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收精细化管理 篇一
税收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和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它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细致监管和精确服务,实现税收征管的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本文将从税收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实施的主要手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税收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细致监管和精确服务,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推动纳税人自觉遵纳税法,提高税收征缴水平。
其次,税收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信息化建设、分类管理和风险评估等。信息化建设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对纳税人的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为分类管理和精确服务提供支撑。分类管理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核心,通过对纳税人进行分类,实现差异化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风险评估是税收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纳税人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范税收风险。
然而,税收精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而且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些财政相对困难的地区来说是一个挑战。其次,税收精细化管理需要对纳税人的数据进行准确、全面的收集和分析,但是由于纳税人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准确,导致管理措施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税收精细化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沟通,但是由于各方利益的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合作和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
综上所述,税收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和质量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对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分类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手段,实现税收征管的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税务机关加强合作和沟通,推动税收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浅析税收精细化管理 篇三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恒久不变的努力方向。2008年,**市国税局紧紧围绕提升征管质量,创新思路,扎实工作,标本兼治、强化监控,建立了契合**征管工作实际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全系
统税源管理质量显著提升。一、再夯征管基础 规范数据管理
征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税源精细化的质量高低。该局坚持“打基础
、利长远”思路,从规范征管数据审核、归档、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征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为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把好数据采集关,严格系统数据审核。数据采集是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局从规范征管基础数据采集、审核等基础工作入手,要求责任区管理员对照征管资料目录,认真收集资料,力求全面准确,在数据采集环节,认真实施纸质资料、实际情况和征管系统数据的“三次核对”,查找纸质资料中缺失的信息,并进行补充完善,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征管基础数据的分类归档、综合运用做好了准备。
二是把好数据归档关,规范征管档案管理。征管基础数据的归档运用是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该局从现行征管工作实际出发,按照省局税收业务规范的要求,通过分局试点、深入调研、效果评估等形式,经过四次易稿,重新修订了征管资料目录,删除24项过时、不切实际的要求,将征管资料目录重新划分为户籍、户管、综合资料三大类共101个子栏目,实行企业户籍档案分户归档,户管资料企业每户一档,个体户5户一档,使征管资料便于收集、利于归档,明晰责任,方便考核,提高了征管资料的规范性和利用率。
三是把好数据清理关,强化错误信息调整。注重运用考核手段,采取定期检查和集中评比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资料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检查和考核,切实把好数据清理关,对资料缺失征管档案及时进行补充、完善,对比对不符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剔除,确保征管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完善《工作手册》 强化责任意识
税收管理员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主体,不断调动、激发一线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对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意义重大。该局根据税源管理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从**征管工作实际出发,继续推行《税源管理工作手册》,努力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不断提升税源管理质量。
一是重新定位,提高针对性。根据使用情况反馈,从加强税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税源管理工作手册》进行重新定位,明确开展税源巡查管理的事由分为联动办要求、分局指派、管理员自选三种,让管理员带着任务下户,做到“去有目的,回有记录”,杜绝了个别管理员责任心不强,“下企业抄账册”的做法,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源巡查的针对性。
二是规范填写,提高实用性。不断对《税源管理工作手册》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填写内容进行重新规范,具体指定为“管理事由”、“管理记录”、”综合鉴定”、”分局点评”和”管理员反馈”五大类,要求税收管理员在开展税源巡视时现场采集数据、及时完成管理记录,最终做出企业纳税状态评定,再由分局长对管理员巡查结果进行审核,并提出加强管理的工作建议,初步形成了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细化责任,提高准确性。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将《税源管理工作手册》由活页式改为订本式,明确作为执法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经巡查的纳税人如发生重大偷逃税案件,属于管理员巡查时应当发现的问题,则追究时任管理员的执法责任,通过压力传递,激发了全体责任区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三、精心组织实施 用好监控系统
该局高度重视,放大系统的执法监察和责任追究作用,重点强化数据预警和责任监控,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的责任心和“内动力”,积极促进税源精细化管理。
一是抓模版建设,迈好起始步。泰州市局在全系统试运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该局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做好数据测试、全流程走通调试等系统模拟运行工作,历经四次修改,在规定时间内,建立起了由责任人类型设置、综合评比设置、预警信息设置等8个模块、48个子栏目组成的初始化模版,为系统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该局模拟运行工作得到了省局、泰州市局的肯定,制作的初始模板被省局作为参考模板在全省推广。
二是抓运用落实,迈好关键步。坚持每日反馈、按周汇总、逐月总结的工作模式,上下联动,及时收集、反馈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发现一个现象,研究一个方案,解决一类问题,深入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落实过程中,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专人负责预警监控信息的查询,明确专人分析、修正预警信息,明确申辩、受理及审批等环节的受理时限,明确申辩、受理和审批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强化岗位责任追究,对审核把关不严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过错责任,有力保证了系统流程的无障碍流转。同时,该局注重抓好系统预警信息的前期“筛选”处理,认真归纳、整理出容易导致预警信息的重点流程和关键环节,以预警通告的形式,提醒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借鉴、提前规避,并鼓励他们认真排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行整改、自我纠错。对逾期未整改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应制度,严肃追究责任。今
年以来,该局累计发布通报提醒12期,发布预警信息86条,涉及6个单位37人次,有35人次被追究执法责任,1项执法行为被监察纠正,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抓完善创新,迈好推进步。根据上级局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丰富和完善,制订了契合**实际的《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实施办法》,新增了“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监控台账”和“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执法过错,要求填写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在每月24日前报市局法制部门,对应报未报的单位,实施考核加倍扣分,对日常考核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隐瞒不报的税收执法过错行为,
严肃追究考核人的过错责任,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千分制考核挂钩,有力推进了系统运行的深入开展。2008年,该局共发出“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32件,涉及4个单位56人次,累计扣发考核奖金6600元。
四、建立行业模型 强化税源监控
行业税负管理模型是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利器”。该局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加强行业税源监控、评估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符合**行业发展实际的行业税负管理模型,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
一是综合筛选,确定重点对象。从**行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第四级进行行业细化分类,明确了着手建立管理模型的33个行业,并以低于省局税负的行业、高危行业(涉农、涉废、福利企业)、重点税源行业为重点,确定了重点建设的14个典型行业为解剖对象,按照管户集中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逐一分解到相关分局,着手搭建行业模型。
二是典型调查,精心采集数据。从典型行业中选择财务核算较为健全的企业,通过深入企业车间跟班作业,结合明察暗访及与企业相关人员约谈的方式,从所评估行业的行业特点、基本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特点等方面着手调查,对影响企业产品、产量的工艺流程、成本结构、下脚废料率、能耗率、主要材料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品工资等相关指标,进行全面采集和梳理,并加以综合分析、测算,提炼出全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的薄弱环节、监控关系点提示等内容,重新修正各行业基本税负指标等相关预警值,找出税务部门容易掌握并能据以加强企业税源监控的关键环节和要素,从而归纳出各行业的主要评估方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业税负评估思路。
三是付诸实践,反复论证使用。经过认真准备,该局初步建立起了33个行业的税源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该局抽调税政科及部分业务骨干组成综合审议小组,对指标数据采集的过程、方法及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并选择相关分局进行试点运用,通过实践检验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到目前为止,该局33个行业税负管理模型已经在各分局全面推行使用,为一线税收管理员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了简单便捷的参考样本,为加强税源长效管理和后续管理指明了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