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熬年的传说(优质3篇)

时间:2015-02-07 09:38: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熬年的传说 篇一

熬年,又被称为熬岁、守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习俗。每年农历除夕夜,家人们会聚在一起,守夜直至新年的第一天。熬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一种祈福、辟邪、拜神的方式。下面,我们将探究一些关于熬年的传说和故事。

一、“年”兽传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关于“年”兽的传说与熬年的习俗密不可分。相传“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年除夕夜会出来吃掉村庄里的人和动物。人们发现“年”兽最害怕红色和火光,于是大家在除夕夜点燃火把,用红色的布条贴在门上,以驱赶“年”兽。这就是熬年贴红对联和放鞭炮的起源。

二、祈福辟邪的习俗

熬年是一种祈福辟邪的习俗。据说,夜晚的“年”兽最怕吵闹和火光,所以人们在守岁的时候要放爆竹、鞭炮,以此来驱赶“年”兽。此外,人们还会在除夕夜贴春联、门神、福字等,寓意着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幸福快乐。

三、祖先崇拜与祭祀

熬年也是一种祖先崇拜和祭祀的方式。在熬年的时候,人们会设立神龛,供奉祖先的牌位,同时还要上香、烧纸钱,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在家庭聚餐的时候,人们还会预留一席空位,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四、团圆与祝福

熬年也是一种团圆的习俗。在熬年这一天,远离家乡的人们会尽量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共度除夕夜,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在家庭聚餐的时候,人们会说出许多吉祥的话语,祝福家人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快乐、事业顺利。

总之,熬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习俗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祈福的寓意。通过熬年,人们不仅可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也可以与家人团聚、互相祝福,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熬年的传说和故事,让这个中国传统习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熬年的传说 篇二

熬年,又称守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在农历除夕夜,人们会守夜直至新年的第一天,以此迎接新的一年。熬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将探究一些关于熬年的传说和故事。

一、年糕的由来

年糕在熬年习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传,有一个叫“年糕”的怪物,每年除夕夜会出来吃掉人们。为了避免被年糕吃掉,人们开始制作年糕来“糊弄”年糕,让它吃了年糕后就不再吃人了。因此,制作和食用年糕成为了熬年的传统习俗之一。

二、守岁的由来

守岁是熬年习俗的核心,也是人们祈福的一种方式。相传,在古代,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年都在除夕夜出来吃掉人们。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和火光,于是在除夕夜点燃火把,用红色的布条贴在门上,以驱赶“年”兽。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人们从此开始守夜,直到大年初一,以此来驱赶“年”兽,迎接新的一年。

三、放鞭炮的由来

放鞭炮是熬年习俗中的重要环节。相传,有一个叫“年”兽的怪兽,最怕吵闹和火光。于是,人们在除夕夜放鞭炮,以此来驱赶“年”兽。同时,放鞭炮的声音也被认为可以驱散厄运,带来好运和吉祥。因此,放鞭炮成为了熬年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熬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之一,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熬年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熬年的传说和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对于熬年这一中国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关于熬年的传说 篇三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

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关于熬年的传说(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