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部很轻松的喜剧,每个人出场都像是画报一样美,尤其是张曼玉,每一幕每一个造型每一身衣服每一个表情都是不同的感觉,美到窒息。哥哥在娘娘腔和男人味之间转换起来也是毫无压力呀,最后恋爱时对着大姑妈说话的口气简直帅爆。
不过电影里的有些观念现在已经不适用,结了婚不一定就要当黄脸婆呀,也不是要当家里的佣人的,大哥要是放到现在肯定是要被骂的。电影通过幽默化的处理,最后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大哥和大嫂又在一起了,喜剧结尾~
02
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喜剧电影。并不是靠一味的耍宝卖傻来逗观众开心,不是每一个点都有包袱,看这部电影你可能不会频频爆笑,但一定会始终上扬嘴角。
看完又去补了当年主创对这部电影拍摄过程的描述,那种其乐融融,一起创作的氛围真的是好时候啊!
三对都很有意思,虽然是很俗套的喜剧故事,但是它却总有那些细致别致的点让观众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
片中大量出现的对经典电影的致敬(恶搞)也是让我这个迷影党十分的开心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刚开场十几分钟就开始恶搞墨镜,哈哈哈哈哈)
随意的说一点,大概先这样。
特别随性的一次影评,也是写得乱七八糟没有一点水平,但是,也无法掩盖我对《家有喜事》的爱呀!真的是好时候啊。
03
昨晚和弟弟回顾了周星驰,随机看了这部《家有真爱》居然有哥哥!那是真爱了。
影片通过3个不同的爱情故事来“搞笑”。庸俗而平凡的剧情更容易引起共鸣,加上这么大阵容,和演技在线,我觉得这部片??,而且相对没有那么拖沓。
大哥大嫂的爱情是相互共生的模样。但我和弟弟一致认为大哥没那么爱大嫂,求她回来不过是家庭需要,没有她,家里会让他更加烦琐;而与小三的爱情是相互满足的温柔模样。大哥要女人的小鸟依人与美丽满足他作为男人的虚荣心;小三要男人的金钱与地位满足她作为女人的虚荣心。当然情妇嘛~肯定也有相互喜欢的地方,而且他们的感情比正室更深点,要不然娇生惯养的小三怎么会做在那么重的家务下,依然想要和正室夺输赢,毕竟她要是真不堪忍受要走,完全可以“借刀杀人”。而大哥呢?哪怕小三最后要走,他也是挽留,那种挽留是心里的喜欢在作祟。而大嫂那边,自始至终只有一句:“我家里人需要你。”
三弟和表姑妈的爱情是为彼此改变自我的模样。那种改变在外人看是突然的,但其实是日积月累,借用网络言“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会变得越来越像”毛毛笑起来是真的甜,难怪哥哥那么喜欢她~总有人说,这段爱情让我变得不像自己,可是保留最真最幸福的自己和让对方变得更真更幸福,难道不好吗?
二哥和好来玉的爱情是纯纯互相喜欢的模样。get到彼此的.点,愿意配合对方的“演出”;许久不见对方想给予惊喜的心;哪怕对方遇到困难,也会不计前嫌、力排万难的照顾;看到肉体出轨的生气和不舍与复仇;都是喜欢的表现。是的,我用的是喜欢,不是爱。真正转变成爱的时刻,我觉得是在周星弛追上张曼玉时,告诉她:我的未来里有你。当一个男人的余生愿意为你而奋斗,不是小单纯幸福到炸的爱,那会是什么?!
以前我总会纠结于爱情的真实模样,想知道透明下的它。现在不会了,此刻幸福就好。好比静姐说的那句话:上一刻是空,下一刻也是空,唯有此刻饱满欣喜。望众珍之,惜之。
04
“齐欢唱,家有喜事,欢乐,吉祥,恭喜发财”
我对那几年的香港电影有执念,尤其星爷和哥哥的,每一部都在重复地看。他们的粤语太有味道了,剧情也太好看了。
那个时候,哥哥,星爷,张曼玉,毛舜筠,吴君如,黄百鸣都是那么好的年纪,时光定格在他们脸上都是鲜艳笑容的时候。
那时候的演员,才真正称得上是演员。放得开,肯吃苦,肯扮丑,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部是我为数不多看哭的喜剧片,每个场景看似搞笑,但是当年龄阅历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他们嬉笑怒骂后的人生哲理。
这部电影里有好多致敬经典的片段,让我这个电影迷真是爱不释手,看多少次都不会腻。而且他们的穿衣搭配都好好看,放到现在就是时尚典范啊。
谢谢你们,最棒的电
影人,谢谢你们给我们这么好的纪念。05
开场,吴君如饰演的大嫂用滑稽夸张的动作在自家草坪上吸尘这一幕让我开场爆笑。这样的肢体动作,表演夸张但绝对不落俗套,没有矫揉造作的喜剧感,而只有这种喜剧感才让我的笑神经被真正挑动,发出爽快的欢乐的笑声,而不是像在看到别的一些影视作品中演员为博取观众喜感而做出的动作时发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
同样是用夸张变形的肢体来试图营造喜感,别的喜剧电影或者电视剧很少能做得妙,但是《家有喜事1992》做得很好,吴君如做得很好,周星驰、张国荣、张曼玉、毛舜筠、黄百强等一系列主角配角都做得很好!一直以来,对于我这种更容易被幽默、搞怪的内容式而非形式式喜剧情节逗乐的人来说,香港的以突出的肢体动作来营造喜感的形式式喜剧方式和主要靠露骨、直白的口头语、俚语来制造幽默的无厘头喜剧形式很难让我接受,这种喜剧形式过于简单粗暴,甚至不符合我对于幽默的定义,须知,幽默是艺术,而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港式无厘头仅仅是一种交际、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体验社会就可以掌握的,但每个人明明就处于社会中,相反,这种技术不需要经过文学和语言能力的陶炼——简单说,我一直对“低俗的港式无厘头”不太买账。当然,童年时期的我还是很喜欢港式无厘头电影的,就是随着年龄增长,接触了不同于此的其他形式的喜剧作品后(比如最近上映的《前任3》,主要以辛辣犀利的台词和冲突变换的情节获得笑果),对于最初喜欢的港式无厘头电影倒是越来越嫌弃了,现在想来,也许这是我的观影品味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吧。
观影品味成长至今,我忽然发现我对港式无厘头不仅仅是重新包容了,而且是能够发现和欣赏它同样存在且分量不轻的艺术感了。《家有喜事1992》让我在今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这样一种变化。
回到《家有喜事1992》吧。除了它值得称道的艺术性喜剧手段(我刚刚意识到我承认),它给我深刻印象的还有演员精湛的演技和故事人物极其鲜明的个性。公公婆婆表面单纯傻气实则有情有义明白是非、大哥常满能干但好色幸好最终在全家人的努力和老婆的包容下回头是岸、二哥常骚是个聪明善良的娘娘腔后来变得具有男人的“英雄本色”、三弟常欢这个花花公子经过精神病时女友的不离不弃后变得专情并走入婚姻殿堂……剧中的各个女性角色美得各有特点(我不得不说,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女星的的确确美得不可方物),她们都在和三兄弟的相处中发生大转变,但她们的心灵美始终不变并各自在剧中以不同的特点熠熠发光,这种在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不忘初心、不流失美好的人物刻画让人在欢笑中感动不已。大嫂是个操持家务有道、孝顺体贴的贤妻,最后由不懂打扮的黄脸婆变成懂得打扮的下得厨房又上得厅堂的贤妻;无双表姐是个男人婆属性、大大咧咧又十分孝顺的技术精湛的按摩师,最后由trueman变成softgirl;何里玉是个天真烂漫、率真善良的电影爱好者,最后由受欺骗后感到屈辱愤怒和对爱情懵懂失望变得对男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对爱情有更坚定的信念和更成熟的态度。
每个人都在成长,真可谓皆大欢喜,令人感动。优秀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