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各地食俗(优质4篇)

时间:2017-01-03 02:41: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冬至各地食俗 篇一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气之一,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冬至食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地冬至的食俗习惯吧。

江南地区的冬至食俗主要是吃汤圆。汤圆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物,象征着团圆和和谐。在江南地区,人们在冬至这天都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汤圆,然后一起品尝。有些地方还会在汤圆中放入红枣、花生等填馅,使得汤圆更加美味可口。

而在北方地区,人们则以吃饺子为冬至食俗。饺子是由面粉和各种馅料包制而成的食物,形状酷似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然后一家人共同享用。据说,吃了饺子,家庭的团圆和幸福就会增加。

而在西南地区,冬至食俗则是吃酸汤。酸汤是一种酸辣味浓郁的热汤,由肉类、蔬菜等煮制而成。酸汤的吃法非常特别,人们会用一个大碗,将各种食材和调料放入碗中,然后用开水冲泡,再加入酸汤底料,搅拌均匀后即可食用。酸汤的酸辣味让人食欲大增,也给人们带来了冬日温暖和快乐。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有一些独特的冬至食俗。比如在山东地区,人们会用小红薯煮粥,象征着丰收和好运。在广东地区,人们会吃一种叫做“薯粿”的食物,它是由糯米、薯粉和葱花等制成的,十分美味可口。

总的来说,冬至食俗反映了中国人对家庭团圆和幸福的追求,也象征着对新年好运和丰收的期盼。不同地区的冬至食俗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冬至各地食俗 篇二

冬至是我国传统的节气之一,各地有着丰富多样的冬至食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各地冬至的食俗习惯。

在广东地区,冬至食俗以吃“薯粿”为主。薯粿是一种由糯米、薯粉和葱花等制成的小吃,形状酷似饺子。在冬至这天,广东人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薯粿,然后一起品尝。薯粿的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有肉馅、虾馅、蔬菜馅等多种选择。吃薯粿不仅可以增加家庭的团圆感,还能带来幸福和好运。

而在福建地区,冬至食俗则是吃“油饼”。油饼是一种用面粉、糖和芝麻等制成的糕点,口感酥脆,香甜可口。在冬至这天,福建人会用油饼拜祭祖先,并与家人一起品尝。油饼的形状是圆形,象征着团圆和和谐。吃油饼的同时,人们还会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而在四川地区,冬至食俗以吃“酸汤圆”为主。酸汤圆是一种由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物,与江南的汤圆略有不同。在冬至这天,四川人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制作酸汤圆,然后一起品尝。酸汤圆的汤底是由酸辣调料煮制而成,吃起来酸辣开胃,非常美味。

除了以上几个地方的冬至食俗,还有很多其他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比如在陕西地区,人们会吃一种叫做“冬至饼”的糕点,它是由面粉、糖和豆沙馅制成的,吃起来非常甜美可口。而在山东地区,人们会用小红薯煮粥,象征着丰收和好运。

不同地区的冬至食俗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寓意着对新年好运和丰收的期盼。这些食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吃汤圆、饺子、薯粿,还是油饼、酸汤圆,都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冬至各地食俗 篇三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不仅在中国有着丰富的食俗,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独特的冬至食俗。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冬至各地的食俗。

1. 日本的冬至食俗

在日本,冬至被称为“冬至节”。人们过冬至会吃一种叫做“湯圓”的食物,与中国的汤圆类似,湯圓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小圆球,通常是搭配甜汤一起食用。此外,日本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物叫做“かぼちゃの唐揚げ”(南瓜炸鸡),人们相信吃了南瓜炸鸡可以避邪和驱赶厄运。

2. 韩国的冬至食俗

在韩国,冬至被称为“??”,人们会吃一种叫做“??”的食物。??是由糯米粉制成的长条形糕点,通常是搭配甜汤一起食用。人们相信吃了??可以带来好运和健康。此外,韩国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物叫做“???”(饺子汤),人们会在冬至这天吃饺子汤来庆祝节日。

3. 印度的冬至食俗

在印度,冬至被称为“??? ?????????”(Makar Sankranti),人们会吃一种叫做“??????”(Tilgul)的食物。Tilgul是由芝麻、花生和糖浆制成的糖果,人们会互相赠送Tilgul来表达祝福和友谊。除了Tilgul,人们还会吃一种叫做“????”(Pitha)的食物,Pitha是一种由糯米粉和糖制成的糕点,通常是搭配奶酪或糖浆一起食用。

4. 英国的冬至食俗

在英国,冬至被称为“冬至节”。人们会吃一种叫做“圣诞布丁”(Christmas Pudding)的食物。圣诞布丁是一种以面包、水果、坚果和香料为主要材料的蒸煮甜点,通常会在圣诞节期间食用,也会在冬至这天作为庆祝节日的一部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冬至食俗展示了不同文化的特色和传统。无论是吃汤圆、湯圓、??还是Tilgul,这些食物都成为了人们庆祝冬至的象征,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温馨。冬至食俗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福的表达。

冬至各地食俗 篇四

北京:冬至馄饨夏至面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

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上海:家家捣米做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号,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厦门:排队买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河南:捏冻耳朵

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杭州:一天三顿吃年糕

杭州人冬至喜吃年糕。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台湾:九层糕祭祖

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客家:冬至水甜酿美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酿酒用的新糯稻,刚刚扬场完毕,精选风干,颗颗饱满,粒粒精华,去掉金灿灿的外壳之后,倒入竹篼里,用山泉水反复冲洗,洗去糯米中的尘物,接着又将洗干净的糯米倒进饭甑,放到锅里蒸熟,随后又用泉水冲冷,将碾成末的酒饼与糯米饭均匀地搅拌,最后放进酒坛,让其发酵,到冬至之日,才正式加进洁净清凉的山泉水,之后让其慢慢酝酿,时间愈久,酒质愈醇,酒色愈清朗。

冬至各地食俗(优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