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优秀3篇】

时间:2018-02-01 01:11: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 篇一

工伤伤残抚恤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管理工伤伤残抚恤工作,确保劳动者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首先,工伤伤残抚恤的申请与认定程序需要规范。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单位应及时将事故报告上报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申请程序应简化,劳动者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提交申请,并且应在一定时间内给予答复,以避免劳动者权益的被侵害。

其次,工伤伤残抚恤的标准与范围需要明确。应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工伤的严重程度,确定相应的抚恤金标准。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应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并提供康复服务和职业培训,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再次,工伤伤残抚恤的支付方式需要规范。抚恤金应及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或其指定的受益人。支付方式可以选择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根据受益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同时,应建立起监督机制,确保抚恤金的支付不被滞后或拖欠。

最后,工伤伤残抚恤的监督与评估机制需要健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伤伤残抚恤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实。定期对工伤伤残抚恤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应加强对工伤伤残抚恤政策的宣传,提高劳动者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总之,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通过规范的程序、明确的标准、及时的支付和健全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抚恤,维护其合法权益。

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 篇二

工伤伤残抚恤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具体举措。为了更好地管理工伤伤残抚恤工作,确保劳动者能够得到合理的抚恤,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首先,工伤伤残抚恤的条件与程序需要明确。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向所在单位报告,并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所在单位应尽快将事故上报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工伤认定。认定程序应公开透明,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工伤伤残抚恤的标准与范围需要合理确定。抚恤金的标准应该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工伤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以确保受伤劳动者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同时,应提供康复服务和职业培训,以帮助劳动者重新融入社会。

再次,工伤伤残抚恤的支付方式需要规范。抚恤金应及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或其指定的受益人。支付方式可以选择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以满足受益人的实际需求。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抚恤金的支付不被滞后或拖欠。

最后,工伤伤残抚恤的监督与评估机制需要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伤伤残抚恤工作的监督,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定期对工伤伤残抚恤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应加强对工伤伤残抚恤政策的宣传,提高劳动者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总之,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只有通过明确的条件与程序、合理的标准与范围、规范的支付方式以及完善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才能确保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能够得到合理的抚恤,维护其合法权益。

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 篇三

有关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表》或者《换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申报审批表》记载的残疾情况与残疾等级明显不符的,民政部门应当暂缓登记,逐级上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原审批机关更正。复查鉴定的残疾情况与《军人残疾等级评定表》或者《换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申报审批表》记载的残疾情况明显不符的,按复查鉴定的残疾情况重新评定残疾等级。伪造、变造《残疾军人证》的,民政部门收回《残疾军人证》不予登记,并移交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 伤残人员跨省迁移的,迁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伤残人员申请及其伤残证件和迁入地户口簿,将伤残档案、迁入地户口簿复印件以及《伤残人员关系转移证明》,发送迁入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并同时将此信息上报本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迁入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收到上述材料和伤残人员提供的伤残证件后,逐级上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向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实无误后,在伤残证件变更栏内填写新的户籍地、重新编号,并加盖印章,逐级通过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还申请人。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本级民政部门需要办理的事项。

  迁出地民政部门邮寄伤残档案时,应当将伤残证及其军队或者地方相关的评残审批表或者换证表复印备查。

  第二十一条 伤残人员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迁移的有关手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

  第五章 抚恤金

发放

  第二十二条 伤残人员从被批准残疾等级评定后的第二个月起,由发给其伤残证件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规定予以抚恤。伤残人员抚恤关系转移的,其当年的抚恤金由部队或者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从第二年起由迁入地民政部门按当地标准发给。

  第二十三条 在国内异地(指非发放抚恤金所在地)居住的伤残人员或者前往香港、澳门、台湾定居或者出国定居的中国国籍伤残人员,经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其伤残抚恤金可以委托他人代领,也可以委托民政部门邮寄给本人、或者存入其指定的金融机构账户,所需费用由本人负担。

  第二十四条 在国内异地居住的伤残人员,每年应当向负责支付其伤残抚恤金的民政部门提供一次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明。当年未提交证明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经过公告或者通知其家属提交证明;经过公告或者通知其家属后60日内,伤残人员仍未提供上述居住证明的,从第二年起停发伤残抚恤金。

  前往香港、澳门、台湾定居或者出国定居的伤残人员,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告知当事人每年向负责支付其伤残抚恤金的民政部门提供一次由我国驻外使领馆或者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居住证明,由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明书,须经我驻外使领馆认证。香港地区由内地认可的公证人出具居住证明,澳门地区由内地认可的公证人或者澳门地区政府公证部门出具居住证明,台湾地区由当地公证机构出具居住证明。当年未提供上述居住证明的,从第二年起停发伤残抚恤金。

  第二十五条 伤残人员死亡的,从死亡后的第二个月起停发抚恤金。

  第二十六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者公安机关发布的通缉令,对具有中止抚恤情形的伤残人员决定中止抚恤,并通知本人或者其家属。

  第二十七条 中止抚恤的伤残人员在刑满释放并恢复政治权利或者取消通缉后,经本人申请,并经民政部门审查符合条件的,从第二个月起恢复抚恤,原停发的抚恤金不予补发。办理恢复抚恤手续应当提供下列材料:本人申请、户口簿、司法部门的相关证明。需要重新办证的,按照证件丢失规定办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未列入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参照本办法评定伤残等级,其伤残抚恤金由所在单位按规定发放。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施行以前发生的有关第二条第一款第(三)项中“因战因公负伤时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第二条第一款第(六)项事项不予办理。

  本办法施行以前已经发放的《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证》、《伤残民兵民工证》不再换发。

  第三十条 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细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1997年民政部颁布的《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工伤伤残抚恤的管理办法【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