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风采楼导游词介绍 篇一
韶关风采楼导游词介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韶关市的标志性建筑——风采楼。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
风采楼位于韶关市中心,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它是一座典型的粤西传统建筑,被誉为“韶关的城市名片”。风采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4层,高约20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风采楼的建筑风格。风采楼采用了典型的南方园林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楼体由红砖和花岗石砌筑而成,外立面装饰着精美的瓦当、雕刻和彩绘。整座楼宇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风采楼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韶关市的地标性建筑,风采楼见证了韶关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风采楼曾经是商贾云集、繁华热闹的地方,见证了韶关的繁荣与兴盛。如今,风采楼已成为了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商务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风采楼的主要景点和展示内容。风采楼内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了韶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是“韶关名人馆”,展示了韶关地区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巨匠的事迹和作品。此外,还有“韶关民俗馆”、“韶关历史展览馆”等展厅,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韶关的历史和文化。
各位游客,风采楼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也是韶关市的重要地标。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韶关的独特风情和悠久历史。同时,风采楼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您更加了解韶关的文化底蕴。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感受到韶关的魅力和风采。谢谢大家!
韶关风采楼导游词介绍 篇二
韶关风采楼导游词介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韶关市的标志性建筑——风采楼。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
风采楼位于韶关市中心,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它是一座典型的粤西传统建筑,被誉为“韶关的城市名片”。风采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4层,高约20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风采楼的建筑风格。风采楼采用了典型的南方园林式建筑风格,建筑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楼体由红砖和花岗石砌筑而成,外立面装饰着精美的瓦当、雕刻和彩绘。整座楼宇色彩鲜艳,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风采楼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韶关市的地标性建筑,风采楼见证了韶关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风采楼曾经是商贾云集、繁华热闹的地方,见证了韶关的繁荣与兴盛。如今,风采楼已成为了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商务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风采楼的主要景点和展示内容。风采楼内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了韶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其中,最受游客欢迎的是“韶关名人馆”,展示了韶关地区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巨匠的事迹和作品。此外,还有“韶关民俗馆”、“韶关历史展览馆”等展厅,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韶关的历史和文化。
各位游客,风采楼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也是韶关市的重要地标。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韶关的独特风情和悠久历史。同时,风采楼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您更加了解韶关的文化底蕴。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感受到韶关的魅力和风采。谢谢大家!
韶关风采楼导游词介绍 篇三
韶关风采楼导游词介绍
导语:想要去旅游,韶关风采楼是个好地方。那么韶关风采楼怎么样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韶关风采楼导游词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韶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DAVID。
风采楼座落在广东省韶关市区风采路与上后街(旧名学宫街)之交叉口,建筑雄伟独特,气势轩昂,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楼在中“风采楼”三个大字,写得柔韧而苍劲,笔力神韵活跃于字中,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献章)茅笔字的存世珍品。
韶关风采楼位于韶关市区,西望武水,东临浈江,是明代宏治年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屡经重修。因余靖有“更加丰采动朝端”之誉,故名丰采楼。明代学者陈白沙所书“风采楼”墨迹柔韧苍劲、潇洒俊逸,镌刻成石匾高挂门楼。风采楼高约22米,楼体重檐碧瓦,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整座建筑物雄伟独特,气势轩昂,是韶关市的标记建筑,现为韶关市博物馆。
风采楼座落在韶关市区风采路,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茅笔字的存世珍品。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于1934年以水泥钢盘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风采楼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茅笔字的存世珍品。
风采楼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楼在中“风采楼”三个大字,写得柔韧而苍劲,笔力神韵活跃于字中,是明代
书法家陈白沙(献章)毛笔字的存世珍品。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林结构,于1932年以水泥钢筋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楼底可通行各种车辆,北门建有铁栅小门,循回环形楼梯而上便是一层主楼,东西巩园上有“风采楼”三个大字,风采楼内有一块玉石碑,署有<风采楼前后记> 。“风采”两字取自当时的刑部尚书蔡君谟的诗:“必有谋风采楼 猷禅帝石,更加风采动朝端"之名。风采楼西望武水,东临浈江,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 这座建筑物现为韶关市博物馆馆址,楼上有余靖的生平介绍展,晚上在彩灯的装饰下更显其“风彩”。
风采楼原为砖木结构,几度毁于战火,几度重建,最后一次重建于1933年,为水泥钢筋结构。风采楼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楼底可通行车辆。该楼现为韶关市博物馆,楼上有余靖的生平介绍。
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韶关风采楼>邮资信封,上有韶关市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