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篇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阅读和理解:通过讲解和解读经典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口语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阅读拓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教学重点:
1.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 导入法:通过提问、引发思考等方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 剖析法: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实践法:通过实际写作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阐释:通过讲解和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3. 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5. 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 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课文和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
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篇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阅读和理解:通过讲解和解读经典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口语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阅读拓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教学重点:
1.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 导入法:通过提问、引发思考等方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 剖析法: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实践法:通过实际写作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阐释:通过讲解和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3. 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练习:通过写作练习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5. 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 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课文和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
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模板 篇三
一、指导思想: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自我”为关键,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相结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且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上。
同时,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强化教学中的质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努力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要求。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生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人均语文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处于第四,的确不够理想,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我这一年的观察:本班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措施
1、以学定教。
摒弃以往的以教参为主,按教参所提供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下功夫熟悉教材,备好学生,结合学生阅读的心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点,设计教学环节,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和目标,找准每堂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
2、以学生为本,明确学生是学习语文和自主发展的主体,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潜能,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努力创设出一种平等、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愉悦,不但有充分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时间和机会,而且还敢于和其他同学及教师激烈地争论,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人”的尊严,使学生能够很投入地去学。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扣人心弦的导语、绘声绘色的演讲、多媒体手段的恰当运用、课本剧的表演指导等有效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爱学。
4、重视学法的指导,有计划地在三个
层面上进行:一个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方法,例如观察的方法、记忆的方法、想象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一个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阅读的方法、作文的方法、识字的方法等;一个是具体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例如给文章划分段落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古诗的方法等。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5、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课堂上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会面、不深刻时,可引导学生分组研讨,调动学生的参入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也使得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6、课堂上要少讲多读,甚至可以以生读带师讲,把读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积累运用语言。
7、合理地设计家庭作业。少布置一些以抄写为主的作业,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等到思考性的、积累性的作业。
8、坚持不懈地抓好写字教学。充分利用每天的20分钟,从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从每一笔,每一划在田字格时的位置;从汉字的间架结构等入手,有计划地在田字格里认真指导学生书写。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类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对汉字的审美观。另外,还要通过多种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练字热情。使学生养成提笔写字就要认真的良好习惯。
9、做好大阅读及语文实践活动计划,按照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阅读的指导。对于学生在自主阅读阶段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对于字词一类的问题,可启发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寻找答案;对于那次要的或浅显的理解层面的问题,可顺势再抛给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帮助解决;对于那些重难点问题,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启发诱导。
10、认真地进行写作的教学。教育学生注意留心周围事物,教学中还要给学生创造一些写作的素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加强写作前的指导,重视评后师生的心语,使学生能从师生对话式的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出努力的方向。
11、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多元化一体评价,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自主学习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