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读后感800字 篇一
《朱元璋传》是一本详实而生动的历史传记,通过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的述说和分析,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君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敬佩。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朱元璋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更体现在他的治国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上。
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将领,他经历了艰苦的军旅生涯,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对于军事战略的独到见解和勇于决策的胆识,使他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建立了明朝。他善于抓住战机,灵活运用兵力,使得自己的军队始终保持着战斗力。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使明朝得以长盛不衰。他还注重发展农业和教育,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他的军事才能外,朱元璋还是一个极具有智慧和眼光的君主。他善于观察和分析,善于抓住时机,善于处理复杂的政治局势。他清醒地认识到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政治体制,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他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注重选拔人才,鼓励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对于农民的关怀和尊重,使得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还注重教育,提倡读书治国,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他关心百姓,尊重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谦虚谨慎,勤政爱民,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注重团结和谐,重视团队的力量,善于与人合作,使得他的领导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对待朋友和敌人都能保持理性和冷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使得他能够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和信任。
通过阅读《朱元璋传》,我深刻认识到朱元璋作为一个伟大的君主是如何在乱世中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他的治国理念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给我启示和教育,让我明白了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我深信,只有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成为像朱元璋一样杰出的人物,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朱元璋传读后感800字 篇二
《朱元璋传》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记,通过对朱元璋的一生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君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敬佩。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将领,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的毅力和决心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朱元璋一生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时刻,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在军旅生涯中屡战屡胜,最终成功建立了明朝。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使他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善于观察和分析,善于抓住战机,灵活运用兵力,使得自己的军队始终保持着战斗力。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使明朝得以长盛不衰。
朱元璋的决心和毅力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他都能坚持下去,不放弃,不退缩。他的毅力和决心使他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信心,让我明白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在阅读《朱元璋传》的过程中,我也深感朱元璋的智慧和眼光。他清醒地认识到君主的权力是有限的,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政治体制,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他注重选拔人才,鼓励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关心百姓,尊重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他谦虚谨慎,勤政爱民,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注重团结和谐,善于与人合作,使得他的领导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阅读《朱元璋传》,我深刻认识到朱元璋作为一个伟大的君主是如何在乱世中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他的毅力和决心,智慧和眼光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教育。我深信,只有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成为像朱元璋一样杰出的人物,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朱元璋传读后感800字 篇三
《朱元璋传》新近重印了。这是吴晗先生所写的《朱元璋传》的第四个本子。
吴晗先生说:“我写朱元璋传,前后经过二十年”。确实吴晗先生对朱元璋的研究下的功夫是很深的。出色的成就来自艰辛的劳动,我们为吴晗先生的学术成就而高兴,同时也很珍视这一学术成果————《朱元璋传》。
吴晗先生在该书中对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作了一个全面的论述和评价。人们读了这本书后,就可以对朱元璋的身世、遭遇、政治生活、个性等等有一个生动、具体、形象的了解。
吴晗先生为朱元璋立传,主要是写朱元璋的一生,但是作者并没有局限在一点上,他把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柔合进去了。譬如讲到白莲教起义,他就将白莲教的发生、发展和教义向读者作了全面的介绍;又譬如讲到和尚游方,他就在书中插叙人们出家当和尚的各种动机以及游方僧的“化缘经”。前者是历史知识,后者是生活经验。这些东西写进去,表面上看来是题外插话,仔细看看,你会感到插得自然、插得生动。既丰富了书的内容又扩大了读者的视野。
读了《朱元璋传》,读者还会了解到,吴晗先生写这本书是在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写的。由于有了全面、系统、熟练掌握原始资料的基础,就能有左右逢源、运转自如的技巧。凡是吴晗先生运用的资料,都是经过反复咀嚼过的,是经过消化了的、改造过的,不是原的进、原的出。他除了在关键性的地方大段引录原始资料外,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的通俗、生动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表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并不是出于臆断,而都是有原始资料作为依据的;但是,以原始资料作为依据,又不为原始资料所束缚。作者可以比较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有时甚至还可以来一个合理的夸张和推断,这样就使得历史著作写得生动、活泼、有趣,而不是枯燥、呆板、无味。这些都是吴晗先生写《朱元璋传》的特色,很值得借镜。
读了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学到了不少东西,得到不少启发。但是,在吴晗先生所写的这本书中还有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认识真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本着这种精神,我想把我所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向吴晗先生请教,供读者讨论。
(一)朱元璋蜕化为封建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吴晗先生对朱元璋蜕化为封建皇帝的过程作了很好的阐述。他认为朱元璋蜕化开始于渡江之前,渡江之后蜕化的速度加快了,到朱元璋发表讨张士诚的檄文,他的蜕化就公开化了。这些看法,我都是同意的。
朱元璋蜕化为封建皇帝的原因是什么呢?吴晗先生并没有辟专门的章节作详细的论述,这是不足的。吴晗先生对这个问题只是作如下的说明。他说:“这种变化是由阶级本质决定的,农民是小土地所有者,勤劳朴素,一生在饥饿线上挣扎,在遭遇到残酷压迫、剥削时,他们会奋不顾身,起而反抗,但是还有小私有者的一面,他们渴望能有更多的土地,过更好的日子,在取得胜利以后,他们中间的一些立了功的将领,就蜕变了,成为过去他们所坚决反对的地主阶级分子,事物的发展使他们走到了自己的反面。”(《朱元璋传》第172页)
这是值得讨论的。
在吴晗先生看来,朱元璋蜕化为封建皇帝不是地主阶级侵蚀的结果,而是农民阶级的阶级性所决定的。这种看法是吴晗先生,也是史学界存在的一种传统看法,如有的人就说过:“不少人把促使朱元璋起义性质转化和建立封建地主政权的原因,归结为大地主分子刘基、宋濂、章溢、叶琛等人的包围与腐蚀。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肤浅的观察。其实不管有没有这些地主阶级人物的包围与腐蚀,只要朱元璋能够完成统一的话,那么,他从一个农民领袖变成封建皇帝,乃是历史的必然结果。”这种看法,在李秀成评价问题的讨论时曾提出过,但是没有开展充分的讨论。问题始终是存在的。加入能结合朱元璋蜕化的原因这个具体问题开展讨论,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怎样理解地主阶级的两面性?
吴晗先生在书中说:“地主阶级对封建统治集团和农民来说,也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他们拥护当前的统治,依靠皇朝的威力,保身立业。朱元璋说过:‘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富民中多有素行端洁,通达时务的。’叫户部保荐交租多的地主,任命为官员,粮长。一面他又指出‘富民多豪强,故元时此辈欺凌小民,武断乡曲,人受其害。’”(《朱元璋传》第178至179页)
吴晗先生这一段话,很令人费解。吴晗先生是否说,地主依靠封建政权是一面性,其欺凌小民又是一面性,这是什么两面性呢?难道封建政权不是支持地主剥削、压迫农民的吗?不错,地主阶级政治代表,从地主阶级的长远和根本的利益出发,一面支持地主剥削和压迫农民,一面要劝阻地主不能剥削、压迫过了头。仔细看来,吴晗先生所说的地主阶级的两面性,与这种提法并不一样。
从书中的行文来看,吴晗先生认为朱元璋认识到大地主的剥削压迫对农民危害,因此朱元璋将自己的政权建立在中小地主阶层基础上。它的政策是培植中小地主,向农民让步,对大地主则实行打击,削弱他们在各地的力量。吴晗先生说:“朱元璋斗争的对象是地主阶级中违法的大地主,办法有两条,一条是用严刑重法消灭‘奸顽豪富之家’;一条是整理地籍和户口。”(《朱元璋传》第182页)
这样一来,我们就要问:第一,朱元璋政权是代表整个地主阶级利益,还是仅仅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呢?第二,朱元璋政权是向谁专政,既然他的斗争对象是违法的大地主,那么“违法的大地主”就成为它的专政对象了。第三,朱元璋实行整理地籍和户口等措施,主要是为了打击大地主呢?还是为了重新建立封建统治秩序呢?
看来,吴晗先生对地主阶级的两面性的看法,是他的重要的观点,由此产生的对明王朝初年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一系列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写书难,发现问题容易;出题目容易,做文章难。对这些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希望引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