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观后感影评【通用5篇】

时间:2013-01-01 05:29: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朗读者》观后感影评 篇一

《朗读者》是一部由斯蒂芬·戴尔维斯执导,凯特·温丝莱特和拉尔夫·费因斯主演的电影。影片根据伯纳尔·舍林格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段跨越数十年的爱情故事。我在观看这部电影后,深受其感人的情节和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所打动。

《朗读者》以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恋爱故事为主线展开。影片以战后的德国为背景,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示了年轻时的汉娜与迈克尔的初遇和他们之间的爱情。然而,他们的关系被汉娜的一个秘密所阻碍,这个秘密最终使得他们分开。故事的第二部分发生在汉娜受审的法庭上,迈克尔作为法庭见证人,目睹了汉娜被揭露的真相。在这一部分,观众可以看到迈克尔对于汉娜的爱情和对她的审判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影片通过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过去与现在相互穿插,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在法庭的场景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迈克尔内心的纠结和痛苦。他在回忆起与汉娜的爱情时,对她的感情仍然深深地存在,但他也无法原谅她所犯下的罪行。这种矛盾的情感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使得观众对于迈克尔的心理变化与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影片的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凯特·温丝莱特扮演的汉娜将她的内心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她通过微妙的表情和动作传达了汉娜内心的痛苦与悔恨。拉尔夫·费因斯则通过他的精湛演技,将迈克尔的情感变化展现得十分真实。两位主演的精彩表演使得观众更加能够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朗读者》是一部深情而感人的电影。它通过展示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探讨了道德、罪恶和宽恕等主题。影片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和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使得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复杂性。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并且会让观众在观影后思考许多重要的问题。

《朗读者》观后感影评 篇二

《朗读者》是一部改编自伯纳尔·舍林格小说的电影,它以其深入的情感和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而闻名。我在观看这部电影后,被它所传递出的人性的复杂性和对于爱情和道德的思考所震撼。

这部电影通过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一个充满挑战和矛盾的世界。汉娜和迈克尔之间的爱情被汉娜的一个秘密所阻碍,这个秘密最终导致他们分开。然而,迈克尔的内心对于汉娜的爱情和他对她所犯下的罪行的审判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迈克尔从一个无知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成熟的男人。他通过回忆和审判的过程,逐渐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多面性。尽管他对于汉娜的罪行感到愤怒和无法原谅,但他也无法否认自己对她的爱情。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迈克尔的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心理变化。

影片的演员表现非常出色。凯特·温丝莱特通过她细腻的演技,将汉娜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可以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和悔恨,以及她对于自己所犯罪行的深深自责。拉尔夫·费因斯则通过他的精湛演技,将迈克尔的情感变化展现得十分真实。他通过微妙的表情和动作传递了迈克尔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两位主演的出色表演使得观众更加能够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

总的来说,《朗读者》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通过展示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探讨了道德、罪恶和宽恕等重要主题。影片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使得观众能够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冲突和复杂性。这部电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让人们对于爱情和道德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朗读者》观后感影评 篇三

  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凯特·温丝莱特的裸体,更多的是那位风烛残年的汉娜·施密茨悬梁自尽的身影——这位泰坦尼克号上的老肉丝曾经在成就了一段世纪浪漫之后把她的“海洋之心”还给了大海,而这一次,老肉丝缓慢、滞重、无依无靠,她把生命还给了世界,而导演甚至不忍心让我们看到她自缢的样子。

  然而她还是死了,于是拉尔夫·费因斯的眸子里再一次盈满了比《不朽的园丁》里更多的泪水——动情的男人比动情的女人更能震撼人心,看到这里,我亦为之动容了,而我的抒情欲望迫不及待的喷薄欲出,甚至一定要用一个“射”字才能表达我斯时斯刻的心情……

  但我又觉得,文艺腔的抒情在面对这部电影时总有些无的放矢,片中那股化骨绵掌式的阴风处处在而又处处不在,如果要剖析《朗读者》的力量,一些经典的电影批评工具应该被悬置(大白话叫“放弃”)——使用社会学甚至(古典)政治哲学的方法,或许才能为我们打开通往《朗读者》力量之源的一扇明窗(只针对影片,不涉及原著)。

  劳动分工与道德盲视

  《朗读者》的前半部分披着一件不伦之恋的外衣:少年麦克和熟女汉娜一次莫名的邂逅成就了他们的露水夫妻生涯,这两个人没有什么来由的迅速堕入了情网,如果故事这样继续下去,无非是又一次惊世但不骇俗的忘年恋曲罢了;但汉娜在纳粹党卫队工作、担任集中营看守的身份被揭开后,故事开始急转直下,汉娜从一个孤苦的女子转变为十恶不赦的杀人狂,一个安分守己的德国御姐成了纳粹助纣为虐的帮凶,麦克也为自己与这位女魔头的关系陷入深深的自责——于是《朗读者》中蕴藏的某种道德力量扑面而来。

  但汉娜并未觉得自己践踏了道德,她在法庭上无力却直白的辩解直指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标尺——在汉娜看来,她挑选囚犯送往奥斯维辛,她在大火烧房时不给犹太囚犯开门,这关道德什么事呢?

  确实不关汉娜的“道德”什么事,大屠杀不是一次人类的偶然放纵和勃发,而是现代社会的必然性所导致——现代性的发展导致了大屠杀的发生,而且这种可能性仍然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酝酿并且随时有可能发酵。汉娜的道德观其实就是大屠杀所呈现出的道德盲视的典型体现:我们必须注意,汉娜并没有直接杀死、烧死某个囚犯,她只是按照规程挑选囚犯,或者按照守则没有开门,仅此而已,而这种情形,正是现代社会中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必然后果。在现代社会中,“所有的劳动分工使对集体行动的最终成果有所贡献的大多数人和这个成果本身之间产生了距离”

  在一条条日益细化的现代社会产业链中,每个人都只是一颗螺丝钉(想想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吧),由于最终产品的复杂性,其实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凝聚在最终产品中——纳税人对这一点的感受无疑更加深刻。而这种分工的后果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勃兴以及整个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变,另一方面则使得产品的道德本性在劳动者的评判体系中漂移了——化工厂的工人看到电视里的战争新闻时会哭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痛恨自己的工作,他们也不会基于此而产生对自己道德责任的批判认知。举个例子,“将烧死婴儿的过程划分为细微的功能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彼此间隔开,这已经使那种认知变得无关紧要了——并且也是非常难以达到这种认知的。同时还要记住,是化工厂制造了凝固汽油弹,而不是哪个工人个人制造的……”

  这种无知(及其带来的道德盲视)在越来越长产业链中无疑将进一步被夯实(想到这里,我决定给卷烟厂的哥们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于是,由于现代社会细致的劳动分工,迅速导致了第二个恶果的出现:以技术的责任代替道德的责任。“技术责任与道德责任的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责任忘记了行动是达到行动本身以外的目的的一个手段”,这也就是道德盲视的直接恶果。对汉娜来说,她不需要评判她的行为所造成的远端道德后果,她挑选囚犯去奥斯维辛,这只是她的工作,而且把这个工作做的“出色”是她的“份内事”——汉娜在法庭上甚至强调定时送走部分囚犯以腾出空间是她的“责任”。对于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汉娜应该并不清楚:甚至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汉娜会开枪。所以,奥斯维辛的暴行和汉娜的行为之间的联系被模糊了,而且我们也很难认定奥斯维辛中的哪些人是被汉娜选出来的——这种联系又一次被模糊了。这并不是汉娜一个人的问题,在整个纳粹战争机器中,有无数个汉娜,对他们来说,在漫长产业链上的工作是如此的琐碎,所以,“一旦与他们遥远的后果相分离,大多数功能专门化的行为要么在道德考验上掉以轻心,要么就是对道德漠不关心”。显然,本性善良的汉娜犯的就是掉以轻心和漠不关心的毛病。

  现代劳动分工本身也天然排斥对劳动本身的价值评判(所谓“国家主席和掏粪工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所以,汉娜拒绝西门子的升迁选择去党卫队应聘集中营看守也无可厚非——虽然有逃避文盲身份的企图,但在当时的德国,这只是一次普通、或许还略有点提升意味的跳槽,事实上,从公司职员变成国家公务员在如今的绝大多数年轻人心中都是职场成功的表现。

  对照当今的高科技战争,汉娜的道德盲视就更是个普遍现象。“由于是‘远距离地’杀害,残杀与绝对无辜的行为——比如扣动扳机、合上电源开关或者敲击计算机键盘——之间地联系似乎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概念……飞行员把炸弹投向广岛或者德累斯顿,在导弹基地分派的任务中表现出色,设计出杀伤力更强的核弹头——并且它们都没有破坏一个人的道德完整,也没有导致接近于任何的道德崩溃”。这些道理在米格拉姆的`权威服从实验中已经得到了确凿的证明,但口笨舌拙的汉娜绝对说不清这些大道理——她的徒劳辩解反而更加重了对她的判决。

  《朗读者》的故事层面下隐藏的这种道德盲视又通过整部影片的“道德扭曲”叙事奇观式的体现了出来:事实上,汉娜与麦克这段不伦恋所提供给观众的,正是一种道德僭越的快感;而汉娜在一直逃避自己文盲身份的事实的同时,也时不时流露出她自己的道德羞耻认知:在现代社会中,不识字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即使身陷囹圄,汉娜也不愿意戳穿——麦克帮助汉娜隐藏了这个秘密(另一个细节是,当麦克在浴缸里读到有关色情的描写时,汉娜打断了他,她认为这也是“羞耻的”)。于是,观众们在《朗读者》中看到的正是这种现代性所孕育的奇怪道德体系:一种对知识所带来的现代性身份的膜拜、对个体欲望的放纵倾向(伴随着对其在公众场合的有意遮掩),以及对大屠杀的漠不关心——不是汉娜不关心,而是所有现代人都不关心(起码在有意无意的助长着这种不关心)。

《朗读者》观后感影评 篇四

  凯特·温丝莱特,一个经常扮老和拍裸戏的女演员,这一点使我想起了今年我们中国同样优秀的蒋雯丽,她在《立春》中的表现令人尊敬。而前者则更加有趣,按理说凯特·温丝莱特如今的迷人气质和美艳身形,怎么装嫩到年轻十岁都不过分,女人还有喜欢自己老得快的?但她浑然天成的成熟的妇女形象,自从十几年前的《理性与感性》《泰坦尼克号》便已初见端倪,那时候人们就已习惯她雍容华贵的同时,带有一副情窦初开的样子。这么多年来,她在影片中的造型跨度极大,不断挑战着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可塑性,她似乎总爱在作品中将遮蔽自己颇有丰韵的神态,但却毫不避讳的展露躯体。她的魅力往往紧紧附着在角色上,绝不突兀造作,非常自然的做到人戏合一,这也是她虏获诸多影迷喜爱之意的关键。十几年来,她和老朋友迪卡普里奥·莱昂纳多一样,通过不断的转型和突破自身的局限性来换取奥斯卡的提名,但她所取得的成就,到现在来看,已经不是一座奥斯卡影后奖杯,足以肯定的了。

  更多的人,将电影的表现主题,集中在了时间、生命、爱与忏悔这样的大格局上,从而颇受学院的重视和青睐。比如《返老还童》,比如《朗读者》。但不同于凯特·布兰切特的是,这另一位凯特,她扮演的汉娜,无论是年龄感还是分量更有深度,这并非只是因为爱情,而是她在生活中的经历和坚持,她的秘密,还有对观众保留的那么一点不为人知的情感,都使她扮演的这个汉娜更加深入人心、打动观者。她没有凭借《革命之路》而提名奥斯卡影后,就角色而言,在《朗读者》中的表现确实更有竞争力。而她当初竟然因为《革命之路》一度放弃了这部影片,我们也多么该感谢妮可·基德曼恰到好处的怀孕,否则她的接力完全有可能毁掉本片。

  近年这种有关忏悔、战争、回忆和爱情的英国影片,都会在奥斯卡上受到关注,比如去年的《赎罪》,但该片似乎除了优秀的摄影画面和那个5分钟的长镜头,并没有更多的看点。剧情上高开低走的设计,更成为它致命的弱点。而《朗读者》相对而言则更加完整、富有深度,并且它的故事更有真实感,更容易触动人的内心。这当然要归功于非常成功的同名小说,优秀的原著使得这部作品具有扎实的故事根基。而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更是改编原著小说的高手,他曾经在2002年凭借改编自同名小说的《时时刻刻》横扫金球奥斯卡。

  有人说《朗读者》之所以获得奥斯卡提名,要归功于制片公司斯坦恩兄弟超强的发行能力和熟络的业界人脉,那他肯定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虽然《朗读者》的制片人西德尼·波拉克和安东尼·明格拉都在本片完成前逝世,成为令人咋舌的憾事,该片的上映环节以及制片方同主创的矛盾,都为这部影片带来一丝阴霾。但不可否认,即便是和其他四部影片放在一起,《朗读者》也绝对是最优秀的电影。但这里要说一句的是,《朗读者》和《贫民富翁》放在一起,总感觉是萝卜加白菜,怎么看也不对味。不知道这么说对不对:《贫民富翁》只是一段非常时期的应景之作,《本杰明·巴顿事件》是流传于放映前的佳作,而《朗读者》则无论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这部影片之所以深受好评,凯特·温丝莱特完美的表现首当其冲,美国有媒体表示“我有多久没有为一个虚构的角色而感动了?凯特·温丝莱特在本片的演出无可挑剔。”这样的评价令人信服。《朗读者》通过党卫队成员汉娜这个角色,以及他与米夏·伯格之间的情爱关系,展现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营的情况,并且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对战争中的屠杀、纷争和人性的扭曲、包容和理解,客观而又深刻的表达出被害者的痛苦。影片中的纳粹战争,没有武器、没有徽章、没有流血,甚至没有任何室外戏来表现。但我们却看到了人们对战争的诘问、痛恨和争论,汉娜显然是罪犯中最特殊的一个,导演没有将她的感想完全表露出来,而是始终选择通过第三人的角度对她进行观察和叙述,因此观众和她之间始终是存在一定距离感的。我们也只能从男孩米夏·伯格、二战受害者和监狱管理人员的嘴中得知她的所为所感。

  可以说,凯特·温丝莱特在《朗读者》中为我们奉献了伟大的表演,从而使她成为在奥斯卡影后争夺战中,梅丽尔·斯特里普最直接最有力的竞争者。此前表现二战题材的影片多部胜数,但《朗读者》却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影片通过凯特扮演的汉娜,让我们看到在那场战争中有许多毫不自觉的参与到其中的人,他们拥有羞耻心和完整的人格,对工作认真负责,是极好的社会成员和产业工作者,但在当时无法想像的残酷时局下,他们却不经意的成为战争的参与者,成为别人罪恶行径的执行者,这种遭遇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和负罪感,同样难以抚平。导演史蒂芬·戴德利对此也是感慨良多:“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从来就没有人关注过他们。

  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忏悔与救赎的电影,男女主人公一生都深陷自己的过去而不能自拔。年轻时的米夏·伯格,放弃了身边充满阳光、欢声笑语的生活和好朋友,每天很早的回到那个阴暗狭小的房间中。而汉娜也在他生日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去经历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于是两人骑车漫步乡野,共进午餐的欢乐时光,便成了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瞬间。

  片中扮演成年米夏·伯格的拉尔夫·费因斯,则早先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主演过这类二战纳粹题材的影片,同是英国演员的他和凯特·温丝莱特在《朗读者》里优秀的演出令人过目不忘,而且俩人的德国英语的确纯正,为影片加分不少。当然,这部影片也不是没有争议,比如凯特·温丝莱特和扮演少年米夏的演员大卫·克劳斯之间的情爱戏,其实是非常真实、精彩的,可惜影片公映后带来的负面新闻事件令人们难免感到些许不快。

  此前媒体和影迷都将目光集中在凯特·温丝莱特在老公导演的《革命之路》上,她的表演也的确值得称赞,但无论是角色的感染力、表演难度和年龄跨度上,《朗读者》中的汉娜对观众和学院都更有吸引力。而凯特在片中的戏份并不是最多的,但她却在未出镜的时间里,依然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思。在影片中把女主人公的忏悔、思念和隐忍,表露的入木三分,将观者的心思牢牢带入到当时的那种境况之中。

  相比于同期上映的阿汤哥新作《刺杀希特勒》,《朗读者》优秀程度不言而喻,前者令人发笑的设计成为典型的反面教材。而在《朗读者》中有着出色发挥的凯特·温丝莱特,多少影迷希望她先于其他“凯特”一步,登上影后的最高宝座,祝福她。

《朗读者》观后感影评 篇五

  故事讲述一名于1950年代的德国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汉娜展开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不告而别。米高后来成为年轻律师,再度见到汉娜时,她由于她在战争后期中担任一个集中营警卫时的行为成为一名因战争犯罪受审的被告。米高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她深信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高一时的犹豫铸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朗读者》——爱情的解读,生命的朗读

  看完《朗读者》,泪水仍旧不停的从眼角涌出,一次又一次的情绪起伏已经让我无暇去思考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剩下的只有感动,无法言喻的感动。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男女之间裸露的肉体和疯狂的性爱吗?如果这么想那大概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一段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当一个女人完全占据你的内心世界,让你放弃与同学的聚会、变卖心爱的邮票、不顾及周围人的眼光并对她一次又一次妥协道歉时,她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在你眼中早已不再重要!《朗读者》正是为我们诠释着这样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渗入血液跟随生命流淌、却不会跟随生命消失的爱情。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比他大二十一岁的女人之间的爱情,少妇孤身一人,少年初长成人,他们的结合看似刹那间的激情迸发,但从此却烙入他们心底,转变为一段不需见面、不需语言、却牵伴一生的真爱。

  在影片开始的五十分钟里,一直用各种直白的镜头来展现Hanna与Michael之间的交往,因为裸露的身体几乎贯穿了他们的每一次见面,这不禁让人疑问导演在设计时是否刻意营造这种效果,多少有点哗众取宠之嫌。但看到后面,我明白了,刻意为之不假,哗众取宠似乎就有点太低估史蒂芬·戴得利了,而这些镜头语言正是他向观众提出了我在前面提到的问题——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前面的水乳交融与后面的天各一方,哪个才更能表现真正的爱情?显然,令观众潸然泪下的是后者。

  “保密是西方文学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说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说中都被人们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许是因为固执,也许是因为高尚,他们决定不去揭露。”这是在影片进行到20分钟时,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解的内容,这一内容也成为了解构影片后半段的关键。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美妙相处后,Hanna离开了Michael,再一次见到Hanna已经是7年之后的审判法庭,低身聆听证人指控Hanna曾经的所作所为;踏进集中营,回想Hanna曾经犯下的“滔天的罪行”;在Hanna推开面前的纸笔时,意识到Hanna是“文盲”的事实;曾经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人,原来竟然是这样一个“死要面子,满手鲜血”的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Michael的第一反应是用法律——这个在法律专业老师和同学口中“狭隘”的工具来解决该问题,他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并试图以此为Hanna上诉;因此,他来到了监狱前,他想见她,想劝服她,但是当Michael即将来到Hanna面前的那一刻他选择了放弃,有些人说那是因为他不愿面对Hanna,但是从前面 “保密原则”的那段课文能够看出,导演想表达的是Michael选择了尊重,还有什么比尊重更能体现对那个人的爱呢?而第三步,Michael来到了女同学的宿舍并与她爱爱,但是面对着妙龄少女,回想着Hanna的种种行为,令Michael最割舍不下的仍是Hanna曾经的那份温存,在Hanna被宣判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Michael对Hanna感情的展现在这时才真正迸发。当爱人的面纱逐层被揭开,露出最原始的面目时,Michael的意识却从理性一步步走向感性直至最难滴落的“男人泪”,在一刻人类最原始的感情战胜了一切世俗伦理偏见,留下的只有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很佩服导演这种渐进式的展现方式,并在片中设下重重伏笔,让观众去揣摩其中意味。

  在接下来的21年里,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和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Michael不太爱与人交流,几乎没有人能明白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甚至连女儿也看不懂自己的父亲。与妻子离婚,Michael的心灵再一次获得自由,他要继续自己的使命,他要为Hanna继续朗读,也许只有在朗读中他才能够找到自我,能够找到自己曾经试图割舍却割舍不下的爱人。接到录音带的Hanna也终于鼓起勇气学习单词,去告别她认为可耻的“文盲”,爱情在此时终于让被“文盲”的枷锁套了几十年、懦弱了几十年的Hanna有了追寻重生的勇气,而爱情已经不再是爱情,它升华成了支撑Hanna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当Hanna即将出狱,Michael前来探望的时候,他们再次见面,21年,无情的岁月已将Hanna变成了两鬓斑白、体态臃肿的老妇人,看着对面那个用朗读声陪伴自己走过半生,带领自己冲破内心阴暗的枷锁,给予自己生存希望的爱人,Hanna突然意识到一切将会结束,当她离开监狱的那一刻,Michael为她的朗读将会结束,而在她内心深处支撑她继续下去的信念也将结束,这意味着Hanna的生命也将随之消逝

……

  Michael希望知道她这些年究竟思考了什么?也许他希望这些年他的朗读可以使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也净化这段牵挂一生的爱情,也许这正是他执著一生所要追寻的答案。当这段爱情早已穿越了年龄、阶层、文化阶层的偏见时,穿越不了的确是那可怕的战争,Michael唯一介怀的确是战争中Hanna的那段经历。然而,这一切是Hanna的错吗?因为文盲她放弃了西门子的升职考试,而成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在集中营里,她只是履行着作为一名看守应尽的职责,而因为战胜结束,因为纳粹失败,因为那个集中营中还有幸存者,因为Hanna不识字,因为Hanna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所以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因为这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战争,它们之间的那穿越一切世俗障碍的爱情出现了鸿沟,还有什么比战争更为可怕?Mather小姐不会因为Hanna是文盲的事实和Hanna留给她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钱而原谅她,正如她说的那样集中营不是疗养院,别问我们在那里学习到了什么?那里不是用来学习的。在战争中没有赢家,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Hanna不会因为她完成了自己的看守职责而被人认可,她的后半生都在监牢中度过;Mather小姐不会因为指控了战犯而成为胜利者,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她遭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黑暗;Michael也不会因为在战争后出生而免于不幸,战争的余震将他与爱人分开,让他去承受这份无法触及的爱情带他的煎熬。这份无比坚定的爱情就这样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偷罐子的人,他获得的罐子里面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罐子甚至比里面的东西更加珍贵,这个价值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价值又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我想正如Hanna所说的,战争已经结束,逝者已经远去,我们更多要做的应该是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也许是阅读,也许是答案,也是仅仅只是爱……

《朗读者》观后感影评【通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