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积淀和传承,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变革。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成为普遍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忠诚、孝道等价值观念,可以给予现代社会人们正确的道德取向和行为规范。例如,弘扬孝道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关心家庭,尊重长辈,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形式仍然具有独特魅力。中国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内涵,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喜爱。这些传统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传统艺术可以作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出口。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与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例如,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现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年轻一代的参与和关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不仅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道德取向和行为规范,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精神寄托和艺术享受。然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并分析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挑战。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道德观念对于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忠诚、孝道等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例如,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善相处和互助精神的形成。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对于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勤奋、刻苦和自律等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博览群书,不求甚解”观念,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然而,传统文化对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和价值取向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不完全契合。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品质和能力。然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与现代教育相结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三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
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
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具有多民族内向凝聚力,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
《诗经·小雅·北山》中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传》中:“普天率土,欢欣鼓舞。”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