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年鉴应重点充实和完善信息 篇一
地方综合性年鉴是一种综合概述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情况的年度参考资料。它的编制不仅对于政府决策、学术研究等有重要意义,也是地方居民了解自己所在地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地方综合性年鉴在信息的充实和完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首先,地方综合性年鉴应充实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是地方综合性年鉴的基石,是评估地方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一些地方综合性年鉴中的基础数据不够全面和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地方统计机构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综合性年鉴的经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发布效率。
其次,地方综合性年鉴应完善专题报告。专题报告是地方综合性年鉴的亮点之一,它能够深入分析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然而,目前一些地方综合性年鉴的专题报告内容比较单一和简略,缺乏深度和广度。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加强对地方热点问题的研究,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专题报告。同时,还可以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提高专题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实用性。
第三,地方综合性年鉴应拓宽信息渠道。目前地方综合性年鉴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和统计机构,这使得一些重要信息未能充分体现在年鉴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广泛征集各方面的信息。此外,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地方综合性年鉴的在线平台,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时的信息。
综上所述,地方综合性年鉴应重点充实和完善信息。通过充实基础数据、完善专题报告和拓宽信息渠道,可以提高地方综合性年鉴的质量和价值,为地方发展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参考依据。
地方综合性年鉴应重点充实和完善信息 篇二
地方综合性年鉴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公众的了解地方发展状况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一些地方综合性年鉴在信息的充实和完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首先,地方综合性年鉴应充实经济信息。经济是地方发展的核心,因此地方综合性年鉴应该充分反映地方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人均收入等重要指标。同时,还应该关注地方经济的结构和特点,如产业结构、外贸情况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潜力。
其次,地方综合性年鉴应完善社会信息。社会是地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综合性年鉴应该充分反映地方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口状况、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等。同时,还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如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地方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需求。
第三,地方综合性年鉴应拓宽信息渠道。目前地方综合性年鉴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和统计机构,这使得一些重要信息未能充分体现在年鉴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广泛征集各方面的信息。此外,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地方综合性年鉴的在线平台,提供更加全面和及时的信息。
综上所述,地方综合性年鉴应重点充实和完善信息。通过充实经济信息、完善社会信息和拓宽信息渠道,可以提高地方综合性年鉴的质量和价值,为地方发展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参考依据。
地方综合性年鉴应重点充实和完善信息 篇三
县、市级年鉴作为一个地区地情资料信息库、地方百科全书,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理应发挥出很大的信息母体作用,但纵观当今许多地方的年鉴,它的热量只在很局限的年鉴界发挥,而没有热在整个社会界。探究其根源,是没有科学地处理好“官需”与“民需”的关系,或者说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年鉴其自身存在、发展的基础,没有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既为“官需”,又为“民需”,同时也为自身发展所需的信息。权威性十足,灵活性不够;全面性十足,针对性不够;笼统性十足,实用性不够。对于改革开放中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探索、新创举、新问题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要弥补以上的不足,当前地方综合性年鉴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充实和完善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信息。一、改革的阶段性总结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顺应改革、开放、搞活和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党和国家及全社会各个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涉及全社会、全体公民的系统的、全面的改革,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关系进行了不同力度、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实践,改革的成败得失应该实事求是地、及时地总结一下,以利鉴往开来,为今后的实践提供镜鉴。地方综合性年鉴作为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从既为“官需”,也为“民需”的接合点上考虑,应及时地对改革作一个集中的阶段性总结。从前几年出版的许多地方的年鉴来看,一般只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块,这也是针对“体改办”这个机构来安排的,仅仅作为“政府工作”中的一个分目,其他如“党政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等改革,只是仅仅在各个部门的工作中有零散的、简单的、面上的一些反映,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理性的分析与总结,对于改革有哪些值得汲取的经验,有哪些值得引以为诫的教训,很难一目了然地让读者看出来。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年鉴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打破一些框框的局限,冲破固有模式的束缚,呈改革成败的全貌于众多读者眼前,达到资政、存史的目的。从具体操作上看,可以把“体制改革”或者就称之为“改革”单独列出。作为“特载”或者单独作为一个类目,而且要放在年鉴的显要位置表现出来。它所要反映的信息除各项改革实施的原因、过程、经验外,对于需要认真吸取的教训和不足更要一分为二、认真、客观地记述,作者绝不要自己人为地设置种种思想障碍加以回避。二、便民、利民服务类信息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拉近与社会普通群体的距离,服务于社会大众是地方综合性年鉴逐步走向市场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目标。这一类信息既包括与普通老百姓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化信息,如供电、供水、供气、建设、电信等部门的服务承诺、行业政策、收费标准等等,也包括为特定人群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如投资政策、行政赔偿、司法救助、税收政策、征用地管理等信息,同时也包括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一些特别信息,如前几年许多地方出现的为平息集资款风波而出台的兑付政策、政府机构改革的人员分流政策、企事业单位改制中的人员分流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办实体的优惠政策等等。在具体编排上,这一类信息既可以分布于各个部门、行业的工作之中,也可适当、合理地相对集中编排,作为“附录”资料来反映,主要是从需求对象来考虑,反映出具体的、实用的信息,而不是空洞的大政策、大道理。三、非公有制经济信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就拿宜兴市来说,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份量已占据了半壁江山,它的销售收入、利税占全市经济总份额的59%、63%,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作为地方综合性年鉴,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已是一个比较急切的任务。如果年鉴缺少全面、系统反映这一重要篇章信息的话,那无疑是对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士作出贡献的一种扼杀,就年鉴本身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缺陷。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大都散落在年鉴的许多部类之中,缺乏全面的记述,最多也只是在“工业”或“综合经济管理”部类中设置一个分目或条目,这和社会现存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为此,经济类别中,要变分散为集聚,单独设置“非公有制经济”篇目,系统、全面地反映现实情况。框架结构确定以后,稿件的来源成为这个篇目质量好坏的关键。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来说,原来的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由于机构改革的实施,有的撤销,有的合并,有的转制为企业,对于整个行业中各类非公有制的成份、情况已无法全面掌握。经贸局、工商局、工商联、外经贸局等部门掌握的只是面上的一些情况,这给组稿带来一些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地方综合性年鉴的资料征集,除了以上部门掌握的情况外,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辟新的信息来源渠道,主动与非公有制企业联系,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考虑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我们在资料的编辑过程中,一定要对其“去伪存真、去粗求精”,在掌握好国家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力求准确、科学、合理,保证其权威性。四、社会热点类信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进程,随之而来伴随着许多变轨期、转型期产生的社会矛盾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如教育、住房、医疗等行业,其部门的行业政策、服务承诺、有关收费等等事项,社会人士对其了解不多,导致产生一些矛盾和误解,有的地方甚至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老百姓的满意度不是很高。为此,地方综合性年鉴既可在现有的框架结构下,加重这几部分的份量,也可在附录中加以重点记载。“教育”这个类目,除了记载教育的普通情况以外,要重点记述学校的升学情况、重点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收费公示制、施教区的划分以及其他一些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政策、措施。“住房”这一块信息,涵盖了年鉴的许多部分,涉及建设、国土、房改、质监等部门,除了介绍商品住房、经济房建设情况、公积金征缴情况及其他一些常规工作外,要重点记载经济房分配政策、公积金使用情况、房屋贷款政策程序、物业收费规定、房屋质量投诉、房屋面积的测算等等情况,还老百姓一个明白。“医疗”这一部分信息,除了记述医院建设、医疗改革、医技人员等情况外,还要重点记述医院的责任承诺、医疗事故鉴定办法、医疗费用结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措施等内容,该向人民群众公开的全都公开,该让人民群众知晓的就让人民群众知晓。通过年鉴这个媒介,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住房、医疗等行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可借以提高年鉴在社会上的认同感和权威性。以上四个方面,只是笔者在当前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对地方综合性年鉴需要充实和完善的信息的一些还不太成熟的思考和见解。在实际操作中,在年鉴现有相对固定完善的框架下,具体的征编工作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本着对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年鉴负责的良好意愿,处理好框架与内容、官需与民需、生存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会对年鉴事业走向市场、走向社会,立足当今、走向未来有所帮助和促进。地方综合性年鉴应重点充实和完善信息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