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间见真情 篇一
人们常说,真情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才能找到。而在平凡之间,我们不仅能够看见真情的存在,更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和温暖。
生活中的平凡,就像一杯清水,平淡无味却又不可或缺。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平凡是我们的庇护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以及陌生人之间建立起种种联系,这些联系也是真情的根基。
首先,家人之间的平凡生活透露出最真挚的情感。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中的温暖,母亲为我们准备的一顿丰盛的晚餐,父亲为我们打理的整洁的房间,这些都是平凡的生活中所蕴含的真情。无论是家人之间的亲情、爱情,还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友情,都是在平凡之间见证着真情。
其次,朋友之间的平凡交往也是真情的体现。朋友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结识的伙伴,他们会与我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会一起聚餐、游玩、交流,这些看似平凡的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朋友之间的真情是无私的,他们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在我们取得成功时为我们欢呼。这种真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沉淀更加珍贵。
最后,与陌生人之间的平凡相遇也能展现真情。在繁忙的城市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的人,他们可能是街头的乞丐,也可能是路边的小贩。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或许只是匆匆地经过,但也有可能会与他们有一瞬间的交流。这种平凡的相遇,或许只是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却能传递出真情。毕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亲情和友情,还有着一份共同的情感和渴望。
在平凡之间见真情,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恩和珍惜。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与陌生人之间的平凡相处,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平凡的生活中,真情的绽放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平凡的瞬间,用真情去填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平凡之间见真情 篇二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平凡之间见真情。这句话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过分。我们常常忽视身边那些平凡的人和事,却不知道其中蕴含着真情的力量。
平凡的人,往往是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为他人付出。比如那个在路上推着行李车的老人,他毫无怨言地帮助别人搬运重物;比如那个在医院里工作的护士,她们夜以继日地照顾病人,不计辛劳。这些平凡的人,他们的真情是无私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关爱和奉献。
平凡的事,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那个路过的陌生人,他主动帮助你找到迷路的路线;比如那个乘坐公交车的人,他让出座位给有需要的人。这些平凡的事,它们虽然微小,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这些小小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互助。
平凡之间见真情,还体现在人们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无论是清洁工、服务员,还是医生、教师,他们都默默地为自己的工作付出努力。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真情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平凡之间见真情,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人和事。他们或许平凡,但他们的真情却是伟大的。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去感受平凡之间的真情。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与陌生人之间的相处,都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平凡的瞬间,用真情去填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平凡之间见真情 篇三
按:提起和硕县公安局包尔图派出所所长张国副,没有人不伸大拇指的,包尔图牧场的职工群众感触最深。包尔图牧场是和硕县唯一的一个国营农牧企业,辖区行政面积13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84人,居住着汉、蒙、维、回等8个民族,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企业长期资不抵债,存在的问题多、困难多、债务多,于是上访户、贫困户自然就多了,然而,张国副以他扎实的工作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长期以来,张国副把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让群众满意就是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张国副认为过去派出所在便民、利民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他感觉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把工作做细,做扎实。因此,他首先从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入手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同时要求派出所工作人员无论是下管区还是干别的事,只要顺路,对群众都要做到“捎一段,送一程”。由于派出所人员少,如果按正常分工,民警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必须实行一警多能一勤多用,要求在工作中,无论是外勤民警还是内勤,无论是所长还是一般干警,无论遇到群众需要解决的何种问题,都要及时的加以解决,如群众需办理户口,外勤民警就将有关手续带上,办好后送到其手中。同时延长办公时间,真正突出24小时办公制度。
2000年8月24日,三分场六队职工牙生江因向场里要西红柿钱给孩子交学费而与有关领导发生争执,牙生江拿上炸药扬言要炸牧场的几个领导,张国副知道后,一边叫派出所民警通知县公安局,自己只身赶到牙生江家,当时,牙生江情绪非常激动,一手拿着炸药一手拿着打火机,口中喊道:“你不要过来,过来我就把炸药点着”,危急中,张国副没有退缩,“请你相信我会帮你解决问题,如果你不信,可以点着炸药,我不会后退的”,极平常而又具有强烈震憾力的声音猛烈地创击着牙生江的心灵。一个愿意用生命换取一方平安的人民警察还有什么不能信任的呢?“你不要做傻事,你的目的是要钱,而你采取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愚蠢的,你让孩子上学是为了孩子将来幸福,但是你这样做你的孩子会幸福吗?你考虑过后果吗?你这样做不但害了你自己,而且会害了你的孩子、你的一家,会使你的孩子失去父亲,妻子失去丈夫的。”同时给他讲有关政策和道理,渐渐地牙生江的情绪有些缓和,张国副趁机将其所持炸药抢了过来,由于处理果断及时,制止了一次恶性案件的发生。为更好地做好其思想工作,防止牙生江情绪反弹,张国副多次到牙生江的家中谈心。同时,积极找到有关领导进行协调,筹集了2000元钱,并从身上拿出300元钱,一并送到牙生江家中,让牙生江的女儿去上学,并对牙生江说:“困难我们给你解决,但问题我们必须处理”,使牙生江感动得流着泪水说:“小伙子,我服你,是你救了我和我的全家”,并主动将家中剩余5.7公斤炸药和33米导火索交了出来,表示从此后好好改正,决不再做傻事。
2000年9月27日,三分场三队职工布音醉酒后到巴都玛拉家闹事,两人在争斗中,布音用凳子将巴都玛拉头打伤,巴又用刀子将布音左腿动脉割断,血流不止,接报后,张国副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将布音背到包尔图卫生院时他全身上下沾满了血,但他顾不了这些,一心只想如何救布音,然而,由于卫生院医疗设施不全,无法止血,卫生院要求立即将布音送往县医院,张国副便通知其家人,而其家人却置之不理,认为打架的事是派出所的事情,“他家人不管,我要管,我一定要挽救这位蒙古族兄弟,”凭着这种信念,张国副毅然去找来车辆,将布音送到县医院,并四处筹措布音的治疗费用。由于抢救及时,挽救了布音的生命。
扶贫帮困是人民警察的应尽职责。2001年3月10日,包尔图五分场一位退休老职工的儿子张小康已到开学的日子,但是,因其母亲病重,家中经济特别困难。无钱上学,心情十分忧虑,家人虽经多方筹借,学费仍然不够,其父报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电话给张国副,讲明情况,张国副接到电话得知情况后说:“请不要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当晚张国副将600元钱送到其家中,一家人接到钱时激动不已,说:“还是警察好啊,在我们老百姓有困难的时候,都能得到你们的帮助,你们不愧是人民的警察”。就在张国副到五分场送钱时得知五分场贫困户宋建国之妻因左腿高位截肢,家中一贫如洗,家里三个孩子,牧场为其解决了两个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有最小的一个孩了宋露学费仍无着落,家中准备让其辍学,在这种情况下张国副把身上仅留有的100元生活费送到宋建国手中鼓励宋露,不能耽误学业,小宋露激动得跪在张国副的面前,连声说:“谢谢叔叔,谢谢警察叔叔,要不是你,我就不能上学了”。后来张国副又主动到学校,找到校领导与学校签定了负担宋露上至初中全部费用的协议。
2001年8月19日,包
辖区内群众法制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辖区的治安稳定和社会稳定,加强法制教育迫在眉睫。长期以来,张国副一直把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但注重职工的法制教育工作,而且把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来抓紧抓好。从2000年6月开始,派出所与学校结成互帮对子,学校专门聘请了张国副为法制副校长,张国副不论工作多忙,都要挤出时间,每周为学生上一堂法制课。在授课中,他把实际案例与法律条文结合起来,既生动又形象,听后很受启发,经常出现学生主动要求延长授课时间的可喜局面,特别是在放假期间,针对假期时间长,在放假之前,张国副专门到校给学生讲解了在假期中注意事项,有所为的、有所不为的,规范其假期中的各种行为,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法制课,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主动到派出所反映有关影响社会治安的人和事,拓宽了派出所采集信息的渠道,为搞好社会治安奠定了基础。几年来,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1996年张国副妻子难产到农二师医院住院,必须交2000元住院费才行,因住院费不够。医院不受理,当时的情形可想而知,为了交住院费张国副四处奔走,使张国副真正体验到了,人在难处时,是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由于派出所人员少工作忙,张国副很少回家,妻子或者孩子病了,张国副都无法去照顾。妻子的最大奢望就是丈夫能陪她说说话,逛一逛街,但这些做妻子的小小的要求,张国副也无法答应,每次张国副只能歉疚的对妻子说,“等到我哪一天不干活时再好好陪你,再把欠你的补回来”。张国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刻谨记人民警察的职责。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视百姓如父母,把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无愧于警微的威严,无愧于“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