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推荐6篇)

时间:2016-09-01 06:23: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我近期参观过的一座非常印象深刻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位于中国古都西安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碑林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石碑和碑林。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这座建筑群是由大殿、神庙和碑廊组成的。大殿内供奉着历代帝王的神像,神庙内供奉着历代文化名人的神像。碑廊则是整个博物馆最重要的部分,里面陈列着丰富多样的石碑,让人叹为观止。

在碑廊中,我看到了许多历史上重要的石碑,它们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有的石碑上刻有古代文人的诗词,有的石碑上刻有历史事件的记载,有的石碑上刻有经典的佛教经文。这些石碑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欣赏这些石碑的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石碑的知识。比如,石碑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石碑的保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石碑容易受到风化和污染的影响。博物馆为了保护这些石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调控温湿度、限制人流等。

除了石碑,西安碑林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其他的文物。比如,古代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工艺水平,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完西安碑林博物馆,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座传递历史和文化的殿堂。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篇二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让人陶醉其中的文化宝库。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被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所吸引。这座建筑群由大殿、神庙和碑廊组成,每个建筑都散发着浓厚的古代气息。大殿内供奉着历代帝王的神像,神庙内供奉着历代文化名人的神像。而最吸引我的是碑廊,里面陈列着丰富多样的石碑,每一块石碑都饱含着历史的记忆。

在碑廊中,我看到了许多著名的石碑,比如《九成宫醴泉铭》、《钟鼎文集》等。这些石碑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刻字清晰,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技艺之高。每一块石碑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和价值,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石碑,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其他的文物,比如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工艺水平,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我特别喜欢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它们的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

参观完西安碑林博物馆,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这座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座传承历史和文化的殿堂。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我相信,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

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篇三

  这座博物馆的建造与已故的周恩来总理有关。那是一九七三年,周总理来西安参观碑林博物馆时,说过这样一句话:“陕西出土文物很多。这里规模太小,容纳不了更多的文物,应该新修一座规模更大的博物馆。”

  新博物馆是一九九一年建成的,是由一位女建筑设计家张锦秋设计的。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物有唐朝的风格,又优美,又庄严,它本身就足以引人入胜了!

  馆内共有三个展览室,分别展览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文物。

  有两件展品使我非常感动。一个是黄陵县出土的,距今五千至七千年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人头像,还有一个是眉县杨家村出土的,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七七一年西周的青铜制鼎。

  陶塑人头像,大小七厘米左右,是个很小的人头像。它有小小的、圆圆的双眼和最大限度张开的口,向上抬的脸上有恐怖的神情。我想,制造这个人头像,大概是为了表达先人对大自然的恐怖心情吧。陶塑人头像,完全是真实心情的流露,丝毫没有现代人的矫揉造作。

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与我的好朋友赵嘉伟和他妈妈一起来到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天气虽然有点阴沉,但是游玩的心情却是无比激动。

  我们俩按照妈妈事先准备的问卷,仔细的听讲解叔叔讲,我们了解到碑林博物馆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现代的碑石。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碑林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展厅:

  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第二室陈列着许多具有历史资料价值的石碑;在第一展室与第二展室之间陈列着康熙皇帝的亲笔石刻一百多块。这时我们发现有一块石碑的底座小乌龟的头没有了,我们赶紧去问叔叔,叔叔说这是在古代的一次地震中损坏的,这是可惜。第三展室是我们最为重视的石碑,它荟萃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我看到了东晋王羲之的《三藏圣教序》讲解员叔叔说这块碑文是从他的遗墨中拼集而成,人称“千金碑”。更让我吃惊的是碑上有唐三藏的签名,叔叔告诉我们《西游记》就是根据此碑记载改编而来。第四展室里陈列的是苏轼、祝允明等宋、明时期的名家诗文书籍等石刻。

  看了好多的石碑,听讲解员叔叔讲着每块石碑记载着的故事觉得自己懂了好多真开心。

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篇五

  今天我和伙伴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起来到了历史悠久的碑林博物馆,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多达3500余件。

  碑林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它形式独特,四面都有刻字,碑冠刻得是青龙腾空,还有三台碑座,每一座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了一个个小格,格子里是用楷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小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刻字的注释,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这种所谓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石碑上记录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看到一副漂亮的竹画,可近看却是一首小诗,画即是字,字画合一。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字写得好,不仅看起来美,更是为了准确的传递信息。我以后会认认真真的写字,成为一位书法家。

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篇六

  午后的学校沐浴在太阳的光辉下,显得格外的朝气蓬勃。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拉着手,悠哉悠哉的向博物馆走去。一路上,秋风习习,我憧憬着博物馆的庞大和古物的丰富及历史的悠久。

  一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高低不平的琴铜器,它们整齐地摆放在展示框里。共有12件造型精美的青铜器,每个青铜器背后都蕴藏着朝代的背景及文化礼仪。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青铜器是祭祀礼器——猪尊。它上面雕刻了许多精美的花纹和凹凸不平横纵交错的线条。它虽然只有腹部刻着引人注目的八卦图,但是它创造于西周时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猪尊高22.4厘米,长39厘米。也许卓文王和博学多才的姜子牙祭天神,拜地神的时候就是拿它来盛酒的。他们一边洒酒,一边向天发誓:“绝不助纣为虐,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见了精致的鸟尊。庞大的壶,在灯光下照耀出历史趣味的龙形弓和引人入目的酒杯。

  刚同学们一边漫步,一边向教室走去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西周时期那派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温暖的阳光下我慵懒地扬起下巴脑海里幻想着男耕女织,老人小孩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情景。

  随心所欲的球风荡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树叶互相摩擦,簇簇作响。好像在说:“快点回到现实吧!同学们都回教室。”

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