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抗战老兵致敬(经典3篇)

时间:2012-08-04 07:43: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向抗战老兵致敬 篇一

抗战老兵,永远的英雄

抗战老兵,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在那个充满炮火与硝烟的岁月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与独立,为我们后代创造了和平与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向这些伟大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抗战老兵们经历了无数的战斗,他们在生死面前毫不退缩,为了国家的安宁而奋斗。他们的勇气和坚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无论是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还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战斗,他们都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展现出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是我们后代所需要的品质。

抗战老兵们的奉献精神也值得我们铭记。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而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他们舍弃了自己的舒适和安逸,毅然投身到战斗中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无私奉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我们才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抗战老兵们的精神力量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后代。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无不让我们敬佩和感动。他们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精神指引,我们才能够在今天的社会中追求理想和幸福。

抗战老兵们,你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你们的奉献和付出将永远铭记在心。今天,我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情的感谢。愿你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同时,我们也要向所有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292568

向抗战老兵致敬 篇二

抗战老兵,永远的精神财富

抗战老兵,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祖国的独立和尊严贡献了一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后代学习的楷模。

抗战老兵们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感动。在那个岁月里,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抵挡着敌人的炮火和刀剑,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守护着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宁。他们的勇气和坚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是我们后代所应该铭记的。

抗战老兵们的精神力量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战火中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他们鼓舞着自己和战友。他们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精神指引,我们才能够在今天的社会中追求理想和幸福。

抗战老兵们的奉献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后代。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而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他们舍弃了自己的舒适和安逸,毅然投身到战斗中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无私奉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我们才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抗战老兵们,你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你们的奉献和付出将永远铭记在心。今天,我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情的感谢。愿你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同时,我们也要向所有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向抗战老兵致敬 篇三

小编语:当边境的号角吹响,我们深知,战士们将保护我们的女人、孩子和母亲;而当硝烟散去,我们须铭记,自己的生命曾经有所凭依。

由《新周刊》创始人孙冕发起组织,明星邓超等人带队、随行的走进平顶山探望抗战老兵的事情经洛阳晚报全程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日前,我市志愿者又找到了93岁的偃师抗战老兵鲍养玉。洛阳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里,听他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智勇双全,他曾一夜炸掉5个炮楼

鲍养玉原名鲍俊卿,1921年夏天出生于偃师首阳山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鲍俊卿被送到私塾。1933年,鲍俊卿考上国立中学(即初中)。几年后,抗战全面爆发,16岁的鲍俊卿多次在课堂上发誓不做亡国奴,要去参军抗敌。不久,国民党第一战区到学校招兵,他改名鲍养玉参加了考试。

鲍养玉说,被录取后,他先是在后方负责传递军情,后在一次战斗中崭露头角,并因指挥得当、毙敌7人、俘虏2名日军少佐受到集团军和战区的通令嘉奖,从少尉一跃成为“道清交通队”少校队长。

鲍养玉回忆,1942年11月,他奉命前往黄河北岸收容青年学生。渡过黄河后,一行人来到温县境内,在这里,他们遇到日军重兵把守的一处封锁线。“封锁线上有3个炮楼,炮楼之间距离大约50米。”鲍养玉说,当时没有别的路,只能闯炮楼,他决定智取。

当日24时许,为防止被探照灯发现,鲍养玉和其他两名队员脱光衣服,将身体涂黑,把炸药绑在腰上,匍匐着接近炮楼。深秋的夜晚十分寒冷,三个赤条条的“敢死队员”硬是在地上爬了400多米、剪断铁丝网后,爬进5米深的壕沟,搭人梯摸到了炮楼下。几声巨响后,三个炮楼同时倒塌。当夜,鲍养玉如法炮制,又炸掉了两个拦路的炮楼。

有人惦记

传奇老兵很感动

7月30日,洛阳晚报记者赶到偃师市首阳山镇南蔡庄村,鲍养玉正坐在自家的小院中乘凉。见到我们,老人非常利索地站起来,热情迎接我们进门。

虽然已是93岁高龄,身体也有些瘦弱,但老人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动作利落。老人的儿子鲍药锋说,上周末,同村另一位抗战老兵的家人看到《洛阳晚报》的报道后,特意找到鲍家,与他们分享这个喜讯。看到报道,想到父亲也是一名国民党抗战老兵,鲍药锋便和洛阳关爱老兵志愿者元元取得了联系。

“前几天,元元专门来家里了解父亲的事情。”鲍药锋说,他给父亲念了《洛阳晚报》的报道,父亲得知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他们这些老兵,有志愿者在寻找他们后,特别感动。

采访中我们发现,老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非常强,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连时间、地点和细节都能说得很清楚。

荣归故里,义务守护家乡20年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举国欢腾的时刻,鲍养玉到汤阴探亲,偶然结识了新四军的一名干部。得知鲍养玉上过军校、打过仗后,这名干部力邀他到位于汤阴的新四军军校当教员。在随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鲍养玉在新四军军校里给众多青年学生和新四军官兵当起了先生。

1946年夏天,回部队不久的鲍养玉跟随上级起义。之后因为是军官,他被送至安阳林县的军官收容所学习。几个月后,结束学习的鲍养玉在收容所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员。洛阳解放后,鲍养玉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偃师首阳山。

听说家乡回来了一位老兵,公安局工作人员找到鲍养玉,表达了想聘请他为县公安局“外调”(类似侦查员,但没有执法权,也不在编)的意愿。鲍养玉二话没说,便接下这份工作,一干就是20年。

“当时,县公安局要给我每月发7块钱工资,我没要。”鲍养玉说,当时,他只是想为人民做点事。

1953年,偃师县公安局得到线索,一名抗战时期杀害偃师籍民主人士的凶手在陕西出现,鲍养玉随即赶赴陕西追踪凶手,从陕西宝鸡追到甘肃酒泉,最后一直追到新疆哈密,一路上风餐露宿、顶风冒雨。在哈密锁定凶手后,他不顾舟车劳顿,立即给偃师县公安局发报。

谁知,狡猾的凶手又逃至南京。鲍养玉又气又急,马不停蹄地从新疆追到南京。这一次,鲍养玉没有失手。在南京,他得知凶手住处后,立即向上级汇报。为了不惊动对方,他连续蹲守了一个多星期。最终,逃亡多年的杀人凶手被擒。

英雄无悔,想起战友泪满襟

回忆往事时,这位93岁的老人满脸激动。可当我们问起他的战友时,老人突然沉默了。

他取下老花镜,把脸埋进手掌中。过了好一会儿,洛阳晚报记者听到他轻轻的抽泣声:“我记得他们,永远都记得。”

鲍养玉说,和他一起炸炮楼的两个队员在当天夜里踩

上了地雷,一个被炸得粉碎,一个被炸到了悬崖下边。“我还记得他们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巩县人,家里都有老母亲啊!后来我找到巩县的那个队员家里,给了他母亲一些钱。”

“我已经93岁了,和战友相比,我已经很知足了,我对国家没要求。”鲍养玉说,那个年代,他和战友们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他不求回报,唯一的愿望就是被承认。

向抗战老兵致敬(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