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范文 篇一
《大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荀子的著作。这本书是荀子对于教育、人生、道德和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和解答。通过阅读《大学》,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生的理想、学习的态度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大学》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理想和追求的重要性。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炼,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成就和利益,而是要有远大的目标和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其次,《大学》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重要性。荀子强调,学习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要注重实践和实践的结果。他认为,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地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实践。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最后,《大学》让我明白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性。荀子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是相辅相成的。他强调,个人应该为了社会的利益而努力,而社会也应该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发展。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关注整个社会的利益。只有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我们个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幸福和满足。
通过阅读《大学》,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生的理想、学习的态度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注重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并且关注整个社会的利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读后感范文 篇二
《大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荀子的著作。这本书对于教育、人生、道德和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通过阅读《大学》,我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人生的意义以及道德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大学》让我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荀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关键。他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只有注重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其次,《大学》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荀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不仅仅是追求功名利禄。他强调,个人的幸福和满足是建立在对社会的贡献和奉献之上的。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不能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和欲望,而是要关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有通过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最后,《大学》让我明白了道德的价值和作用。荀子认为,道德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他强调,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引导他人。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只有注重道德,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通过阅读《大学》,我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人生的意义以及道德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教育的重要性,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且注重道德的培养和实践。只有这样,我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读后感范文 篇三
《大学》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读后感1
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言:“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
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朱熹曾指出:“《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则。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个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人们似乎把做人和治学逐渐分离,学习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应用科学,即格物、致知。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规则,甚至还出现了应试教育这样僵化了的育人系统,令人不胜唏嘘。实际上,这样的学习风气从根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诚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求学是无法树人的,也是无法进步的,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真心诚意地热爱学问,而只是虚情假意地将学问当做是成功的工具,那么求索又怎么可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呢?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坚持治学与做人的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涡流。同时,也只有不断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大学》读后感2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以此没世不忘也。”
“於戏!前王不忘”源自《诗经。周颂。烈文》,是周成王祭祀时赞颂先王并诫勉助祭之句。也就是说先王建立如此显赫之伟业,吾等后人不能忘记这样的伟业传承。具体又指什么呢?
也就是“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君子仰慕古贤圣人之德行,见贤思齐,见圣渴仰;而小人也乐得借用先贤之名来以此获得自利。
在东方另一个国家印度文明传承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瑜伽这样结合、联通、合一和相应来表述。与内心心性合一而明身乃心性之化身;与天上神灵合一,如阿凡达;与古贤先圣合一而智慧似我。以至于佛教盛行而演绎到无比殊盛而繁复,君子探求无限,小人用其无限。可见正信和迷信混杂一起,难以清晰。
而儒家直探龙珠,直揭精辟,仅此一句,使真意灵魂大白与世,简单平实,仁心直露,使人深省,言下大悟。
《大学》总在不断引用先人智慧说当下实际,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也无修饰,更是中立直接,真实华族智慧之精要,深读其乐无穷。也由此成全了《大学》的历史地位。
生活中,我们总在道理中纠缠不清,与其说道理无非就是自我认知的一面之词,放在阳光下暴晒,还能有多少客观。一切道理皆废话,不中立,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说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呢?那就“贤其贤而亲其亲”,其贤其亲变成自然之道,用在社会中就是合真之道,明辨是非之道。至此,心性洞开,与天地合一。
《大学》读后感3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于着书者及注疏者。
总结一下,让我感动的有三点。首先,我读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一直对宋朝的学者无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总觉得他是个迂腐古板,呆滞严厉的学者,毫无灵气可言,看过这篇集注之后才发现人家并非徒有虚名。他的注疏严谨而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来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学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学者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毕恭毕敬,兢兢业业地学习钻研孔圣之道,几乎是带了一种虔诚的。这种对待学术的'虔诚也许在今天的学者身上很难再发现,这是一种不计功利的严肃和认真,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它纯粹源于治学者本身。
接下来是第二点,《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个人道德修养与治理天下之间的辩证关系。前面很大一部分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同孔子的“君子日三省乎己”道理是一样的。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甚至是几近苛刻的要求。“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君子自身的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严厉。
这种对于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令我大为感动的第二个地方。在当今这个标榜个性的时代,人们我行我素,安于自己的本来状态,“个性”在张扬其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不思进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也许并不会实现,实际上实现的人确实很少,但是他们这种对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得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汗颜。
以上三点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此外,《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与方的综合,它的“三纲领”,“八条目”论述了一个理想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该采取的行动。实际上,理想也是《大学》的一个主题。
还有,文中字字珠玑,包蕴万千,读来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