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创作生涯 篇一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生涯充满了辛酸和坎坷。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老舍的创作生涯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那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正面临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舍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的作品以描写普通人生活为主题,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可以说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小说以北京街头的一位担夫祥子为主人公,通过他的艰辛经历和顽强奋斗,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艰苦环境下如何努力生存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思考,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骆驼祥子》的创作让老舍一举成名,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除了《骆驼祥子》,老舍还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茶馆》、《四世同堂》等。这些作品以不同的背景和角度展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也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在这些作品中,老舍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社会矛盾的揭示,使读者对现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老舍的创作生涯并不一帆风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了迫害,被迫离开了祖国。在国外的岁月里,老舍虽然身处陌生环境,但他并没有停止创作。他继续写作,并坚持对社会现实和人性进行思考和反思。他的作品《龙须沟》就是他在国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一个农村青年的成长故事为蓝本,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老舍的创作生涯充满了坎坷和辛酸,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热爱。他的作品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他的创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老舍的创作生涯 篇二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创作生涯充满了坎坷和辛酸,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老舍的创作生涯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那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正面临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舍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的作品以描写普通人生活为主题,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可以说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小说以北京街头的一位担夫祥子为主人公,通过他的艰辛经历和顽强奋斗,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艰苦环境下如何努力生存的故事。小说中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思考,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骆驼祥子》的创作让老舍一举成名,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除了《骆驼祥子》,老舍还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茶馆》、《四世同堂》等。这些作品以不同的背景和角度展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也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在这些作品中,老舍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社会矛盾的揭示,使读者对现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老舍的创作生涯并不一帆风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了迫害,被迫离开了祖国。在国外的岁月里,老舍虽然身处陌生环境,但他并没有停止创作。他继续写作,并坚持对社会现实和人性进行思考和反思。他的作品《龙须沟》就是他在国外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一个农村青年的成长故事为蓝本,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老舍的创作生涯充满了坎坷和辛酸,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热爱。他的作品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他的创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表达。老舍的创作生涯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也将继续影响和启迪后人。
老舍的创作生涯 篇三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 《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他作出了新的抉择。
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 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告别妻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在1938年成立 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文协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 《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创作话剧《方珍珠》。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中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
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老舍旅居英国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 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 《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生活。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政治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1944年,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行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战争一爆发,他就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这 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的长诗《剑北篇》(1940~1942,未完)。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台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弱点。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单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9日抵达天津。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