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读后感500字(精选10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时间简史》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1
倘若“时间旅行”在未来可以实现,那么为什么在我们的视野中并没有出现“未来人”的身影?或许“时间旅行”并未在未来得以实现,但并不能排除“我们遇见了但并不知晓”、“未来人并不想让我们发现”等诸多可能性。假设“时间旅行”在未来实现,那么我们拟定一条贯穿过去与未来的时间轴,我们身处的世界所处的时间即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确定的时间点。
从逻辑上说,任何理论都需要一些做基本的概念和命题作为出发点。在数学的定义中,“点”没有长度和面积,即是说一个点的长度为0,而由无数个“0”所累加即可产生具有长度的“线”,像是无中生有。假若未来人要穿梭时空隧道来到我们所处的时间点,其概率P=0/t=0(t为时间起点到未来人所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这个结果“0”并非“无”,而是一个极小的概率。因此,“没有遇见”不代表“不能实现”。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霍金说了一段话:“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令人困惑的世界中。我们要理解周围所看到的一切的含义,并且询问: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如何,以及宇宙和我们从何而来?宇宙为何是这个样子?”的确,人类只是茫茫宇宙中渺小的一员,面对宇宙中太多的未知充满着好奇,而好奇心则是推动人们去探索未知的动力。若想有足够的动力去探索,就得怀有和孩童一样的强烈好奇心,如此这般,不会感到疲倦,不会觉得无趣,探索的热情反倒是愈发旺盛。
本对天文就怀着一定的好奇,我小时候曾有过疑惑:宇宙究竟有多大?长大后有了教课书上的解释——“正以光速不断扩大着”,我曾将之作为真理,不再去思考问题。但是霍金所言让我对那个问题重新产生了思考:根据天文学家观测发现“周边的星系不断远离地球”这一现象给“宇宙大爆炸”假说提供了有力依据。我曾试过将两面镜子平行放置,理论上来讲,两面镜子中的镜像会经过反射不断叠加至无穷,但实际上的可见范围似乎并没有这么多,毕竟光在多次反射之后能量不断消耗,可见的镜像也就不会达到无穷。但有没有可能那些看似消失的镜像其实依旧存在着,只要光源足够强大就能看见。以此来类推到宇宙,是否存在某种可能性,真实宇宙的体积要大于可见宇宙,在光未曾到达的地方就已经存在着空间与时间,而在未知的空间之中,早已存在着所谓的宇宙边缘……对宇宙的疑惑仍在不断产生,而问题的答案,只有在不断探索中才能发现。
“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或许,宇宙是由上帝创造的,甚至,他创造了多重宇宙,并对多个宇宙设定了不同的宇宙常数,对平行世界的一切了若指掌。我们并非上帝,无法对未来进行精准地预测,未来的可能性有很多,每一种可能性对应了一个平行时空,而我们只能选择其一。在面对分岔路口时,就有“好奇”与“谨慎”两种选择,而这两者都有可能在最终寻找到上帝所留下的“答案”。择好奇者,会了解到:探索前进的道路需要有敢于尝试的热情;择谨慎者,会明白:探索未来不可草率行事。人并非上帝,但能在上帝的指引下创造出自己的“宇宙”,此刻奋力前行所流下的汗水,只为献给未来最成功的自己。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2
这个假期,带了两本书回来。其中一本就是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前粗略地读过,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这次重读的主要目的,是想重新回忆一下那些年我学过的物理常识。因为这些年都是财经类,管理类和历史及文学类的书籍读得比较多。所以趁着这个春节,改换一下口味,调动一下平常不怎么用的那部分脑细胞,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休息。
读这本书,首先是对霍金的致敬。他是身残志坚的典型代表。他的成就是空前的,他向世人展示了即使没有强壮的肉体支撑,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探索能够走多远。这个虽然很多媒体有报导,他的故事也为人熟知,但这次从前言读起,再次读到他的故事和成就依然很震撼。这是最励志的一个榜样。每当我为自己找借口,想偷懒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他的身影。
再次读这本书,依然被书里的知识含量震撼。我们高中物理所学跟这本书里所包含的,简直就是小儿科。这是一本很烧脑的书,陆续帮我回忆起当年我们天天努力做的试卷,努力记忆的各种公式和定理。还好,我发现没有完全还给老师。起码霍金在谈到粒子,中子,电子,夸克的时候,在谈到牛顿的各条定律的时候,我还能够知道他在讲什么。但是讲到相对论和相对时间的概念的时候,我的脑子就开始有些跟不上了。
我看的'是插图版的书。不然更加无法理解。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成为高中学生的物理读本,跟物理和数学对照着学。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和概念,这种大局观和系统思维,是我们以前的课本无法比拟和企及的。大师的水平,都是在把复杂的东西能够简洁地讲出来,而且易于理解。也希望大家都帮忙呼吁一下,因为把这本书列入教材,是造福子孙的大好事。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3
通常的三维空间+时间的第四维,构成我们普通大众对宇宙的认知。而弦理论和宇宙统一理论GUT,都是纷繁复杂的,需要很深厚的物理知识背景才可能理解,即便其是真实的,也应该有更简单和直观的表述,才能够称之为宇宙法则吧。
就像能量守恒一样,真正的宇宙定律必然存在一个简单易懂的表述,便于能够让人理解和感知。
在《时间简史》中,当代物理学界的大佬霍金通过物理学概念层层递进的为我们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按照其观点,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却能以不同的形式被感知,有其相对性。就像人存原理所说,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是这个样子,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
文中对黑洞、奇点、虫洞、时空穿梭、弦理论、大爆炸等一系列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总会出现的概念做了物理学的解释,对于理科生来说也算是深入浅出了。一本书看完,你或许不能得到我们可否实现时间旅行的答案,但是作者却用诙谐的语言,让你对自己生存环境的认知又多了一些。其中,量子力学的引入让时空有限无界的观念得以生长,当我们采用欧几里德时空时,“时间方向和空间方向具有相同的地位,所以时空有可能在范围上是有限的,却没有形成边界或边缘的奇点。时空就像是地球的表面,只不过多了两维。”
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它既不被创生,也不被消灭。它就是存在。伽俐略说过,人类有望理解世界如何行为,而且我们能通过观察现实世界来做到这一点。等到我们都可以谈论宇宙的存在轨迹、发展进程时,也许就真正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4
在这部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宇宙的伟大与神奇,不得不让我敬畏宇宙,敬畏自然。那是一种对无知的恐惧和对世界的惊叹,难以置信宇宙把自己规划的如此完美。逻辑和严谨是宇宙的基调,科学家用精妙的公式和理论表达他们对宇宙的敬意,而哲学家则用对世界万物的思考表达心中对世界的敬畏。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哲学家的思想结晶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诗歌,帮助我们从表像深入本质,从迷惑走向清晰。
这本书还教会我们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都是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发现的,因此我认为在学习方面我们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方法,比如学习计划的制定上,以及学习方法的应用上。
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习计划,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听课、自学以及课后的复习、预习,这些对于高中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科学的做事方法可以帮你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怀着对宇宙的敬畏,努力拼搏奋斗,希望终有一天,也能像霍金一样,用生命书写传奇,表达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对宇宙的敬意。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5
说实话刚开始只是觉得老师为什么要给我看这本书,觉得有点多此一举,就那么几天,玩都不够玩,但是等到真的开始看进去之后,真的觉得超级好看。
这是霍金写的一本书,讲的是宇宙从何而来,他又向何处去,在第一章的结尾,霍金提出了这些问题,一如艾伯特向苏菲提出的问题,“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本书开篇作者明确告诉我们,摒弃你思维中所有关于经典力学的规则,忘记引力的力,三维空间,绝对时间,因为“我们凭什么自以为了解的更好呢,暂时忘记你所知道的一切或者你认为你所知道的关于空间的知识。”不存在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腾出你的大脑,他现在是一张白纸,而后根据作者的阐述,在白纸上涂鸦。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宇宙的形成过程,他讲的是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的理论,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宇宙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气球,气球上的斑斑点点随着气球被吹胀球上的斑点各自远离而去。星系就是气球表面上的点,我们就住在这些点上,现在的宇宙,我们这个气球,已经让上帝吹的这么大了,但是,原来的宇宙,上帝还没有吹气球之前,是什么样子呢?
现在的宇宙,据说是150亿年前发生的“创世大爆炸”造成的。“创世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最初是由一个体积之小、能量和质量密度之大均难以想象的“粒子”突然爆炸,扩展开来,向 四处喷发出放射线,后来凝固成质点,经过150亿年的发展变化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按照大爆炸宇宙论,宇宙的不断膨胀,使各种星系和其他天体彼此高速远离而去,因此,宇宙物质将变得越来越稀疏,密度也越来越小。如若如此,我们的宇宙终将变得“空空荡荡”。于是又有另一种理论认为:当宇宙膨胀使星系之间的距离变得足够“巨大”的时候,就会有许多新的物质从“虚无”中被创造出来,以填补出现的“间隙”,维护宇宙物质的应有密度,他们甚至计算出新物质产生的速度。这真是“无中生有”!在这里,我们不但发现物质守恒定律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还发现上帝在背后又插了一手。
光线红移被当作宇宙膨胀的证据,但我认为光线红移是光线穿越宇宙空间时必然发生的衰变。
《世界简史》是一本于生存无用的书,一如哲学,但人活一世,从根本上面对两个问题,一,生存,得活下来,二,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处,而这本书的价值即在于启迪人的思维,震颤人的灵魂,子曰:四十而不惑,这要求苛刻,甚至不可能达到,但人可以让自己少惑,多知,知愈多,便愈是独立的人,从兽到人,需要建立自我意识,从人到神,需要消融自我意识,而知便是建立自我意识的根本,不论人只满足于七情六欲的感应法门,亦想达到无我相,我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究竟法门,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都是必经阶段。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6
暑假里,我读完了《时间简史》这本书,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时间简史》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大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自1988年首版以来,它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和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它主要讲述了“时间”这个核心的内容,霍金用清晰而又智慧的语言解读了宇宙的终极物定律,包括空间和时间的本质、“上帝”在创造世界中的作用以及对宇宙学思想和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结合了大量背景信息和理论资料,尽量将原著中晦涩难懂、不甚明了的物理知识点分解开来,运用大量照片、示意图和解析图方式,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阐述霍金的惊人观点,为读者更好的理解霍金的理论提供了捷径。
整本书带领我们遨游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奇异,将高深的理论物理讲解的简单通俗,从微小的基本粒子到遥远的星系、神秘的黑洞,讲述了“夸克”、“反物质”和宇宙的膨胀、不确定性,重点讲了时间的尽头、时间的旅行及大统一理论。最后展现给我们一个奇妙的境界,粒子做十一维运动、黑洞最后蒸发并和它携带的秘密同归于尽,而我们只不过是宇宙创生的一颗微小的坚果……
霍金把我们带向了遥远的未来,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努力学习,去揭开浩瀚宇宙的面纱,为人类造福,为祖国争光!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7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名为《时间简史》的著作,它的作者就是人们熟知的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残疾科学家史蒂芬·霍金。
这整本书讲的全是关于宇宙的知识,而且还涉及了时间。它最大的特点在书后,还介绍了几位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伽利略和牛顿这些在宇宙学方面有很大贡献的伟人。整本书告诉我们宇宙的图像、宇宙和时间的关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黑洞的奥秘。黑洞就是由质量大、密度高而且拥有能让光线都逃不出去的强大引力场。
看完了整本书,我觉得科学是十分重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因为科学能是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没有科学就没有快捷方便的交通,没有科学就没有四季恒温的房间,没有科学就没有有趣好玩的游戏……现在的牌子上写的都是“中国梦,我的梦”,这些“梦”的基础就是科学。
记得书上的总序里有一句话“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是教育。”我认为一点儿不错。如果受教育是使人得到知识的公交车的话,受科学教育就是使人得到知识的私家车了。
霍金自强不息
,勇于探索,敢于大胆推理,他的这种科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推荐大家看《时间简史》,相信大家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8
读过霍老的专著之后,却让我思维开阔万千。霍老的宇宙观从时间开始,辞海中的宇宙是所有时间和空间的总和。但霍金认为,时间是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关的,相对论早有论述。时间与宇宙的开始有关,宇宙开始之前的时间对我们的认识没有意义。宇宙开始于一个奇点。空间和时间始于大爆炸,其后宇宙一直在持续膨胀。宇宙膨胀的主要证据来源于哈勃的天体观察,红移现象证明恒星正在离我们远去。而且,离我们越远的天体,离开我们的速度也越快。
传统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静态的,牛顿的万有引力是静态宇宙的核心理论,认为物体的运动和位置是可以根据物理规律来预测的。但是万有引力必然导致天体的坍塌。从万有引力必然得出膨胀宇宙的结论。但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静态的宇宙观束缚了他们的思想。无限的世界超出了我们的认识范围。霍金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并且不能超越我们这个“宇宙”。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出发,在光速的范围内产生了一个四维的时间、空间椎体。人类的认识不能超越这个椎体,因为不能超越光速。这个椎体就是我们的宇宙。从哲学意义上看,霍金的宇宙观也对人们的思想冲击甚大。为何先进的思想都是从西方传入我国,这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穷文富武”,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开展开学研究是不可能的。法布尔、达尔文的例子都很好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了,产生了富裕阶层。未来30年内,我国肯定可以产生影响世界的科学家。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9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于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任何物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出来。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是我看《时间简史》中所得出来的结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所有的物理理论,你永远不可能说是真理,哪怕是准确推测了千万次,只要下一次出现了不贴合的推断,那么这个理论就不成立。
正如我在网上所看的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换而言之也就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人类前往的动力,仅有这样礼貌才会提高,不然将会面临的结果只会停滞不前。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个观念。
读了这本书后,脑中一向旋绕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宇宙到底有没有过大爆炸?宇宙到底是不是一个无限小的一个点?会坍塌,还是最终趋于稳定?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还是有尽头的的?人类能否发明出时光机回来过去?所有问题迎面而来。
霍金曾说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我对宇宙的认识,这包括宇宙为什么会存在。”包括霍金在04年也宣布过关于黑洞的理论存在的错误。他说:“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
宇宙是神秘的也赋予黑暗,可是在我们内心之中有拥有着这样的宇宙!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10
浩瀚的宇宙中,有太多的迷团。它们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十分渴望却难以探索这些迷团。就这样出现了一位思想巨人,他就是史蒂芬.霍金。这个假期我幸拜读了他的著作《时间简史》。
当我翻开书时,它果然立刻深深地吸引了我。书中作者在描述“相对论”、“弯曲空间”这些理论时,措词精确、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丝毫没有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
更加精彩的是书中还有很多精美插图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它。并且还附有作者对未来宇宙的大胆猜测和推想。优美的词仿佛又使我们置身于宇宙之中,目睹宇宙大爆炸,恒星的生辰与毁灭······俗话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可我发现在看完《时间简史》后,书中的知识与精髓更是胜读“十年书”。
再谈谈本书的作者斯帝芬.霍金,《轮椅上的巨人》就是说霍金的。他因患“渐冻症”被襟固在一把轮椅上40多年之久,但他身残志坚克服了身体的缺陷而成为了国际之“超星”,他不能写字,甚至不能说话,但他超越了“大爆炸”、“相对论”、“量子学”等论理,迈入了浩大的宇宙中。尽管他那么无助的坐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越过了地球飞向了宇宙。
约翰.弥乐顿讲得没错:头脑是他自己的住处,他在其中制造天堂的地狱。让我们记住《时间简史》,它对我们终身有莫大帮助,我们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