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的典故 篇一
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有许多经典的名曲流传至今。这些名曲不仅在音乐上具有卓越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典故。下面将介绍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的五首,以及它们背后的典故。
《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琴曲中的名曲之一,据说是东晋时期的琴师嵇康所创。嵇康是当时的名士,他的琴艺精湛,被誉为“琴中神”。《广陵散》用琴声描绘了嵇康流亡途中所见到的广陵风景,曲中含蓄而深情,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美感。
《阳关三叠》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后来被改编为曲子。这首曲子表达了白居易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唐代,白居易被贬到阳关,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这首曲子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平沙落雁》是元代音乐家吴自牧所创作的一首笛曲。据说吴自牧是在西夏的沙漠中创作了这首曲子。曲中的“平沙落雁”的意象,表达了吴自牧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流亡命运的悲愤。
《走马听箫》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一首曲子。据说杨慎是在逃亡途中创作了这首曲子。曲中流动的曲调和明快的节奏,表达了杨慎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命运的反抗。
《渔舟唱晚》是清代音乐家胡适所创作的一首琵琶曲。据说胡适是在渔船上创作了这首曲子。曲中的琵琶声仿佛渔舟在湖上行驶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这五首名曲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典故和情感。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卓越艺术价值,更通过音乐将作者的思念、悲愤、向往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曲子成为了后世音乐家的学习对象,也一直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的典故 篇二
中国古代音乐有许多经典的名曲,这些曲子不仅在音乐上具有卓越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典故和历史内涵。在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还有五首非常有名的曲子,它们分别是《梅花三弄》、《阳春白雪》、《十面埋伏》、《关山月》和《夜深沉》。
《梅花三弄》是唐代名曲,由唐代音乐家李之仪所创作。这首曲子以梅花为主题,通过音乐表达了梅花的坚韧和不屈精神。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依然能开放,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这也成为了后来许多文人墨客喜爱梅花的原因。
《阳春白雪》是唐代音乐家李白所创作的一首诗,后来被改编为曲子。这首曲子以春天的阳光和白雪为主题,表达了李白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李白在曲中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逝去的岁月的追忆。
《十面埋伏》是明代音乐家刘伟所创作的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惊险和残酷,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反思。曲中的音乐元素和节奏变化,给人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感觉。
《关山月》是宋代音乐家杨洪基所创作的一首词曲。这首曲子以关山和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曲中的音乐旋律流动,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夜深沉》是清代音乐家王洛宾所创作的一首曲子。这首曲子以夜晚的寂静和沉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沉思的情感。曲中的音乐元素和节奏变化,给人一种深沉和思考的感觉。
这五首名曲都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通过音乐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传达给听众,成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经典之作。同时,这些曲子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的典故 篇三
中华古韵,向有十大名曲一说。这十大古代名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名曲的原始乐谱大都失传,今天流传的不少谱本都是后人伪托之作。这些乐曲被历代乐师冠以十大古曲名,以历史典故为旁衬,从而借古人之旧事以壮声势。一、被善意无限夸大了的友谊——《高山流水》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儿琴。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得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类似的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吕氏春秋》的记述与《列子》的记述大致相当,但交代了结局: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吕氏春秋》虽非信史,但有《列子》记述在前,其内容也并非毫无根据。于是伯牙不复鼓琴一说被当作佳话流传下来。伯牙在当时应该很知名,荀况在《劝学》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虽然语近夸张,但大音乐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无疑问的。
《列子》和《吕氏春秋》之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这些作品里,有关伯牙的描述,在内容上更为丰富。例如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还记载了伯牙向音乐家成连拜师学习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这篇小说中伯牙成了乐官俞伯牙,钟子期却成了汉阳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来字的典故此时完全变成了人物、地点、情节样样俱全的话本小说。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盖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明代朱权成的《神奇秘谱》对此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诚可谓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于世,后人无从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所以,后人虽不断传颂《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对音乐并无切身体会。
因而这个佳话得以流传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那种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当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断弦绝音。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正是伯牙当时心境的准确反映。伯牙的绝琴明志,一者做为对亡友的纪念,再者为自己的绝学在当世再也无人能洞悉领会而表现出深深的苦闷和无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尔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难以领会其乐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会感到孤独,才会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战国
的诸子典籍多次记录转载,是与当时“士文化”的背景分不开的。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国家观念淡薄,并不忠于所在的诸侯国。这些恃才之士在各国间流动频繁,他们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们希望能遇见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诸侯王公,从而一展胸中所学。这几乎是几千年来所有读书人的梦想。然而能达到此目标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一生怀才不遇而汲汲无名,有的或隐身市肆,有的则终老山林。由此可见,《高山流水》在先秦时代就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当在情理之中了。这么说来,友谊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称,《高山流水》为千百年来被善意地无限夸大了的友谊。能引起人们无限向往的乐曲和友谊,也许并非故事的本味所在。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