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推荐3篇)

时间:2014-05-03 01:22: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篇一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境内用人单位与其从业人员之间发生的工伤保险关系。

第三条 工伤保险应当坚持统一、全民、社会化的原则,实行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 工伤保险的基金来源包括: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等。

第五条 工伤保险的基金用于支付工伤保险金、医疗费、康复费、残疾人就业和失能补助费、丧葬费、工伤津贴及其他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资、工作时间、伤残程度和相关标准确定。

第七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应当及时、足额,不得拖欠,不得扣押、侵占。

第八条 工伤保险关系的认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由有关部门进行核实。

第九条 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致使身体受伤、病情恶化或者死亡,视为工伤。

第十条 工伤保险金实行分级支付制度,根据劳动者的工伤等级确定相应的支付比例。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金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给劳动者,可以采取现金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四条 工伤保险金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给劳动者,可以采取现金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

第十五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应当及时、足额,不得拖欠,不得扣押、侵占。

第十六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应当及时、足额,不得拖欠,不得扣押、侵占。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共同遵守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工作环境,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制度,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二十条 劳动者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十四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处理工伤保险纠纷。

第二十五条 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条例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境内用人单位与其从业人员之间发生的工伤保险关系。

第三条 工伤保险应当坚持统一、全民、社会化的原则,实行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 工伤保险的基金来源包括: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等。

第五条 工伤保险的基金用于支付工伤保险金、医疗费、康复费、残疾人就业和失能补助费、丧葬费、工伤津贴及其他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标准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资、工作时间、伤残程度和相关标准确定。

第七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应当及时、足额,不得拖欠,不得扣押、侵占。

第八条 工伤保险关系的认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由有关部门进行核实。

第九条 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致使身体受伤、病情恶化或者死亡,视为工伤。

第十条 工伤保险金实行分级支付制度,根据劳动者的工伤等级确定相应的支付比例。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金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给劳动者,可以采取现金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应当及时、足额,不得拖欠,不得扣押、侵占。

第十四条 工伤保险金的支付应当及时、足额,不得拖欠,不得扣押、侵占。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共同遵守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工作环境,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制度,按照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二十条 劳动者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十四条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处理工伤保险纠纷。

第二十五条 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篇三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2017全文

  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工伤保险知识,今天小编准备了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2017全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不属于财政拨款支持范围或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和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伤政策执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依照本条例规定执行。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城乡劳动者。但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除外。

  第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将本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名单、缴费工资、工伤保险费缴纳、工伤事故等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接受职工监督。

  第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省辖市实行全市统筹。中央驻豫单位和省属驻郑单位以及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特殊行业,实行省直接统筹。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特殊行业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工伤保险业务经办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努力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者得到康复和从事适合身体状况的劳动,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工伤保险费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费率。

  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工伤保险费率的规定和行业特点,确定农民工较为集中行业的费率标准和具体缴费方式,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九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职业康复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伤保险费用的支付。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他用。

  第十条 省、省辖市建立两级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各统筹地区储备金按当年本地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总额的百分之七提留:百分之二上解作为省级工伤保险储备金,百分之五作为省辖市工伤保险储备金。当工伤保险储备金滚存总额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时,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减少储备金提留比例,并报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后实施。储备金主要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及工伤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的支付。统筹地区储备金不足支付时,同级财政部门应当先垫付,再申请省级储备金调剂。

  第十一条 职业康复费用按不超过当年结存的工伤保险基金四分之一的比例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提出用款支出计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列入下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下年度据实列支,用于工伤职工职业康复。

  第十二条 在保证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第十三条

职工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前往疫区工作而感染该疫病的,视同工伤。

  第十四条 职工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认定职工伤亡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应当以法定职权部门或者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书面结论为依据。

  第十五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六条 对工伤认定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移交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省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县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的具体事务。

  第十七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办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一)超过法定时限提出申请的;

  (二)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没有管辖权的;

  (三)不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权范围的;

  (四)受伤害人员是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十日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用人单位在接到书面通知二十日内不提供相关材料或者不履行举证义务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第十九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于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同时抄送经办机构。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发给《工伤证》,不收取费用。

  《工伤证》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省、省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根据医疗专家组提出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第二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尚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用人单位应当先行垫付治疗费用。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后,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报结算;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该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的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职工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鉴定费、职业康复费用足额支付和储备金留存的前提下,统筹地区经办机构可以按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征缴总额百分之五的比例提出工伤预防费使用计划,报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主要用于统筹地区参保单位工伤保险工作的宣传培训、工伤案例分析、工伤事故预防等。

  第二十三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其标准按护理鉴定结论作出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第二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至正常退休年龄。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一级至四级工伤伤残农民工,可选择一次性享受或者长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按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为其安排适当工作。职工难以胜任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或者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领取数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第二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恢复工作后由于伤残造成本人工资降低的,由用人单位发给在职伤残补助金,标准为本人工资降低部分的百分之七十,本人晋升工资时,在职伤残补助金予以保留。

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