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自我评价【通用3篇】

时间:2016-07-03 06:23: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审美观自我评价 篇一

审美观是一个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是一个人对美好事物的喜好和价值判断。我认为我的审美观有着一定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首先,我觉得我对自然的美非常敏感。无论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是微小的生态细节,我都能够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其中的美感。我喜欢漫步在郊外的田野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脉动。我也热爱摄影,通过镜头将自然美的瞬间定格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份美好。

其次,我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相对较强。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电影,我喜欢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来感受他们对美的诠释。我喜欢欣赏抽象艺术的独特韵味,也喜欢品味古典艺术的庄重与典雅。我觉得艺术是一种语言,能够表达出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我愿意通过艺术来触动自己的灵魂。

然而,我也意识到我的审美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对时尚的关注不够。时尚是一种流行的审美趋势,能够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虽然我尊重每个人的审美选择,但我也意识到时尚对于表达个人个性和塑造形象的重要性。因此,我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时尚的潮流和趋势,提升自己的时尚品味。

其次,我对不同文化的审美差异了解不够深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往往会影响到个人的审美观。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和审美,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增强对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的审美观有着一定的自信,但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地欣赏和感受美的存在。

审美观自我评价 篇二

审美观是一个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是一个人对美好事物的喜好和价值判断。在自我评价我的审美观时,我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我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非常感兴趣。我喜欢探索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关系,欣赏那些融合了自然元素和人文精神的作品。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风格,喜欢那些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和融入自然景观的设计理念。我也喜欢那些能够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人文关怀和社会问题的艺术家。我认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能够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其次,我对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有着较高的要求。我认为一个作品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外表的美感,更在于其内在的价值。例如,在设计领域,我欣赏那些外观简洁、功能完善的产品。我认为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是一种美的体现,能够为人们带来便利和愉悦的使用体验。我也喜欢那些能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深刻思考和内涵的作品。对我来说,一个作品的美应该是形式与功能、外表与内涵的完美结合。

然而,我也意识到我的审美观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对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了解不够深入。例如,古典音乐、古代文学等,我对它们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学习和了解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

其次,我对一些时尚和流行文化的关注度不高。时尚和流行文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和关注时尚和流行文化,增强自己对当代审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的审美观有着一定的自信,但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的存在。

审美观自我评价 篇三

审美观自我评价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人类共同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人的审美意识首先起源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物的色彩和形象特征如清澈、秀丽、壮观、优雅、净洁等,使人在作用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并且,人也按照加强这种感受的方向来改造和保护环境。由此形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与社会实践发展的水平有关,并受社会制约,但同时具有人的个性特征。在当代,审美意识和环境意识的相互渗透作用更加强化。审美意识是人类保护环境的一种情感动力,促进了环境意识的发展,并部分地渗入到环境意识中成为一方面的重要内容。人对环境的审美经验、情趣、理想、观点等多种形式的审美意识,是环境意识必然包含的内容。

  为一个重要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美学范畴,“审美观照”这个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在美学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但人们对这个范畴虽然常用,却多是习焉不察,对它的内涵与渊源不甚了了。在《哲学研究》2003年1期上读到林美茂先生的《哲人看到的是什么----关于柏拉图哲学中‘观照’问题的辨析》一文,甚受启悟。本文则拟从中国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对“审美观照”这个美学范畴作一初步的阐析。

  在我看来,审美观照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必要过程,是审美主客体之间发生实践性联系的特殊方式。审美状态的进入,审美活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审美观照这个阶段的发生。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审美观照与直觉、想象、联想、回忆、移情等都是有密切联系的,但确实又不可以等同。在审美活动的实践中,观照与直觉等非常相近,甚至有相同的一些性质,但从理论上认识,审美观照是不可取代的。如果有的审美经验的要素在审美过程中,并不一定都要出现或存在,但是审美观照却是必不可少的。或者可以说,没有审美观照这个过程,就不成其为“审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审美观照是审美活动中最为关键、最为本质的环节,它的存在,是审美活动与一般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标志。

  审美观照,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发生的最为直接的联系。观照是以一种视觉直观的方式,对于具有表象形式的客体进行意向性的投射,从而生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观照不能没有视觉方式,这也意味着观照的对象必须是表象化的客体。在这一点上,我是颇为赞同英国美学家鲍桑葵的观点的,鲍桑葵认为只有表象化的、感性化的东西,方能成为审美对象,他说:“除掉那些可以让我们看的东西外,什么都对我们没有用处,而我们甩感受或者想象的只有是那些能成为直接外表或表象的东西。这就是审美表象的基本学说。”但同时,审美观照又远不止于一般的视觉观看,又兼之以明显的心理活动。“观照”的本来涵义出自于中国哲学,它的所指从来都不止于一般的视觉观看,而是意味着通过视觉观赏把握事物的本体的、终极的意义。(这点将在下面论及。)

  观照并不排除认识,在观照过程中会包含着认识价值的产生;而如果以认识作为观照的本质,那自然是对观照的特质的扭曲。观照是审美主体以充满情韵的眼光和超越逻辑思维的智慧,来看对象物时的观赏与晤对。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对象的映入,而且是以特有的角度将其改造成以此一对象为原型的审美意象。它不仅是对对象为观赏的客体,而是与对象彼此投入,形成物我两忘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由此形成,审美价值的生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之中。

  审美观照对于审美主客体都需要相应的条件。就客体而言,能够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之物,一是感性的、具象的,能够提供给审美主体的知觉以原型或者说是整体性的材料;二是对象本身具有某种审美属性,或云美的'潜质,在主体的意向性召唤中使其美的潜质或属性得以呈现或云“敞亮”;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一是需要排除欲念,使心境空明虚静,凝神注目于对象物;二是主体是以独特的智慧、灵性进行直观,没有这个条件,也很难谈到审美观照。

  审美观照是人的主客体关系的一种特殊方式,其过程是相对短暂的。长时间的与对象物凝神观照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审美观照却是主体进入审美过程、审美情境的最重要的、最关键的阶段。在进入审美观照的同时,主体暂时隔断了与其它事物的所有的、任何方式的联系,而有意或无意地投入于此一对象的凝神注目之中,从而产生审美愉悦。主体与对象在观照中形成了物我两忘的情境,其实,这种物我两忘的情境,还是主体的一种感受而已。但与这种情境相伴的,恰恰是主

体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在观照达到极致时,就是叔本华所说的“自失”的状态。叔本华颇为深刻地论述了主体在进行审美观照时的情境,他说:“人在这时,按一句有意味的德国成语来说,就是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其人]和直观[本身]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叔本华所说的“直观”,从美学意义而言,与我们说的“观照”基本上是一致的。尽管叔本华的观点有其自己的出发点,但这里对于“直观”也即审美观照的分析是较为充分和合乎实际的。值得注意的是,叔本华在论述审美观照时指出了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愉悦(或云“快感”),他说:“不管它是由艺术品引起的,或是直接由于观审自然和生活而引起的,本质上是同一愉快。”在我看来,进入审美观照的过程,必然带来的就是主体的审美愉悦感。主体隔断了与其他现实事物的关系,而以特殊的兴趣和情韵凝神观照某一特定的对象,以至于达到物我两忘、“自失”于对象之中的程度,不能不使主体产生一种充塞身心的审美愉悦感。刘勰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等等,都是在审美观照中获

  背景

  “审美观照”这个范畴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背景,可以说“观照”的主要含义是来自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审美观照的主体虚静心境、物我两忘的情境、主客体的意向性关联以及本质直观等特征,都在中国哲学和美学有关“观照”的思想资料中蕴含。



审美观自我评价【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