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利益共同体持续发展论文【最新3篇】

时间:2015-04-06 03:42: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有关利益共同体持续发展论文 篇一

标题:利益共同体的概念与重要性

摘要:利益共同体是指一群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内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形态。本文旨在探讨利益共同体的概念、特征以及其在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相关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利益共同体的价值,以及如何促进其持续发展。

关键词:利益共同体,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合作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利益共同体是指一群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内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发展中,利益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概念、特征和重要性三个方面来探讨利益共同体的持续发展。

正文:

一、利益共同体的概念

利益共同体是一种以共同的经济、社会或环境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可以是由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或个人组成的集体。利益共同体的核心概念是共享利益和共同承担责任。在这样的社会组织中,各方通过合作和协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也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

二、利益共同体的特征

利益共同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共享利益:利益共同体的成员在特定领域内共享利益,通过合作和协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2. 共同责任:利益共同体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包括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责任。

3. 互惠关系:利益共同体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和协作来促进各自的发展,实现互惠关系。

4. 长期稳定:利益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挑战和风险。

三、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性

利益共同体在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促进合作:利益共同体的成员通过合作和协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2. 共同承担责任:利益共同体的成员共同承担社会、环境和经济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3. 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利益共同体的成员通过合作和协作,可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应对社会和环境问题。

4. 增强稳定性:利益共同体的成员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挑战和风险,增强整个社会的稳定性。

结论:利益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通过合作和协作,利益共同体可以促进合作、共同承担责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增强稳定性。为了实现利益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各方应加强合作与协作,共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E., & Kramer, M. R. (2011). Creating shared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9(1/2), 62-77.

2. Dees, J. G., Emerson, J., & Economy, P. (2001).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John Wiley & Sons.

有关利益共同体持续发展论文 篇二

标题:利益共同体的案例研究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利益共同体是指一群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内共同分享利益、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形态。本文通过两个案例研究,探讨利益共同体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其持续发展。

关键词:利益共同体,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合作,案例研究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利益共同体作为一种社会形态,通过共享利益和共同承担责任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研究来探讨利益共同体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并提出一些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建议。

案例一:可持续农业利益共同体

在许多国家,农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可持续农业利益共同体是一种由农民、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组成的社会形态。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各方通过合作和协作来实现可持续农业的目标,同时也共同承担社会、环境和经济责任。通过有效的合作,该利益共同体可以提供健康的食品、保护环境和促进农民的生计。

案例二:可持续能源利益共同体

可持续能源利益共同体是由能源公司、政府、社区和环保组织组成的社会形态。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各方通过合作和协作来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保护环境。通过共同承担责任,该利益共同体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中的挑战:

1. 利益平衡:在利益共同体中,各方的利益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实现利益的平衡是一个挑战。

2. 知识与技术: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是一个挑战。

3. 社会认同:利益共同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如何建立共同的社会认同是一个挑战。

4. 战略合作:利益共同体的成员需要进行战略合作,如何实现有效的合作是一个挑战。

结论:利益共同体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可以认识到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为了促进利益共同体的持续发展,各方应加强合作与协作,实现利益的平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建立共同的社会认同,并实现有效的战略合作。

参考文献:

1. Pansera, M., & Sánchez, P. (2012). The role of community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The case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09(1), 27-39.

2. Crane, A., Palazzo, G., Spence, L. J., & Matten, D. (2014). Contesting the value of “creating shared valu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56(2), 130-153.

有关利益共同体持续发展论文 篇三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原则;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绩效管理体系实施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五个方面、企业绩效进行科学的管理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绩效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密切、体系建立的整体思路、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SMART原则、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来最终提高组织的绩效、绩效管理的严肃性、绩效管理的连续性、绩效管理的透明化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绩效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以期为绩效管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管理;战略管理

迈克波特认为如果不能将战略转化为行动,那么战略的制定就是一项没有价值的活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如何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化为行动和成果是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正是基于多年来的管理实践,并在结合绩效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正是解决这一命题的最优选择。

1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

要了解绩效管理如何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首先必须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五个方面:第一,目标的战略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以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它是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环境分析和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提出的最高战略目标,企业的一切目标都服从于或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第二,发展的持续性。企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强调的是发展而不是增长。企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创新,而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第三,企业的创新性。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自于创新,特别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第四,环境的应变性。成功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适应性。第五,竞争的优势性。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是在非平衡中求得竞争的优势,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水平。

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思想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以后,以其为导向,对企业绩效进行科学的管理就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将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解是企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它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其深层的目标,是基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员工及其主管持续动态的沟通,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及其绩效目标,确定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衡量办法,并在过程中影响员工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绩效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密切,通过分析,我们得知绩效管理实践活动直接影响员工(广义上包括经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行为态度,科学的、规范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直接产生影响,如对员工职业生涯导向、价值导向、能力导向、努力导向都可以通过绩效管理来达到,而绩效管理又直接对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经营目标、企业形象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并服务于这一战略目标,同时,绩效管理是建立在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的,也反映着企业对外的形象。对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的科学管理使得两者协调最终形成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再经历长期不断的持续改进和发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原则

2.1体系建立的整体思路:建立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整体思路是:先梳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然后梳理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部门职能、关键岗位职责,然后明确绩效管理的基本策略和管理框架,然后分解为部门、岗位和个人指标,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建立起基于企业战略的绩效目标体系,保证每个部门、岗位的努力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求相一致,再根据主要业务流程和职能职责选取关键绩效指标(KPI)并设计标准和确定权重。

2.2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SMART原则:S(Specific)即“具体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反映的各绩效指标要是具体的。

M(Measurable)即“可衡量的”,是指绩效指标不论是数量化的或者是行为化的,测量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Attainable)即“可达到的”,是指绩效指标在经过相当努力的情况下是可以达到的,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

R(Relative)即“相关的”,是指绩效指标与总目标、相关目标的一致性。

T(Time-based)即“以时间为基础的”,是指绩效指标要讲效率,是有完成时限的。

3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

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为保证绩效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如下图如示,该体系由绩效目标体系、绩效管理过程体系、绩效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绩效管理的制度体系四个子系统组成。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来最终提高组织的绩效,因此只有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通过绩效管理把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分解到部门和员工,才能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捆绑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构建成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型的绩效管理体系。

4绩效管理体系实施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

4.1绩效管理的严肃性: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具有制度的严肃性,企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这样的制度保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所以,在实施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和要

求进行,做到奖罚分明。

4.2绩效管理的连续性:绩效管理是一项长期和连续的系统工作,不能想实施就实施或者间断性的实施。如绩效考核的每一次间断,就是绩效考核的新一次开始,员工就需要再花费时间去适应。绩效管理只有不间断、连续的实施,将制度变为习惯,才是绩效管理的根本,也正是绩效管理这样的不断持续改进和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4.3绩效管理的透明化:在绩效管理中必须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带有偏见,缺乏公正、公平、公开性的考评,可能滋生员工中不良思想情绪,不但影响组织和各级主管人员的管理活动,还会对以后绩效管理的活动产生严重的干扰。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张晓彤.绩效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芮明杰.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马洪礼.中小企业如何有效实施绩效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3,5

[5]侯坤.绩效管理制度设计[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45%未阅读
有关利益共同体持续发展论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