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最新3篇】

时间:2019-04-07 01:27: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篇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素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首先,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员工与同事、上级和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员工应具备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员工还应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另外,员工还应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意图和需求。

其次,员工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在现代企业中,团队合作已成为一种常态。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将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整体的最大化效益。而员工要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就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包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员工应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工作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

再次,员工应具备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意识。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员工应具备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意识。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员工应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员工还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最后,员工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员工应该具备诚信守信、敬业奉献和责任心等职业道德。员工应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员工应该敬业奉献,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员工应该具备责任心,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待他人的利益负责。

综上所述,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员工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发挥自己的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篇二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员工应具备一定的基础素质才能够脱颖而出。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首先,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员工与同事、上级和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员工应具备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避免产生误解;同时,员工还应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观点;另外,员工还应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意图和需求,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其次,员工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在现代企业中,团队合作已成为一种常态。一个优秀的团队可以将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实现整体的最大化效益。而员工要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就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包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员工应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工作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员工不仅要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要注重团队的整体利益,主动承担起团队的责任。

再次,员工应具备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意识。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员工应具备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意识。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员工应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员工还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员工应该善于思考和总结,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计划,以适应新的挑战。

最后,员工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员工应该具备诚信守信、敬业奉献和责任心等职业道德。员工应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员工应该敬业奉献,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员工应该具备责任心,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待他人的利益负责。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员工才能够在职场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综上所述,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素质不仅是成为一名合格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素质,员工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发挥自己的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篇三

  一、 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从业者在特定的职业氛围和任职实践中所形成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观念。

  职业是人们生存、生活、发展的必须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一个人长大成人,结束了学校生活,势必走向一定的职业岗位,开始职业生活,你就是一位职业人了。当你成为一位职业人时,你就必须树立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精神。否则,你就可能与社会格格不入,与企业格格不入,处处碰壁,遭遇挫折甚至被淘汰。

  职业人要遵循职业要求,服从职业规则,养成职业生活习惯,包括自己的个性、爱好,都要服从于职业要求。在学校时,你可能会睡懒觉、旷课,最多会受到批评教育;在家庭里,你可能会对父母撒娇、赌气,父母也只是责怪你几句。但作为职业人,在职业岗位上,你就必须摒弃这些习惯,必须学会和养成服从劳动纪律、严格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习惯,包括养成“交接班”的习惯,养成“三班倒”的习惯,不能自由散漫,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我行我素。在职业岗位上,如果你还是自由散漫,我行我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面临的就不再是学校老师的批评教育和父母亲的责怪声,而是轻者扣发工资奖金,重者辞退开除。

  二、 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现代工业都是有工艺流程的,一环紧扣一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会瘫痪,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现代企业员工素质的重要要求,就是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这种高度的责任心,体现在日常生产中的各种细微之处。比如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等等。一点点马虎,一点点松懈,都可能对生产或安全造成危害。某一工厂的某一工序,要求工人把一个螺帽拧转一圈后又退回半圈,工人自作聪明地只拧了半圈,结果整道工序全部出了废品。

  责任心如何,是衡量一个员工素质高低的试金石。责任心强的人,不懂技术,他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技术;责任心差的人,把他放在技术岗位上,他也不去学习技术。责任心强的人,工作时领导在与不在,报酬高和低,他都会主动的去干;责任心差的人,无论工作任务再多,事情再紧迫,他都会熟视无睹,漠然处之。目前,不少青年工人在工作中表现欠佳,经常出差错,进步慢,原因不是他文化水平低,不是他不够聪明,问题都出在责任心差上了。

  三、 端正的劳动态度。

  劳动态度,包括对劳动的认识及其基于这种认识之上的劳动行为。

  劳动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消极的劳动态度,视劳动为痛苦,表现为怕苦怕累,挑肥拣瘦,斤斤计较,消极怠工;二是积极地劳动态度,诚实的劳动态度,表现为守纪律,听指挥,认真负责,保质保量;三是快乐的劳动态度,视劳动为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劳动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个人的一种爱好。

  我们反对消极的劳动态度;要求积极的劳动态度;向往快乐的劳动态度。

  积极的劳动态度,是每一位诚实的职业人都应具有的,也是每一位诚实的员工能够做到的。社会和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劳动的机会和舞台,我们就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情对待这份工作,做到诚实、踏实、认真、负责,以保质保量的劳动成果,回报社会,回报企业,回报家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句话,我们的劳动态度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是以好逸恶劳的态度、斤斤计较的态度、消极怠工的态度对待工作,不要说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社会、对不起企业,连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良心也是对不起的。

  四、 掌握专门技术。

  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岗位。要成为合格的员工,必须掌握本工种本岗位的专门技术,而且能够结合生产实践学习和钻研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技术工人是如此,对一般操作工人来说也是如此。表面看操作工技术要求不高,但你要熟练地掌握操作规程,知其一还知其二,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了解自己岗位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了解自己上下游是在干什么;遇到故障或紧急情况时知道如何处置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习和钻研的。

  员工技术水平低,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

  (1)是劳动生产率低。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0%—20%。而劳动生产率每增加或减少1%,就会影响上百亿元的产值和上十亿元工资成本。

  (2)是产品质量差。某国一家手表厂派人来我国一家手表厂参观,当看到这家厂子所使用的手表零件时,颇感惊讶—不明白为什么用这么好的零件组装不出优质手表来。于是,他们当即用这些零件现场组装,结果也使我们的人颇感惊讶—他们不使用专门工具所组装出来的手表,竞比我们的工人使用专门工具所组装的手表精度还要高。

  (3)是设备利用率低。某大型企业投资近一亿元,购置了4000台计算机,且型号都是较新的,但职工中会使用的人并不多,很多所谓会使用的人也不过是把计算机当作中文处理机,或在较低的水平上开发利用,其效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是造成事故多、能源消耗高。

  德国自然资源贫乏,二战之后能够从一片废墟上迅速崛起,除科技先进之外,主要就是训练有素的劳动力。

  对于员工个人而言,掌握一项专门技术,具备某一岗位的精湛技能,那就是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具备了幸福生活、快乐生活的基础。在有些地区,在很多企业,具有精湛技艺的技术工人的待遇常常超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遇。作为职业工人,应当具有学习、钻研技术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 讲究文明道德。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整个社会文明在进步,人们的文明程度也在提高。作为现代企业员工,理所应当的文明素质也应得到提高。企业员工,首先是社会公民,社会公民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你必须遵守;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公民素养,你也必须具备。例如,我国《社会公德规范》所要求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以及《公民道德规范》所要求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企业员工,理所当然地也应遵守。社会公德规范,公民道德规范,是道德要求中基础的、基本的部分,每一位公民,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而且也是都能做到的。

  遵守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同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建立和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生产、工作、生活具有健康的安全的环境。每一位企业员工,都有责任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现代企业,不允许出现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盗窃公司财物、破坏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等违背社会公德、破坏公共秩序甚至是违法乱纪的现象。作为企业员工个人,如果不讲公德,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滋事妄为,说轻一点是没有现代人的文明形象,没有现代企业员工的文明形象;说重一点,对那些偷盗公司财物、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的少数员工来说,则无异于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企业是不需要这样的员工的。

  必须具备哪些基础素质

  一、扎实的专业能力

  一般来说,企业的法务团队通常为数人乃至数十人的专业团队,支持工作以业务框架为基础,每个或每几个法务人员分别为框架下的业务线提供相应的支持。企业业务本身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一名企业法务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类型的法律。在这种设置下,对于业务的支持特别是新业务的支持,最为需要是法务人员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法律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首先,法务人员应对业务对应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与掌握,特别是对合规性风险的把控,以租赁合同为例,根据法律规定,如实际使用用途与规划不符的,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这就要求法务人员在审核租赁合同时,需了解租赁的使用用途及租赁物的规划用途,并清楚地了解租赁合同以及房地产、土地管理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其次,法务人员应具备最基础的文字表述功底,作为企业法务人员,无论是合同审核还是对外发函,文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表述的准确性、专业性,是每个企业法务应有的专业能力,一个字的错误都有可能影响到双方的权义与责任;最后,法务人员应具有行业法律经验的专业支撑,随着对业务的深入与了解,企业法务需要了解行业内的易产生纠纷的业务场景,拥有对业务纠纷的敏感嗅觉并熟知处理高频率纠纷的解决方案。

  企业法务人员的.价值以扎实的专业能力为基础,只有拥有合格的专业能力,才能有效地发挥出企业法务的价值,专业性是法务人员素质构成中的基石。

  二、审慎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

  在法律行业,流行着一则由于法律助理的疏忽因此让一家银行付出了15亿美元的代价的案例:某银行贷了3亿美元给某汽车企业。同时,某银行还在另一个完全无关的协议中,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出借给某汽车企业15亿美元。当某汽车企业准备偿付第一笔3亿美元贷款时,它需要准备文件去解除自己对某银行3亿美元借款的担保。某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合伙人将这项工作派给一位律师,并要求他准备一份交易结束的检查单和一份文件草案——用于偿付合成租赁和解除汽车公司对银行的担保。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制作一份担保登记档

案,列明为这笔贷款做担保的抵押物。为了准备这份档案,该主办律师要求一位并不熟悉此次交易或是并未理解这个要求目的的一位律师助理检索与该3亿贷款有关的担保登记。可惜这位律师助理找到三份担保登记文书。但无论是这位律师助理还是那位主办律师都没有注意到只有前两份与3亿贷款有关,第三份文书涉及的是另一笔完全无关的15亿美元贷款的。因而错误地将为15亿美元贷款做担保的抵押物也纳入了担保登记档案中。而如汽车公司宣告破产时会成为一个大问题,银行就会被告知这笔15亿美元的借款失去了担保,也就意味着由于法律助理的疏忽将让银行付出了15亿美元的代价。由该案例可以看出,法律人员无论是律师还是企业法务,都必须在自己的工作中有着审慎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

  针对此做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所有合同的草拟应建立在与业务模式的匹配基础上,很多情况下,法务人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对于业务需求不认真对待,所草拟的合同内容大大脱离了实际的业务模式,导致在后期纠纷争议中,无法明确双方的合作标准与合作模式;

  第二,注意合同草拟中前后的一致性与逻辑性,在经手的合同中,哪怕是经过法务人员初审的合同,都发现过前后约定的不一致的情形,如在违约责任上,一份合同可能出现两种或以上的冲突的设定方式,一旦出现向对方主张违约责任的情形,那么将无法清晰确定对方的责任,并有可能被对方作为有利抗辩;

  第三,在企业法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签署补充协议或备忘录的情形,在这种情况,法务人员一定要找出相关的已签署的合同文本,以考量所签署的补充协议或备忘录与已签署的文本的上下关联性。如之前审核过的一份合同,主合同约定如一方提前终止,则另一方支付1亿元的违约金。在签署补充协议时,与主合同做了关联,约定如未涉及事项适用主合同条款。后经了解,主合同在签署该违约条款时充分考量了违约性,并确认了无实际风险方进行签署,而补充协议的业务违约性可能性较高。在该种情况下,作为法务人员应充分考虑主合同条款,并对违约条款重新设定。

  此外,再做一点小建议,对合同修改尽量做第二遍的复核,有很多法务人员修改完一版就完事大吉,无所顾忌地将初稿意向发出去,但经不起推敲,漏洞百出。该种情况很容易引起业务人员对法务人员专业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对法务工作的全盘否定。审慎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是企业法务人员工作品质的体现,身为一名法律工作人员,审慎的工作习惯与工作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素质。

  三、对业务模式的深入理解

  企业法务工作依托企业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而存在,所有法务风险的控制都可以看作是对企业商务活动的风险管控。不深入业务场景,不懂业务模式,所有法务意见或法务审核都将成为一种无意义的形式审核。对业务模式的深入理解才能识别与判断真正的风险,实现法务人员职责的价值。同时,在合同签署过程中,业务部门与法务部门通常在职责立场上存在一定的冲突乃至对立。对业务模式的深入理解也是解决两个不同部门职责冲突的有效方式。

  任何一项企业合作或商业活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任何一项企业效益的背后都不可能是绝对化的零风险,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商业风险。企业法务人员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所谓的法律风险管控,绝对不是让业务在零风险的情况下去运作,而是帮助业务认清所存在的风险点以及风险后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开展商务活动。因此,作为法务人员,不应脱离业务去纸上谈兵的肆意夸大风险,导致业务部门惧前怕后,寸步难行,而是应更多在了解业务模式的情况下,在不违反法律底线的原则下,评估风险大小以及与业务共同评估业务风险的可控性。一个高级的法务人员,应是协助业务通过确立合理的法律关系以降低业务实施的风险,相反,一个初级的法务人员,才是以千篇一律的模式意见来应对不同的业务情形。

  进一步讲,对业务模式的深入理解,不仅局限于具体相应的业务模式的理解,也应包括宏观的整个行业的了解,横向的不同企业的业务模式参考,纵向的历史业务模式的理解,企业法务人员只有越发了解业务模式,才能越加有利于法务人员对风险的判断。业务模式的深入理解是法务人员开展法务工作的起点与源泉,没有商业活动,没有业务行为,法务工作也随之失去了意义。引用一句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

  从事法务工作以来,养成了两个工作习惯:一是对于重大的合同或经过第一次书面沟通后仍无法确认的问题,一定会以电话形式或会议形式直面沟通,以作为最有效的最为准确的沟通手段,当然,电话与会议的同时也要邮件同步确认,以保留沟通的过程;二是对于业务部门反复沟通或频率较高出错的问题,定期组织培训消化掉沟通中出现的问题。以上两种方式,一方面加强了业务对法务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法务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审核的拖沓与重复。

  法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就像一个流程中的两个不同节点,只有打通环节,整个流程才能跑起来,相应的业务才能有效地推动前进并完成。作为一名法务人员,基本是天天都与业务人员打交道,但业务人员毕竟不是法务专业性人员,这就要求法务人员不是用晦涩的专业语言讲专业的问题,而是法务人员以业务的语言让处于前线的业务人员清晰明确地知道法务的工作内容以及法务的专业意见。有人曾戏谑地说,搞定业务人员的配合,那么法务工作就成功了。可见,法务人员与业务部门的沟通的重要性。

  业务人员对于法务人员像合作伙伴,像兄弟。有效的沟通既有利于业务工作的推进,也有利于法务工作的开展。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名法务人员工作的助力器,只有在有效的沟通与配合下,法务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加顺畅。

  在最后,分享下在工作中对我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职业经理人”。

  法务工作,并不是一味是靠专业来做决定,很多情形下,会处在两难的尴尬位置,业务部门对法务工作的不理解、业务运营与法务风险的博弈,法务工作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企业法务人员应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找好自己的职责定位,就像职业经理人一样,凭能力凭专业吃饭,同时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职业素养,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管理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把控法律风险,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法务人员。

员工应具备的基础素质【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