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精选6篇)

时间:2016-09-07 06:18: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会庆祝端午节。端午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吧。

首先,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粽子是由糯米、豆沙或肉馅等食材包裹在竹叶中蒸制而成的。粽子的形状有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形式,每个地区的粽子口味也有所不同。人们在端午节会包粽子,然后一家人一起品尝。吃粽子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亲情的表达和分享。

其次,草药洗澡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把一些草药放入热水中,然后洗澡。相传这样可以驱邪、消灾、保健身体。这个习俗是受到屈原的影响,因为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端午节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有了这个洗澡的习俗。

再次,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赛龙舟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用竹竿划船,敲击鼓声来赶走鱼虾。后来,这个传统就演变成了赛龙舟的形式。赛龙舟的船上有人划船,还有人敲击鼓声助威。这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挂艾草和穿五彩线。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挂上艾草的束,穿上五彩线。相传这样可以驱邪、祛病、保平安。挂艾草和穿五彩线也是一种祈福的表达,希望家人平安健康。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每个习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习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这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庆祝,参与各种有趣的习俗活动。

一大早,我就和妈妈一起准备包粽子。我们先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把糯米和红豆沙一起包裹在竹叶里,用细绳捆紧,放入蒸锅中蒸熟。蒸出来的粽子香喷喷的,咬上一口,甜而不腻,回味无穷。

包完粽子后,我和家人一起准备赛龙舟。我们去湖边观看了一场龙舟比赛,看着队伍们挥动着双桨,奋力划动着船只,心情快乐极了。我还想自己划一次龙舟,于是和爸爸一起租了一艘小龙舟,然后我们在湖上划了一段时间。虽然划得不太稳,但是爸爸一直鼓励着我,让我感受到了团结和努力的力量。

除了包粽子和赛龙舟,我还喜欢挂艾草和穿五彩线。我和妈妈一起去集市上买了一束艾草,然后回家挂在门口和窗户上。挂上艾草后,家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喜庆。我还喜欢穿五彩线,我会选择一根我最喜欢的颜色,然后妈妈会帮我穿在手腕上。我觉得穿上五彩线后,自己变得更加幸运和快乐。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不仅能和家人一起做各种有趣的习俗活动,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希望将来的端午节,我还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继续参与这些习俗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三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佩香囊……在家乡,端午不仅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趣,吃粽子的甜蜜,赛龙舟的振奋……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日,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能够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

  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午时,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我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

  在这天,人们能够放肆地欢笑,小孩能够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用研究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四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我的国家。最终投江自尽。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我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终,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能够自我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一样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完美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五

  今日是端午节,阳光灿烂。“城中城”邀请我们学校记者及家长共庆端午节。我、爸爸、妈妈和弟弟都去了。

  我们到了那里已经有四十三名小记者了,我们分了三组,A组去包粽子去了,B组去玩有奖问答了,而我们C组玩起了亲子游戏。规则是:先用长方形的小积木摆出‘25’的字形,然后把第一个积木推倒变成一个连续倒下的‘25’的字形。我们开始摆了,可是刚刚摆好的‘2’字就被我们碰倒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最终摆好了。我爸爸把第一个推倒‘哗啦啦’的一个连一个得倒下了,可是5的一横没倒下,我们没有获胜,可是我们玩的十分高兴。这时,A组出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提着一个塑料袋,袋里放着粽子。这都是他们自我包的。该我们去玩有奖问答了,我回答了一个问题,但不是很完整,所以没有获奖。但妈妈夸我很勇敢,获不获奖并不重要,重在参与。我们洗了手就开始包粽子了,一个、两个、三个……我们包了好几个。我们又去了建筑工地,在那里差一点把我吓出心脏病来。我们照了几张相才依依不舍得回家了。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六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法定假日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阳节、五月节等,2000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我们很开心,因为我们能够吃到各种各样的粽子。各种各样现状的都有。有很常见的三角形,有正正方方的方形,有像轮胎的圆形,和笔直的竹筒形,还有奇形怪状的花形。粽子的陷也有很多很多种,有吃在口里香香的花生陷,有吃起来超香的五仁陷,有很有嚼劲的肉馅,和一下甜到心里的蜜枣陷,还有超级好看又吃起来很甜的水果馅,还有很黑又吃起来软软的黑米陷,和闻起来香香的又吃起来有嚼劲的糯米味,这些东西我都爱吃,超级喜欢五仁陷的。

  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艾叶。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所产生的奇特的芳香能够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还能够把它上头的叶子摘下来打碎来和土豆泥一齐做成了艾叶土豆饼,是很好吃的。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后有一个坏人在楚王面前说屈原坏话,把屈原赶走了,之后秦始国把楚国灭亡了。屈原没了国家,跳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一向行至洞庭湖,之后人们划龙舟、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有关。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