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伊斯兰教圣墓导游词【精选3篇】

时间:2017-09-06 03:11: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福建泉州伊斯兰教圣墓导游词 篇一

欢迎大家来到福建泉州的伊斯兰教圣墓,这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宗教意义的纪念碑。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圣墓的历史和特点。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市区的伊斯兰教墓地内,是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遗址之一。这座圣墓建于明朝时期,最初是为纪念一位伊斯兰教的重要人物而修建的。圣墓内葬有该人物及其后代,也成为了当地伊斯兰教徒的重要祭祀地。

进入圣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墓碑。墓碑上刻有阿拉伯文和汉字,记录着该人物的名字、生平和贡献。周围是一片整齐划一的绿草地,墓碑前摆放着鲜花和纪念品,显示着敬意和纪念。

在圣墓的周围,有一条环绕墓地的小路,供游客们漫步观赏。沿途种满了绿树和花草,清新宜人。小路两旁还设置了一些休憩的座椅,供游客们休息和欣赏风景。沿途还设有一些展示板,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和该圣墓的历史背景,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座纪念碑。

在圣墓附近,还有一座小型的伊斯兰教礼拜堂,供当地的穆斯林信徒进行礼拜和祈祷。礼拜堂内装饰精美,富有伊斯兰教的特色。信徒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沉浸在宗教氛围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慰藉。

除了作为宗教遗址,伊斯兰教圣墓也是一座历史文化的瑰宝。圣墓所在的墓地是泉州历史上伊斯兰教信徒的安息之地,也是泉州多元文化的见证。这里融合了伊斯兰教的宗教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共存。

在离开伊斯兰教圣墓之前,不妨在附近的伊斯兰教餐馆品尝一下地道的伊斯兰美食,感受一下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泉州的伊斯兰教圣墓不仅是一座宗教遗址,更是一座展示多元文化和宗教和谐的重要地点。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和美好。

谢谢大家!

福建泉州伊斯兰教圣墓导游词 篇二

欢迎大家来到福建泉州的伊斯兰教圣墓,这座圣墓是泉州历史上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伊斯兰教的重要遗址之一。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圣墓的历史和特点。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市区的伊斯兰教墓地内,建于明朝时期。这座圣墓最初是为纪念一位重要的伊斯兰教人物而修建的,后来逐渐成为了当地伊斯兰教徒的重要祭祀地。圣墓内葬有该人物及其后代,成为了他们的家族陵园。

进入圣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庄严的墓碑。墓碑上刻有阿拉伯文和汉字,记录了该人物的名字、生平和贡献。墓碑前有一块广场,供信徒们祭拜和献花。广场周围种有一片绿树和花草,让人们感受到宁静和祥和。

圣墓的周围有一条环绕墓地的小路,供游客们漫步观赏。小路两旁是整齐划一的墓碑,每个墓碑上都有花束或者纪念品,显示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怀念之情。沿途还设置了一些休憩的座椅,供游客们休息和欣赏风景。

在圣墓附近,还有一座小型的伊斯兰教礼拜堂,供当地的穆斯林信徒进行礼拜和祈祷。礼拜堂内装饰精美,富有伊斯兰教的特色。信徒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沉浸在宗教氛围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慰藉。

伊斯兰教圣墓不仅是一座宗教遗址,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瑰宝。圣墓所在的墓地是泉州历史上伊斯兰教信徒的安息之地,也是泉州多元文化的见证。这里融合了伊斯兰教的宗教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共存。

在离开伊斯兰教圣墓之前,不妨在附近的伊斯兰教餐馆品尝一下地道的伊斯兰美食,感受一下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泉州的伊斯兰教圣墓是一座宗教与文化相结合的景点,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和美好。

谢谢大家!

福建泉州伊斯兰教圣墓导游词 篇三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就被誉为“东方的第一大港”,海外交通非常繁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宗教遗迹和伟大的方建筑,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伊斯兰教圣墓。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青水秀,绿草有茵,是穆斯林向往的胜迹。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它的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徒。该教创立于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七世纪10年代,阿拉伯半岛原为多神教信仰地区,后来因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逐渐向一神教过渡。后来汉志地区有人根据社会需要,反对崇拜偶像,因此就创造一种不太拘泥于教条与仪式的一神教,即“哈尼夫教”。该教尊古莱氏人的部落主神“安拉”为唯一的神,相信“天命”、“复活”、“惩罚”、“报应”等。它的产生为伊斯兰教打下了思想基础。但是,哈尼夫教不具备统一阿拉伯民族的条件。因为当时不重视教义理论建设,又缺少一位能接受“安拉”启示的先知,所以,穆罕默德目睹多神教的落后和阿拉伯半岛的分裂,于是进入希拉山洞沉思。

据传他在洞中听到天使加波列大向他传达真主的声音,并确信真主选他为“先知”。真主向他启示,他将成为真主的使者。于是,穆罕默德向人们转达真主“安拉”的恩典。力量和威严。因为穆罕默德宗教宣扬“一切顺从安拉“,故称“伊斯兰”。伊斯兰教的教徒就是顺从安拉的人,故称“穆斯林”。但是穆罕默德受到古莱氏多神教徒和奴隶主贵族的残酷迫害,于公元622年,便率领麦加的穆斯林转移麦地那,这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也因此被定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穆罕默德在“凡穆民皆兄弟“的“大一统”口号下,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封建神权的国家。并且迅速地发展传教到周边地区,因此便成为世界性宗教。

各位来宾,关于为什么叫伊斯兰教圣墓?可能大家还不一定清楚,我这里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埋葬伊斯兰教穆斯林贤人的墓葬。关于这个明末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据传说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这就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最早传说,而传到泉州更是传说纷纷。相传唐朝武德年间,泉州湾有一次鳄鱼患难成灾,渔民不能出海打鱼,船运货物无人装卸,从南洋、阿拉伯等国来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时泉州湾的海外通商贸易突然受到了破坏,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堆积如山,不能顺利出口外销。外来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和香料等进口货物也无法起卸,沸腾的泉州港顿时冷落窒息。就在这没有驱鳄良策之时,忽有吏部官员奏书:“西方大食国圣人穆罕默德,回教的创始人,有四大门徒在中国传教,听说四人法力高强,烈日难灼体肤,雨水不湿衣裳,入火不死,入水不灭,定有驱鳄之神通。“于是唐高祖李渊降旨宣召四人,四人皆头缠白巾,身披法衣,手捧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席坐顶礼。大唐皇帝问治鳄安民之方,其中一人启奉:“真主降示经典,吾等奉天传教,如善恶恶,驱鳄何难。”便朝西膜拜,口诵经文,举手一招,御苑右树忽移庭前,复一挥手,树还原处。众皆骇异。四人合掌大笑,为首的一人称:“盘根古树尚能招之即来,挥之而去,何况游动的水族鳄鱼”皇帝大悦,即封四人为“贤人”。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荣、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到泉州来驱鳄,三贤、四贤到了泉州果真率领众回教徒朝西跪拜,仰天呼号,诵读古兰经文,其中一人拨剑遥指鳄群立鳄鱼蠢动浅滩,另一人双臂高擎,即有一群神鹰鼓

翼而来,盘旋空际,爪抓巨石,向鳄鱼投掷,霎时石如雨下,击中鳄鱼,不死则伤,只好逃离泉州湾。泉州湾又恢复正常的海运。

当时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宁,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发达,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并且与当地人通婚。就现在泉州一带的回民还有四万多人,他们有的还保留着回教的习惯,有的已经汉化,于是三贤、四贤就结庐在灵山并在此传教。他们死了以后也就葬在这里,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灵山圣墓”。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随着穆斯林教徒的不断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资建造了通淮衔清净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

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象初月一样纯洁。这几根造型特异的廊柱,上下两端偏细,据主建筑学家考证,为唐代柱式叫“梭柱”。这一考证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回廊正中这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他们的这举动表达了对真主的尊从。还有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一行香碑。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到泉州来拜谒。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为他所立的行香碑,以作纪念。

这个风动石就是当年传说中神鹰掷落的大石头,这块石头风吹则晃,手推则动,俗称为“风动石”。也是福建省三个风动石之一。回教徒们把它看作是真主安拉赐予平安的遗物。明朝嘉靖年间,泉州知府周道光在上面刻上“碧玉球”三字,后人又勒上“天然机妙”四个字,因此便构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风动”。

千百年来,这座伊斯兰教圣墓一直受到历代泉州人民和穆斯林的保护,它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物。它犹如不朽的花朵,永远开放在穆斯林的心中

福建泉州伊斯兰教圣墓导游词【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