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优质3篇】

时间:2018-03-04 06:31: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一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著作,书中深入探讨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并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教师的建议。读完这本书,我对于教师的职责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努力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关注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我们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关注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我相信,只有在教师的努力下,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二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教师的建议,揭示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我看来,这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值得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这让我深思,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激励学生。

其次,书中提到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对于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们也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有在教师的努力下,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篇三

一、《给教师的建议》揭示了基础教育的奥秘。

基础教育似乎是十分浅显的,几乎什么人都可以对此评头品足,但它又仿佛是十分神秘的,多少的仁人志士花费毕生的精力都没能把它研究透彻,以至于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动员,进行一番又一番的“洗脑”。然而,当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之后,就会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感觉: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帮助我们明确如何认识和对待学生的规律和道理,有助于我们的每一个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全面地看待和处理学生及其所出现的问题。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通过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籍来促使其感悟的方法,对于我们在教育中解决对“后进生”教育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运用作者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说服力地解析一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过去一般都是认为劳动可以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培养劳动观念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而作者在书中则把劳动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智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如何研究和组织劳动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

《教育和自我教育(上、下)》,揭示了一个被人们长期忽略的教育原则: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问题。作者深有感触地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而“在指导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我想劝告青年老师和学校领导们防止一种最主要的困难,那就是故意地、人为地做出教育别人的样子”则又给我们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以方法上的指导;

《要保持“水源的清洁”》,通过一个被判决死刑而等待末日的十九岁的青年用48页练习本所写成的信以及与其进行交谈的案例,深刻地论述了要保持教育水源清洁的抽象的道理,读来可以让人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这些能够揭示教育奥秘的篇章,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的规律,结合具体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还可以让我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而又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时,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给教师的建议》探讨了教学艺术的真谛。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凭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的人还经常会产生许多的“遗憾”,而把教学说成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如何把握这门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位从教的人所追求的一种目标和境界。怎么才能使得这种良好的愿望成为现实呢?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并且是成功的探讨,不仅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学习的极好教材,也是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依据。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是作者的一篇教学经验总结。“譬如你正准备教一年级。那就请你看看四年级的教学大纲--首先看语文和数学教学大纲,也要看看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大纲。请你看看阅读课本里有关历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级的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请你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请你想一想,要使学生以后的四年级和五年级顺利地学习,那么他在三年级时应当知道些什么。”这段话具体而又科学地论述了教师在完成某一年级的教学任务时,应该如何处理好钻研教材和了解相关年级和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的关系,怎样在一个全局的体系上来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采用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而真正做到这一条,在我们今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则通过形象化比喻进行阐述:“复习是学习之母。可是,善良的母亲常常会变成凶狠的后娘。“学而时习之”是我国传统的复习方法,在这里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兴趣的秘密何在》则从多个侧面阐明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生学习和创造、实践的兴趣,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给教师的建议》是提升自身素养的教材。

面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课程改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等因素的挑战,把传统的“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的标准提高到至少是一口不断渗出新水的“井”的要求,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那么,如何在完成自己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呢?我们也可以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答案:

作为教师,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必须“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并告诫老师们要达到这种教育目标,“教师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动的奥秘的志向,沿着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教育实践中大量的事实表明:儿童是把我们的老师当作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来崇拜的,如果我们不慎重对待,就有可能走向给我们所描绘的那种反面的状况。

教学业务是教师的最基本的素养,怎么样来提高这方面的素养呢?尽管我们现在有了教师培训的制度和要求,但是真的要取得理想的进修效果,特别是提高教学业务方面的提升,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四、《给教师的建议》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参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教育界的一个艰巨的工程,尽管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急速地推进,但是,在深入的过程中仍有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在制约课改的进程。读了这部著作之后,我发现了作者的建议对于我们解决课改的难题,实现课改的目标是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构建学习化的社会、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本次课程改革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教学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技能才是对学生最有价值的问题,也一直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也是难以统一的问题。阅读《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这一章,从其中的那学生在十年内应当掌握的12种技能和技巧中,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观察世界、会思考、阅读、收集资料、研究能力、写作、写字等等方面的能力,都是作为社会成员都必需要党龄技能,不仅是今天,就是将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述只是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远不能透视这部著作的全部内容,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思想,还有待于广大的同行们通过精心地阅读、细细地品尝,在应用实践中体验、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

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