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倡议书 篇一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端午节的精神,我提出以下倡议: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中国古代爱国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我们应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了解他的故事和他对祖国的贡献,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二、传承优秀文化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传承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可以组织一些传统的活动,比如包粽子、划龙舟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三、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端午节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我们应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参加户外运动,比如划龙舟、登山等,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强人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
四、关爱弱势群体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我们应该关心弱势群体,比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可以组织一些慈善活动,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爱心。
通过以上的倡议,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精神,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端午节的倡议书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为了促进端午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提出以下倡议:
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端午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传承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包粽子、制作五彩绳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推广民俗活动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进行民俗活动的好时机。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民俗活动,比如划龙舟、包粽子等,让传统的节日活动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组织一些比赛和展览,增加人们的参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端午节的民俗活动。
三、倡导绿色环保
端午节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我们应该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比如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等,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同时,在制作和享用粽子时,也要注意使用环保材料和绿色食材,让我们的节日更加环保和健康。
四、传递传统节日的温暖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我们应该关心身边的亲朋好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关怀。可以买一些粽子或者礼品送给他们,表达我们的关心和祝福,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快乐。
通过以上的倡议,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精神,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端午节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端午节的倡议书 篇三
讲文明、树新风,倡导文明过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美好生活环境,是每一个铁林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值此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xx局文明办向全局职工、群众发起文明过节的倡议:
一、增强文明过节意识。倡议从自我做起,身体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自觉遵守《xx局文明公约》,使之成为每个职工群众的自觉实践,遵纪守法、知礼向善,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文明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人,大兴文明过节之风,进入森林不带火,野外郊游不吸烟,上山踏青不折枝,文明就餐不浪费,过一个移风易俗、文明健康的端午节。
二、营造欢乐祥和氛围。倡议积极
参与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建立互敬、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做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爱护环境、参与公益的表率;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文明餐桌、反对挥霍浪费,追求文明健康的过节方式。
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倡议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参与 “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参与敬老、爱幼、帮弱、助残活动,在节日期间为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热情参与到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绿化美化自然环境、清洁环境卫生、社会秩序维护、基层文化建设等节日志愿服务活动之中。
铁林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你我都是文明的窗口,人人代表铁林的形象,让我们积极响应理性文明过节的倡议,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文明过节新风,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幸福新铁林做出积极贡献!
祝全局职工群众节日快乐!
xx局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xx年x月xx日
端午节的倡议书 篇四
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诗人节等等。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粽子飘香,古风流长,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我们学校在端午来临之际,开展“寻根溯源 粽叶飘香”端午特别活动,旨在提高队员们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队员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使同学们能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节日,了解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 请同学们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等。
2.在教室开展“寻根溯源 粽叶飘香”——端午品粽会。请每位同学带一个粽子到学校,同学们可以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了解粽子有许多种类,我们大家一起品尝香喷喷的粽子。
3.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请每位同学带一个香袋到学校,看谁的香袋最漂亮。
寻根溯源,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端午节主题活动是我校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实践体验。祝全体同学都能快乐地度过这个端午节!
镇安小学203班
20xx-x-
端午节的倡议书 篇五
一、大力提倡“文明、和谐、安全、节俭”过节新理念。通过包粽子、悬白艾、挂菖蒲、佩香囊、戴荷包、洒雄黄酒等传统形式,营造欢乐、文明、祥和的过节氛围,倡导社会新风尚。
二、大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文化活动。要通
过组织中华经典诵读、书画、绘画、摄影比赛等活动,深入开展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赋予端午节浓厚的爱国情愫。大力宣传端午传统习俗和卫生常识,组织城乡群众开展卫生清扫,让广大市民过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雅的端午节 。
三、准备开展龙舟竞渡活动的地方和单位,一定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切实做到安全、有序、文明,并赋予活动深厚的文化内涵。龙舟竞渡要尽可能控制规模,制定严密的安全预案。关键是通过龙舟活动,增进团结,加强合作,宣传当地优势,弘扬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精神,绝不允许以龙舟竞渡为名搞宗族、房股活动。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防范措施的落实,引导群众做到安全竞赛、安全观看。
四、加强节日期间安全防范和安全生产宣传。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各部门做好安全防范、确保安全过节的措施和成效,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五、倡导过一个移风易俗、文明健康的端午节。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引导人们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理念,提倡过节“四不”新风尚: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酗酒赌博、不搞封建迷信,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中共xx市委宣传部
20xx年x月xx日
端午节的倡议书 篇六
广大干部群众:
为弘扬传统节日,丰富的道德内涵,繁荣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节俭过节的新风尚,现就文明过端午节提出如下倡议: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民俗展示会、歌舞表演、书法棋艺、美术摄影、包粽子、点雄黄、制香囊、低碳骑行、爬山等活动。希望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要组织本地本单位开展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群众开展节日文化知识、民俗民情、活动风采等方面的展示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使人们在活动中感受节日魅力,形成强健体魄的热潮。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加“邻里守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希望广大志愿者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美德少年和生活困难群众、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对象,开展表敬意、献爱心、送温暖等关爱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社会温暖和节日祝福。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做文明有礼房县人”、“文明房县平安行”、“遵德守礼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加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积极推荐更多身边好人参加房县第二届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力争更多的房县好人入选 “十堰好人榜”、“湖北好人榜”、“中国好人榜”,着力培育遵德守礼、好人好报、善行房县的良好社会风尚。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继续深化“全民读书月”活动,结合“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教育,组织动员人们传唱端午民俗诗歌,诵读屈原诗词和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在端午节期间从餐桌文明开始,做到文明消费、节约惜福,走进大自然,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防火及交通法规,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错开高峰期,车辆驾驶人员主动礼让行人,按标志、标线指示有序停车,尤其不要占停消防通道,养成文明乘车、文明旅游的良好习惯,排队候车,礼貌让座,不插队、不抢座,不攀折树木,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创文明城。
房县文明办
二0xx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