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福建省的导游词【优秀6篇】

时间:2016-02-01 02:33: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介绍福建省的导游词 篇一

福建,被誉为“海丝起点、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福建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南界巴士海峡,西濒台湾海峡,北临浙江省、江西省,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福建省有着丰富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首先,我们来到福州,这里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福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游客可以参观三坊七巷,这是福州古老的街区,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福建省的历史文化街区。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参观鼓山公园,这是福州市最著名的公园之一,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古老的建筑。

接下来,我们来到厦门,这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特区和旅游城市。厦门以其美丽的海滩和迷人的风景而闻名于世。游客可以参观鼓浪屿,这是厦门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浪漫的海滩。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南普陀寺,这是福建省的一个著名的佛教寺庙,吸引着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最后,我们来到武夷山,这是福建省的一个著名的自然景区,也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夷山是一个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的山脉。游客可以参观武夷宫,这是武夷山最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是道教的圣地。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九曲溪,这是武夷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一个壮丽的峡谷,拥有清澈的溪水和奇特的岩石。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无论是探索历史文化,还是欣赏自然风景,福建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希望您在福建的旅行中有一个愉快的时光!

介绍福建省的导游词 篇三

说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东晋时期,福州民间就流传“右旗左鼓,八闽二绝”的风水之说,这左鼓即指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它与福州旗山遥遥相峙,重峦叠嶂、终年苍翠,山上处处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对福州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

青龙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来,福州百姓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还往往采取多重封闭的办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而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构造)。作为城市也是一样,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在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山的左右为青龙白虎(比如说福州的以金鸡山为青龙,大梦山为白虎,于山、乌山把住南门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比如说福州青龙之侧的护山的鼓山;白虎山之侧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外的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

由此我们可知,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守护着福州这块难得的宝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义非常

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自有神奇之处,由其顶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传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将军为了镇住恶龙特地留下的。每当风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荡之声,那就是鼓将军在鼓山顶面对海上龙王进犯而击鼓,号召三军准备战斗。

鼓,在易经中为震、为东方。易经云:震者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其意思是重雷发向,千里传声,有惊无险之象,亦有变动之意。

易经《震卦》象征震动的鼓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鼓动的时候,天下万

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作为君子却能做到从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顶峰的石鼓亦在点醒居住福州的人们,匹夫兴亡人人有责。每当国家风云变幻之时,应该走出去,为国效力,由闽化龙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机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为名扬天下,其位列闽刹之冠,是福州的骄傲,素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寺庙前后左右环抱着苍郁的古老大树林,可谓“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宛如这寺院是盘古开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处。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阵佛门清静的淡雅清香就会扑面而来。很多人走进殿内,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祝福,让人徒升心安平静之感。

建造这所寺院的开山祖师神晏更具有传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窝穴上,燕窝发燕仔燕孙,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众,蒸蒸口上。相传当时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来愈旺。为了让香客们上山方便,寺院僧众决定修条上山道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道,从鼓山脚下一直铺到涌泉寺的大门。

开山祖师神晏看见这条石砌大道,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条石砌大道寺院的僧众,病的病,死的死,香客们也闻知涌泉寺发生瘟疫,也不敢上山来了。一时间,鼓山涌泉寺僧侣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顶朝看石道。远远望去,隐隐约约中,他发现整条石道一股凶气缭绕不散。他连忙再仔细一一辨认,这才惊骇得他几乎失去控制喊叫出来。这条从山脚铺到涌泉寺大门口的石道,弯弯曲曲就如一条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岭道上的一块块石头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鳞甲一片片。那蛇的头对着涌泉寺大门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燕窝吞吃出门的燕子,这石道分明是“蛇窜燕窝”!这明摆着涌泉寺的风水被这石条道破坏了。

好在神晏不愧为一代大师。他返回涌泉寺,召集众僧在新修的这条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从山脚到山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头道路中间的九座山亭,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仰止亭(今已废)、观瀑亭(又名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铁钉,牢牢地钉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道上,把这“蟒蛇”斩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从喝水岩修建一条石道,用条石铺设,直达山门。该道为蜈蚣岭道,意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这样这条毒蛇就不能复活了。蜈蚣岭道铺设完,上山道路变得四通八达了。

这一来,蟒蛇不能动弹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条石道,永远僵死在那儿,被千人万人踩。此后,涌泉寺渐渐香火旺盛了,僧众越来越多,涌泉寺越来越闻名于世终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闻名。

介绍福建省的导游词 篇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因为南普陀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又在它的南边,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为子午坐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起,相互呼应。东西两侧建筑物钟楼鼓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各建筑物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带有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已到了,请大家下车。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普陀寺的山门,这边是西山门,在东边还有东山门。请大家招头看,“鹭岛名山”。这是原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两边对联为明书法家虞愚所书。“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这道出了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佛境清幽的情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往佛塔和莲花池参观。

在我右手边现在大家可以远远看见的是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出这里清净的佛门净地。

池后为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万寿塔。万寿塔高18米,11层高。为印度佛教建筑风格,顶端层层托起,高耸入云,中部四面有佛法修行的种.种雕像,底部为须弥座,又名金钢座。如来佛塔高5米,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万寿塔前。在塔的中间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以表自己的慈悲为怀,那么,为什么庙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呢?其实,放生原为我国的一项风俗习惯,后与佛教“慈悲”教义相结合,成为一种佛事话动,流传至今。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是1920_年,会泉法师任方丈时重建的。它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这种格局和全国寺庙都是一样的。

这便是弥勒佛。它盘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托膝,十分可爱。相传弥勒为五代梁朝明洲奉化人,号长汀子。他常常杖着一布袋,云游四方,自由自在,劝人信佛,而且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口含一偈“弥勒真弥协,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酌情其为弥勒的化身,在我国,常有“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来形容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各位团友,现在请往两侧看,这是四大天王,中国俗称“四大金刚”。据印度佛教称,世界中心为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住一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河、山、森林,都是他们的庇护范围。中国的“天王”是依照《封神捞演义》所塑造的,这是东方持国王、雪白的身躯,身着甲胃,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修生养性,南方堵广天王,身青,手持宝剑,意斩尽妖魔,佛法不可侵犯;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龙或蛇,有的左手还持珠,意即吉祥如意;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来制伏妖魔;右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四大天王的法器是各有含义的;剑;锋利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

这样一来,四样法器合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佛教天王,吉祥的象征。

弥勒菩萨后面,是护法天神韦驮。佛教相信他是南方堵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相传在释迦牟尼湿后,希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邪魔将舍利夺走。韦驮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夺回了舍利。佛教传入中国后,韦驮为少年武将形象,身着甲胃,驱矣除魔。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并不富裕,对外来云游俗人不开放,不可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刚表示寺庙较为富裕,是十方丛林,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持金刚杵过额,则说明对游要适当收费。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平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平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现在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上山看看摩牙石刻,也可以去大雄宝殿烧香祈愿。

介绍福建省的导游词 篇五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中国佛学界都享有盛誉。/1920_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习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

进入南普陀寺的大门,看到的第一座殿阁就是天王殿。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

南普陀寺的第二座殿阁是大雄宝殿,这是南普陀寺的主体中心,是1932年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转逢和尚重建。大雄宝殿前的石庭平展舒广,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耸,显出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磐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主殿正中祀奉着

南普陀寺的第三座殿阁就是大悲殿,这座高20米的殿阁原建于明代,是木质结构,1920_年因香火过盛而被烧毁。1930年太虚法师住持南普陀时重新修建。1962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翻修,主体改用钢筋水泥建造,又保持木构斗拱作为装饰。殿内祀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神态文静自若、和善可亲。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每支手臂掌中各雕一小眼,手上各执神物,神器各不相同,姿态也各不一样,表现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悲愿。三重飞檐,如龙腾空;彩绘装饰,图案优美。殿顶的剪瓷、嵌瓷、彩塑,有的象征吉祥如意的仙女驾鹤,麟凤朝阳;有的象蛟龙吐珠,昂首欲飞。附属的斗拱雕画人物、莲花、走兽、飞鸟等等,都以朱红为底,以绿、黄和金箔点缀,艳而不俗。

南普陀寺的最后一座殿阁,就是两层的藏经阁。这座藏经阁建于1936年,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仰首后顾,层峰叠翠,意境深邃。在藏金阁的二楼,首先就会看到一尊玉雕卧佛,是用缅甸白玉雕塑的释迦牟尼的涅磐像,长四尺五寸,神态自若,姿态柔美,实为稀世珍宝。藏金阁内文物众多,反正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宝物就是了,可以说南普陀寺藏经阁内的无价之宝是不胜枚举。

大凡到南普陀寺参观游览的人,都会要到寺院后山看一看那个镶嵌在一面大石头上的大大的

与南普陀寺相邻的是闽南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是是我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几乎与南普陀寺齐名,因而很有必要作一介绍。1920_年创办的闽南佛学院,由当时的南普陀寺住持、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担任第一任院长。但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闽南佛学院停办。但在这20_年中,闽南佛学院毕业了200多人,不少人成为出色的佛教俊才,现在尚健在的当年的学僧,大都成为名山长老或佛学大师。1985年闽南佛学院正式复办,现在闽南佛学院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巳经成为全国僧侣教育的重点学院。闽南佛学院设有男女两部,院内现有男女学僧近300人。在巳毕业的几届本科毕业生中,大多在全国各地的寺院担任主持或执事,有的还到海外的寺院去弘法任职,大大扩大了闽南佛学院的影响。如果大家以后看破红尘什么的可以考虑进去深造下。同学们,你们还在等什么,里面有小沙妮,还有小和尚,有车有房!快来加入闽南佛学院吧。!

介绍福建省的导游词 篇六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热烈欢迎大家来龙川大峡谷旅游观光!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龙川大峡谷,我愿竭诚为大家服务,力求大家玩得舒心,走得顺利,愿龙川大峡谷之行成为大家终身难忘的旅程!

请看游览示意图,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在进口处,本景区由茂密和原始森林,清澈的山泉潭、百米长的激流飞瀑、集天地之灵气的曲径深谷组成,是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奇观。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千层瀑、观音瀑、红岩飞瀑和思源瀑。该景区海拔480米,相对高度200米,整个游程1600米,时间为90分钟,沿途没有茶水点及wc。我们不从原路返回,进口处与出口处相距200米。

现在我们就开始进入景区,之前,请大家记住以下几条规定:

一、严禁烟火,禁止吸烟;

二、严禁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

三、严禁打摘花草树木、捕捉鸟虫鱼等;

四、请大家紧随我身后,不要超前,也不要掉队,因为这是生态之行,野外之旅,为避免受到蛇的惊忧,希望大家合作,谢谢!

这座桥,叫迎宾桥,竹柏临风伴兰韵,红岩飞瀑迎客情,我再次欢迎大家来到龙川大峡谷。

这就是千层瀑,因此处皱折较多,素有“丹崖从从层台”之行,故名千层瀑,你们看,丹崖从中,有一只神龟,正虎虎生威地正视前方,捍卫着龙川大峡谷,是龟寿岩,龟龄鹤寿延年,我祝大家健康长寿。这是潜龙潭,看!神龙正潜伏在水里呢!大家再回头看,这里的景致欣赏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龟龄寿延年”,喜欢拍照的朋友,可在这拍几张,这个位置拍摄的景观效果非常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步移景异,大家看,刚才的龟寿岩现在又变成了惟妙惟肖的神蛙谷了;

这一道的景观叫龙行九曲,其得名于表象景观,即溪水沿丹崖之势流动穿行,呈九曲十八弯状,我们看到这涓涓流泉在沿着这火红的丹崖流动穿行,好像一只蛇在此蜿蜒而行,从地貌上看其实是造山运动时期的断裂痕迹。请看这一岩层断裂带,垂直断裂线比人工用尺子画出的还要直,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刀,这条断裂线是玉帝禁止小龙子与长岭公主往来的界线,关于小龙子与长岭公主的传说,待会儿我再告诉大家。说到火红的丹崖,即龙川的红岩是与武夷山整个丹霞地貌是一致的,因其地貌的复杂性及受流水常年的侵蚀与切割,近1公里的旅程内百米落差的瀑布有2处,大小瀑布、山洞、隐潭、石洞十余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无限风光在前锋。传说先古时期,玉皇大帝派蛇和青蛙共同看护地球这个大庄园。青蛙秉性憨厚,做事认认真真,恪尽职守。而蛇聪明、刁滑、懒惰,终日昏睡。这事最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命天将斩去了蛇的手脚,而将其安装给了青蛙,所以从那以后蛇开始爬行了,并对青蛙充满仇恨,见到就吃,以解旧恨,还希望吃掉青蛙后能生长出新的手脚来。我们龙川的大门就是由神蛙看守的。

这里也是拍照的好的地点,请大家拍照留念。缓步前行。

现在,大家仔细听,是不是听到一种悦耳的水声,这是泉水的笑声,龙川的歌声,我们到欢乐瀑了,龙川大峡谷的山含情、水含笑,这种笑声会一直伴你的整个游程,祝大家一路上心情愉快!

现在请大家暂停脚步,瞧!欢乐瀑对面的岩壁上长着的那棵植物,就是叶片像蜘蛛网状脉纹的那棵,叫蛛网萼,属虎耳草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稀有物种,记载在第一卷《中国植物红皮书》上。这种植物的珍贵就在于她只有在无一丝污染之害的泉涧才能生存,对周围的环境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她的存在,说明我们的龙川是一方清明澄洁的人间净上!请大家共同珍惜!

沿着这条小道往前步,可以去看龙川的龙椅,当年龙王就常常坐在这观赏瀑布,静心休养的。

观音瀑,这是我们龙川第二个大瀑布,落差58米,从仙凡桥上仰望观音瀑,中间有大小奇石两块,西侧较大的一块是观世音菩萨面壁静心念佛,身边一块小的是侍奉她的“龙女”,面善财童子则奉观音之命给“行善积德”人家送子去了。

大家知道吗?原始森林对人体健康有33种功效,负氧离子能改善哮喘、根治偏头痛,提高精神病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胃溃疡,促进肥胖病人的减肥,降低高血压,抵制真菌,根除百日咳,治疗和改善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据地此考察的气象专家测定,我们龙川大峡谷内空气负氧离子的含量达到每立方米8000~10000个,是大中城市的几十倍,因而龙川大峡谷又被专家们誉为天然氧吧,观音瀑是龙川负氧离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这种人间仙境大家千万不要错过,瀑雨飞飞,几万万个负氧离子被您吸入肺腑,喧嚣的瀑布声、洁净的潭水,置身于茂密的森林,那种奇妙的感觉,足以令您拂去心中纷扰琐碎的低谷,忘却尘世的烦恼!请您青春永驻,返老还童!

现在大家在这自由活动一会儿,充分享受负氧离子带给您的健康与快乐!想拍照留念的朋友抓紧时间,不要错过绝好的拍照机会,wc从那走,好!10分钟后,我们从百坎天梯顺势而下!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55%未阅读
介绍福建省的导游词【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