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炳灵寺石窟导游词范文 篇一
欢迎大家来到甘肃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文化遗产。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欣赏这座石窟的壁画和雕塑艺术。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炳灵山上。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兴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石窟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总共有209个洞窟,保存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和壁画。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炳灵寺石窟的特点之一——壁画。这些壁画以佛教故事和传统民间故事为主题,绘制在洞窟的内壁和外壁上。壁画的内容丰富多样,有佛陀的生平事迹、佛教教义、佛教经典故事等。这些壁画以其精美的线条、细腻的色彩和卓越的构图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之一。
其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炳灵寺石窟的雕塑艺术。石窟中的佛像造型栩栩如生,根据不同的佛教教义和故事,塑造了众多的佛陀、菩萨和护法神像。这些雕塑作品栩栩如生,姿态各异,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佛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像,它高达35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佛像之一。
除了壁画和雕塑,炳灵寺石窟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特点。例如,石窟中的石刻文字非常精美,有的刻有佛经和佛教教义,有的刻有石窟的建造者和捐赠者的名字。此外,石窟还保存了许多佛教经典和文物,如佛经、经幡、香炉等。
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保护炳灵寺石窟的文化遗产。这些石窟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经有些残破不堪。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触碰石窟内壁和雕塑,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参观秩序,不随意乱扔垃圾。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各位在参观炳灵寺石窟时能够尽情欣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谢谢大家!
甘肃炳灵寺石窟导游词范文 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甘肃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也是甘肃省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壁画和雕塑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炳灵山上,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兴衰。这里有209个洞窟,保存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和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大佛殿中的释迦牟尼佛像,它高达35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石窟佛像之一。佛像栩栩如生,气势磅礴,给人以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炳灵寺石窟中,壁画是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这些壁画以佛教故事和传统民间故事为主题,绘制在洞窟的内壁和外壁上。壁画的内容丰富多样,有佛陀的生平事迹、佛教教义、佛教经典故事等。这些壁画以其精美的线条、细腻的色彩和卓越的构图而闻名,体现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高超水平。
除了壁画和雕塑,炳灵寺石窟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特点。例如,石窟中的石刻文字非常精美,有的刻有佛经和佛教教义,有的刻有石窟的建造者和捐赠者的名字。此外,石窟还保存了许多佛教经典和文物,如佛经、经幡、香炉等。
炳灵寺石窟的建造和保存离不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离不开现代人民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推动炳灵寺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艺术之美。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各位在参观炳灵寺石窟时能够尽情欣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谢谢大家!
甘肃炳灵寺石窟导游词范文 篇三
大家好!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之西偏北约35公里的小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处在“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在藏语中,“炳灵”是“十万佛”的意思,所以,炳灵寺(唐代名灵岩寺),也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千佛山”“万佛洞”了。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
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
炳灵寺石窟约开凿于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前期),正式兴建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等朝。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良好,人为破坏又少,所以至今炳灵寺石窟保存得仍比较完整。现在,共留存下窟龛183个,造像776躯,壁画900多平方米,墨书和石刻造像题记6则。
十六国的西秦时期,由于当地的鲜卑族统治者笃信佛教,致使开窟造像活动十分活跃。这即是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一个高潮,并一直延至北朝的北魏时期。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其余第172窟和第1龛,第126、128、132窟
,第2、124、125龛和第16窟等几组也比较有名。尽管此时期造像雕凿的是作为“胡神”的佛和菩萨,但除去姿态、手印、衣着等固有式样外,大多摒弃了作为艺术原形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融入了工匠自己本土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要求,注入了自身和中国信众的情感和理想内容。尤其明显的是,在塑像及壁画人物的近旁都有粉底墨书的名榜。这显然是对汉代以来传统形式的继承。石窟中的造像,神情生动,姿态优美,衣着线条流畅,整体技巧显得纯熟精妙,手法洗练细腻。
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造像风潮再次兴起,即炳灵寺石窟开凿的第二个主要时期。期间比较著名的有第46号龛、第50号龛和第51号龛等。唐代窟龛中的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罗汉、二菩萨和二天王。这时期炳灵寺石窟造像的特点与唐代石窟造像的整体风格相仿佛,都是强调健康丰腴的美,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面型较长,动态夸张,起伏处棱角分明,刀法也更显粗犷有力。
此后,在元、明两代,炳灵寺石窟也还有修妆,但石窟开凿已趋于没落了。 炳灵寺石窟是我国石窟开凿史上比较早期的作品,尽管历经千年,至今仍富有艺术生命力,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件珍品。
甘肃炳灵寺石窟导游词范文 篇四
大家好!
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魏晋时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始称炳灵寺。今存窟龛 196 个 ,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
炳灵寺石窟现存早期重要的洞窟为169窟 ,为一天然大洞穴,窟内存西秦时的造像和壁画。造像有第6 号龛的一佛二菩萨,龛侧墨书题记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公元420xx年,为中国石窟纪年题记最早者。题记下方绘有数排供养人,其中有当时高僧昙摩毗和道融的供养像。另外,还有第9号龛的3身立佛,7 号龛残存的一身立佛17号龛仅存的菩萨及龛下部的半跏菩萨思惟像等,形象古朴,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 。23 号龛的并列5 身禅定坐佛,则显示出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该窟的西秦壁画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说法图、维摩诘变、无量寿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及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等,画风质朴,粗犷。
北朝时期的窟龛 ,如126、128、132、125等北魏窟龛,以释迦多宝佛为主尊,两侧壁有一佛或一佛一菩萨,或二佛并坐,造型上呈秀骨清像,手法细腻,注重神情刻画。而北周的造像,如第 6窟的'一佛二菩萨造型已趋向浑圆壮硕,第172窟的5身立佛亦是北周造像的佳作。
炳灵寺石窟在隋唐发展到了又一高峰 。隋代窟龛较少,重要的为第 8窟,窟内所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手法较北周更为熟练、细腻,且富于变化。壁画有菩萨、弟子、供养人等,形象生动,色彩富丽。唐代窟龛多建在下寺,且多精美的雕塑作品,如第64号龛的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为中国石窟造像之佳作,第49~58龛的阿弥陀佛坐像和二菩萨或单身观音菩萨立像等,造型概括,线条简洁,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肌肉及衣褶的变化。第10 窟的天王像,拄剑而立,威武雄强。而第3窟中的石雕中心方塔为重要的建筑史资料。
唐代以后,炳灵寺石窟的造像、壁画虽有延续,但已无大的举动。
炳灵寺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