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与拙 篇一
巧与拙,作为人们常用来形容技艺高超与技艺平庸的词语,涵盖了人们对于能力与才能的评价。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巧与拙的对比,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够体现出巧与拙的差异。那么,巧与拙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巧是指技艺高超、能力出众,拙则是指技艺平庸、能力低下。巧与拙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巧与拙在技术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巧的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来解决问题。而拙的人则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同样的问题,技术上的不熟练也使得他们无法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其次,巧与拙在思维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巧的人思维敏捷,能够迅速理清问题的逻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思维工具来解决问题。而拙的人则往往思维迟钝,思路不够清晰,很难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再次,巧与拙在行动上也有所不同。巧的人行动迅速、果断,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从而使得工作的效率更高。而拙的人则往往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常常因为拖延而错失良机。
最后,巧与拙在结果上也有所不同。巧的人能够取得出色的成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拙的人则往往成绩平平,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结果成正比。
巧与拙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能力上,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达到的。拙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只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也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巧与拙之间的差别,并努力朝着巧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取得更好的成就。只有不断追求巧,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巧与拙 篇二
巧与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代表了人们在技艺和能力上的差异。巧是指技艺高超、能力出众,而拙则是指技艺平庸、能力低下。巧与拙之间的区别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巧与拙在学习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巧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迅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巧解决问题。他们能够快速理解教材和讲解,善于总结归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拙的人则学习困难,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知识。
其次,巧与拙在工作中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巧的人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他们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出色的成绩。而拙的人则工作效率低下,常常在琐事中纠缠不清,无法抓住重点,从而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再次,巧与拙在创新能力上也有所不同。巧的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性。他们善于思考问题的本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而拙的人则思维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往往只能按照既定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工作和处理问题。
最后,巧与拙在自我发展上也有所不同。巧的人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意愿,他们能够主动寻找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他们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而拙的人则缺乏积极主动的心态,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满足,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
综上所述,巧与拙代表了人们在技艺和能力上的差异。巧的人具有技艺高超、能力出众的特点,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取得出色的成绩。而拙的人则技艺平庸、能力低下,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巧与拙之间的区别,并努力朝着巧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巧与拙 篇三
去年9月,杨振宁教授在重庆八中做演讲时,为中学生题词“宁拙毋巧”,并解释说:“取巧无用,真正做学问要诚实,‘拙’,其实是最聪明的成功方法。”
杨振宁题词及解释,是有着特别意义的,那既可说是他的成功之道、经验之谈,更是对当今中国存在的种种问题的针砭或提醒。可以说,杨振宁教授的成功是靠笨办法笨功夫的,每天十几个小时,连续多少年
如一日的泡在书本里,泡在实验室里。正因为有如此“拙”的努力,苦干,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才使得他最终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这是喜欢玩“巧”的人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而杨教授的题词“宁拙毋巧”则毫不留情地点破他们的“巧”梦。
说起“巧”,人们总是要联想到它的“心灵手巧”、“巧夺天工”等美丽的彩衣,殊不知,它的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虚浮,贪婪,自以为是。
《春天的故事》唱了一遍又一遍后,“巧”借着春天的力量登上了文艺的象牙塔尖,时下搞研究的也想“巧”借这“春天的力量”步入象牙高塔。
当教授们不在大学里搞研究,却在电视节目里频频露面时,当作家已不再是作家,成为彻头彻尾的“文化超男”时,当名人们仅凭言语的犀利博得满堂彩时,我们在“热闹”的背后,却慢慢被叫做寂寞的东西侵蚀心灵,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巧”风越刮越猛,终于,连大学校长都按捺不住了。一篇题为《使用双馈感应机器的柴油发电机》的英文论文,与国外一篇论文的标题仅有一词之差,实质性的区别是国外版超过12页,而国内版不足5页,还有署名不再是英文作者,而是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及他的博士生谢鸣。今日,“校长”周祖德对“巧”或许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认识吧。
“光纤之父”高锟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传来后,在中国本土再一次掀起起“诺贝尔奖”热。已经109岁的诺贝尔奖还不曾在中国本土做过客,这着实让把百年奥运都成功举办了的中国人有点急不可待。但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弄“巧”是弄不出来诺贝尔奖的。科学研究最讲究严谨与刻苦。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父”称号是十年默默扎根于稻田,日日夜夜的栉风沐雨换来的。而诺贝尔奖得主高锟,从提出光纤的设想到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历经了15年。没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没有非凡的勇气与毅力,是坚持不了15年的。中国的学术氛围应多一些像他们这样的精神。赵本山可以忽悠全中国人,但忽悠不出诺贝尔奖;论文可以天下传抄,但抄不出中国的明天;“巧”风可以越刮越猛,但刮不来诺贝尔奖级的研究成果。
“快男超女”的一夜成名,是“巧”;嫁入豪门的灰姑娘故事,是“巧”;彩票大奖的从天而降,是“巧”……我们让“巧”牵着鼻子走,活得越来越不真实。还好,杨博士的“宁拙毋巧”及时题写,也许,我们真的要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思考社会了。中国的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科技人才、顶尖级的专家,而不是那些弄“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