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岗位培训计划学校工作计划【优秀3篇】

时间:2015-04-04 03:35: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学班主任岗位培训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篇一

标题: 中学班主任岗位培训计划

引言:

中学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角色,他们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为了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制定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一、目标和目的

1. 目标: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

2. 目的:确保中学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培训内容

1. 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水平,加深对学生的认知,了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2. 班级管理:培训班主任如何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如何管理学生行为,如何处理班级纠纷等,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3. 学生心理辅导:学习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班主任的学生心理辅导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4. 沟通与协作:培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技巧,提高班主任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关系。

三、培训方式

1. 理论学习:通过专业讲座、研讨会、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2. 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实际教学活动,提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能力。

3. 辅导指导: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教育专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班主任解决实际问题。

四、培训评估

1. 考核方式:采用笔试、面试和观察等方式对班主任进行综合评估。

2. 考核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运用、班级管理能力、学生心理辅导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等。

结论:

通过中学班主任岗位培训计划,能够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班主任岗位培训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篇二

标题: 学校工作计划

引言:

作为一所中学,为了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制定一份详细的学校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这份工作计划将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教育教学计划、师资培训、学生管理等内容,以确保学校的顺利运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发展目标

1. 教育目标:制定学校的教育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2. 学校规模和设施:规划学校的规模和设施,确保学校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3. 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包括招聘、培训和评价等,确保学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二、教育教学计划

1. 课程设置:制定全面的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考核评价: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学科考试、学期评价和综合评价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师资培训

1. 培训计划: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包括课程培训、教学方法培训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培训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学习交流: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提高。

四、学生管理

1. 班级管理: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级规章制度、学生行为管理和班级活动组织等。

2. 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和素质培养等,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结论:

通过制定学校工作计划,能够确保学校的顺利运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同时,这份工作计划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中学班主任岗位培训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篇三

一、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班级工作常规

(2)主题班会

2、难点:

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二、基本思路:

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三、目标

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2、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

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

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

四、主要内容:

1、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

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

练等)。

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

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

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

6、“问题学生”的转化。

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五、措施与方法:

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

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

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

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

六、部分课程说明

(一)困难学生的转化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

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

(二)班团活动的组织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

3、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

4、教学建议:6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

(三)班主任常规工作

1、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

4、教学建议:18学时。经验介绍、专题讲授、实践反思、个别指导。考查。

七、工作安排:

1、课时安排参考:

(1)班级工作常规15课时

(2)主题班会6课时

(3)实践活动指导6课时

2、阶段重点建议:

(1)第一学期指导重点:班级工作常规指导。

(2)第二学期指导重点: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

3、培训指导工作日程安排表(略)

点击展开全文,剩余53%未阅读
中学班主任岗位培训计划学校工作计划【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