孝顺和关爱。

最后,工商大学的学生们认识到,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深入了解了孝道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明白,只有将孝道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才能真正弘扬和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工商大学这次的两地书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的思考和弘扬。通过这次活动,工商大学的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孝道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孝文化所带来的力量和温暖。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会继续发扬孝道精神,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弘扬孝文化思考启示 篇三

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社会秩序的基础是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传统的孝文化根扎于人们的心中,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曾风靡一时,唱响了祖国的大地,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工商大学正是从“孝文化”着眼,经八年探索,选择最能打动家长心、最能引出

家长心里话、最能演绎父母子女之情的教育投资话题,将古老的算账和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与现代的投资效益分析方法结合,将心理学的原理方法与品德教育融合,调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配合,创造出寓教于情的《家长学生两地书》活动,探索出一条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心理伦理经济相互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新路子。

当前孝文化在代际间面临的“碰撞”,形成了代沟。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淡薄,弘扬几千年孝文化的精华,弃之糟粕,赋予时代新意,共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启示之一:“两地书”活动找准了着眼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幼之幼。”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道德也是义务。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以道德为核心,以义务为体现的孝,是任何一代都需要,都不能断裂了孝。否定了孝、摒弃了孝、断裂了孝,人类将不堪设想。 **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正是抓住“孝文化”最能打动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收到教师、家长、学生三方满意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最伟大的洗礼”,更加体谅父母,勤奋学习,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家长感到孩子长大了、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自己苦口婆心讲,子女不听,非常感激学校老师搭了这么好的一个桥,让子女主动听家长的教导;教师反映此方法新颖,促进了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启示之二:“两地书”活动找到了接合点 由于学

校和家长联手,相互促进,收到德能互促的双重效果。“家长学生两地书”活动是我们贯彻落实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将学校、家长、学生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尝试,一封封家书像一座座心桥,沟通着两代人的思想,消弥着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学生们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私的,为自己过去不理解父母,埋怨父母、顶撞父母,只知道向父母要钱等行为感到羞愧;不少学生流着眼泪看完父母的信,认识到自己读大学花了父母亲一辈子的积蓄,一个月用得比全家人生活费还多,父母不得不加倍辛劳,而自己进大学后荒废时间,不思学习,对不起父母;体会到写信是与父母进行深层次沟通的好方式,过去常与父母争吵,有“代沟”,想和父母沟

通又无好方法,造成与父母间的隔阂,通过书信,隔阂正在消除,“代沟”正在弥平;认识到自身的品德缺陷,只想自己,从不为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着想,表示今后要多体谅父母,勤奋学习,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这一活动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认同,也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启示之三:两地书”活动找准了着力点

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家庭反目,鸡犬不宁。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亲情维系、道德养成和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

孝道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活动,是人性的体现。羊虽跪乳,鸦虽反哺,那是一种本能。人的代际之间的亲情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动物,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是出于爱心。前不久媒体报道100多名家长送子女到清华大学上学,为了子女宁可自己露宿球场。引起人们的深思,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正是从构建和谐家庭中找到了着力点。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子女的教育与管理是最难的经。代际间的隔阂感与陌生感,使许多家长发出了“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的感叹。在子女的教育上:

一是要防止溺爱。人们常说:年轻时不能有顺境、盛年时不能有闲境、老年不能有逆境。孟子曾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些至理名言说明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的道理。而溺爱往往自食其果。然而一些家庭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在对待父母问题上,"佣人型"、"揩油型"、"冷落型""推诿型"并存。据2005年10月23日《解放日报》报道“啃老族”、“食老族”、“倚老族”、“傍老族”……对这帮“长不大的孩子”的称呼简直不一而足。新名词的流行往往敏锐地反映社会趋向。有人说:“孝子、孝子是老子孝敬儿子”。 **工商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索在家长学生中开展“两地书”活动,让家长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入了家庭。近年来,有近6000名学生给家长写信,家长也 积极配合学校活动,积极热情地给子女写回信进行思想沟通和教育,与学生共读天下父母心。

二是要正确引导。奉献与索取问题历来是人生观教育的难点,相当多的学生赞同奉献与索取相等的观点,认为奉献者只是社会上的少数人,因而不具有普遍意义。为了使大学生受到来自祖国各战线上家长来信情真意切的教悔,**工商大学选出了部分家长学生的通信编辑出版了一期校报专刊《家长学生两地书》作为生动的教材,发给在校学生人手一份,“请出”家长与全体大学生共话人生,通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含辛茹苦谈回报”和“算账方知父母心”两个专题中的父母来信。家长对子女的心,千千万万父母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子女健康成才,今后能回报社会,报效国家。如一位学生的父亲就写道:“大学生既是父母的孩子,但更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家长为你们付出了一定心血和财产,国家更为你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条件,你们虽然在将来自食其力时有向家长尽孝顺的义务,但主要的义务还是要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和全社会作出有价值的贡献。”当学生算完这笔账,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也是需要奉献的。当你们沐浴在父母、国家和人民无私关爱的海洋中,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你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孝敬父母,没有任何理由不报效祖国和人民。为了在不远的将来,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让我们的人民更富裕。努力!努力!再努力地学习,是你们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在理想信念教育中,他们们利用家长大半生的积蓄供子女上大学,不图子女回报自己,却要求子女回报社会的活生生的案例给全校大学生上了深动的一课,是父母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作了最生动的诠释,使大学生们认识到,每一位父母都是一名奉献者,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榜样。通过这种“与家长共话人生”的活动,学生中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大于索取的人达到85.83%,比活动前的58.33%上升了27.5个百分点,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家庭”教育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

三是要弘扬孝文化。孝,犹如接力赛,确实需要一代一代往下传。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许许多多的人有着浓厚的爱心和虔诚的敬意,才孕育和发展了我们民族璀璨的孝文化和优良的孝传统。也才使得伦理道德熠熠闪光,延续永远。在“两地书”活动中,一位母亲写到:“我相信,我在教育方面对你的投资是正确的,只要你好好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世的大学生,便是对我的最大回报。记得小平同志说过,‘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让你读书,直到把你培养成为我们社会有用的人才,完成做父母该尽的责任。”有一个学生的父母是双职工,每月共收入1100元,寄给孩子400元,存学费400元,剩下的300元就是两个人的生活费;有的父母为子女上学

打几份工,有的父母甚至抱病劳作。数十名家长的来信情真意切,催人泪下,饱含着对子女无私的爱,寄托对子女无限的希望,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不少学生是流着泪读着家长的回信,学生在回信中为自己的松懈行为而深深内疚,纷纷表示要珍惜大学时光,勤奋学习。我们抓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指导学生修订“学习目标管理图”促使学生把愿望变成行动。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 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好教育好,这是每个家庭的幸事,同时也是国家民族的幸事。在子女宽广的心田中播撒下的美德种子,将来就有收获美德的希望。

工商大学两地书活动弘扬孝文化思考启示(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