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解读

时间:2016-03-06 02:50: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小编下面为你整理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解读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不断推进,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构建“湾区经济”,2015年3月,“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指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5年11月,广东“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2016年3月,国务院提出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提出,2017年拟启动珠三角湾区等跨省域城市群规划编制。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此次李克强再次强调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得到国家层面的确认,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2)粤港澳经济规模近10万亿元,具备建成世界一流湾区的物质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中山、佛山、肇庆和江门,以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9.3万亿元(约合1.35万亿美元),介于韩国(1.4万亿)和俄罗斯(1.27万亿)之间,相当于世界第12大经济体。区域内拥有深圳港(世界第三)、香港港(第五)和广州港(第七)等世界级港口,2016年总吞吐量6232万标箱,为世界第一,广东省内8大机场2015年吞吐量1.05亿人次,位居国内各省之首,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3)积极发展湾区经济,未来着眼三大方向。

  第一,发展创新金融与特色金融。充分利用香港在全球金融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广东省创业投资和私募融资优势,对接珠三角现代制造业,打造中国创新金融和科技金融中心。第二,基于互联网产业的多元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业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引领和外溢作用,孵化一批媲美BAT的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和新企业,以区域融合推动产业的特色化、多元化。第三,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依托珠港澳大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4)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都会产生一个世界级湾区。

  一战到二战期

间,纽约湾依靠大西洋贸易通道成为第一个世界级湾区;二战后,旧金山湾依靠太平洋贸易通道成为第二个世界级湾区;20世纪60-90年代,亚洲制造业崛起,东京湾凭借科技制造实力成为第三个世界级湾区。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依托港澳实现经济腾飞,未来粤港澳区域有望成为第四个国际一流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意义

  从地区上看, 港澳因素以及粤港澳的合作对于广东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意义。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它是撬动广东开放和改革的一个杠杆,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今天,它可以成为推进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支点,促进广东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

  的确,粤港澳合作不是新概念,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应该说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从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这为粤港澳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赋予了新使命。

  湾区,从地理概念上看,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总结一下湾区的共同点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比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可以说,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称之为“湾区经济”。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亟需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开始推行“去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模式,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和经济治理体系进入深入调整期,这对于外向型经济比重较高的中国来说,冲击极大,需要重新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国内来看,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型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成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正是在国际国内的双重需求和挑战下,粤港澳大湾区备受瞩目和期待。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解读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