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的事例 篇一
理想是指一个人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它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理想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和更美好的世界。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关于理想的事例。
在我所在的小城市,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叫李老师。她的理想是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
李老师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本可以选择去一家好的学校任教,但她却选择来到这个贫困地区的小学。这个小学位于山区,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很多孩子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十分困难。但是,这并没有让李老师灰心丧气,相反,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提高。她积极争取各种资源,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她还利用自己的社交资源,筹集善款,为学校修建了图书馆和多媒体教室,改善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同时,她也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让孩子们的成长更全面和健康。
通过李老师的努力,学校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很多孩子考上了好的中学和大学。这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也为整个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机遇。李老师的事迹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赞誉,她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榜样和典范。
李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理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行动和实践。只有当我们真正投身于实现理想的事业中,付出实际的努力和行动,才能让理想变得更加真实和有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理想的事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理想的事例 篇二
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梦想,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它可以是职业的,也可以是个人成长的。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关于理想的事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我有一个朋友叫张明,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从小他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用自己的音乐才华感动人们的心灵。然而,他所在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希望他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专业。
面对家庭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张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他决定在考上大学的同时,也继续努力学习音乐,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他报名参加了音乐培训班,每天放学后都会去那里学习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虽然时间紧张,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大学期间,张明加入了学校的音乐社团,并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演出。他为了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才华,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乐器和演唱。虽然面临着学业的压力和各种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下来,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毕业后,张明没有选择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决定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他组建了一支乐队,并开始在各大音乐节和酒吧演出。虽然一开始并不如意,但他从每一次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音乐风格和演出技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音乐界打响了名号,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音乐家。
张明的事例告诉我们,追求理想并不容易,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挑战,最终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理想的事例,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世界带来美好。
关于理想的事例 篇三
汤姆·克鲁斯的成名经历
(历尽艰辛终能实现理想)
从青春偶像到成熟的影坛巨人,汤姆·克鲁斯凭借的不仅仅是人见人爱的英俊外表和迷人的微笑,更多的是坚定的意志与认真的作风。
高中时代,汤姆·克鲁斯的理想是做一名职业摔跤运动员,但一次意外的膝伤打破了他的梦想。最终,他选择了演员这一职业,并且给自己划定了一个期限:十年之内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演员,从此他走上泪与汗交织的奋斗之路。
他辍学去了纽约,每日以热狗和米饭充饥,搜寻着每一个试镜的机会,但每一次的试镜均以失败告终。为了争取一个小角色,他又长途跋涉赶到洛杉矶,但是再次因“皮肤太黑”被拒绝。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伯乐,在经纪人保拉·瓦格纳的推荐下,克鲁斯终于在《无尽的爱》中获得了一个一闪即逝的小角色。他开始主演的影片《熄灯号》、《冒险事业》、《局外人》等,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克鲁斯在沉默与静寂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演技水平,他坚信有耕耘就必定有收获。果然,1986年《壮志凌云》一炮打响,克鲁斯立刻成为千百万美国青年心目中的银幕偶像。真正令克鲁斯成为影坛明星的则是《雨人》和《生逢七月四日》,《雨人》中的出色演技让观众与导演大为赞赏,克鲁斯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将他推上了幸运之峰。1996年,他的辉煌之作《碟中谍》被评为当年十大影片之一,从此评论界再也不用“性感偶像”来形容他了。《甜心先生》获得了1996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木兰花》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提名……
曾作为一代青年偶像的汤姆·克鲁斯,如今功成名就,名利双收。他的片酬高达2000万美元,拥有上万的影迷,还有自己的“克鲁斯-韦纳制片公司”,他的巨大号召力证明他已成为世界影坛的超级巨星。
“没有理想”的李咏
(小时候的理想不一定决定未来)
李咏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从1998年开始主持《幸运52》,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在一次网络记者会上,主持人问他:“您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呢?跟现在的差异大吗?”他说,在小学的时候,他就被老师认为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那时候我的同学的理想是想当工程师、科学家,等等,那时候我的理想是什么都不想干,按现在的话讲,就是自由人。”老师认为三岁看八岁,八岁看终生,就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没救了。老师和他的父母是这样讲的。但是,今天的李咏已经成了一个大明星,在主持人的道路上越走越红。所以,小时候的理想并不一定能决定将来的成就,还得看每个人以后的努力。
盲人运动员李瑞
(身残志不灭)
李瑞从小个子就高,5岁开始学打篮球,13岁时,他一身戎装,加入了沈阳军区青年男篮,成绩很突出,他打的位置和美国著名球星迈克尔·乔丹是一样的,他的理
想就是成为另一个“飞人”。但不幸的是,1996年,队里清理环境卫生,他搬动一个严重腐蚀的灭火器时,灭火器突然直冲他的面门,并削掉了他一个指头,扳手飞到他双眼之间。这次事故导致他右眼球被摘除,左眼失去光感。虽然残疾了,但理想不灭,他仍坚持体育训练——跳远、铅球、标枪。在军旅生活和体育生涯中,他共获一、二、三等军功章各一枚,在重大体育赛事中获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2枚。第七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他一个人获得了跳远冠军和三级跳、铅球、标枪三项亚军。容国团夺冠
(为理想立下誓言)
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从香港回到内地后,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外国人能得到世界冠军,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1958年,他在一个誓师大会上发出这样的誓言:“我要在3年内夺取世界冠军!”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在提高球艺的同时,针对自己的弱点,努力增强体质、磨炼意志。终于,在一年以后的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力克群雄,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后来又在第26届世乒赛上和队友们一起夺取男子团体冠军,作为教练率领女队在第28届世乒赛上夺得女子冠军。
青年立志的马克思
(伟大理想造就伟人)
革命导师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早在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人类谋幸福,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论述:“对于那些思想高尚、致力于为全人类服务的人们,历史称之为最伟大的人物;对于曾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经验颂之为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最终马克思实现了他的宏伟志愿,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无私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理想应为民族而立)
周恩来在少年时期离开故乡江苏淮安,来到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如《警世钟》、《猛回头》等,还订阅了《盛京时报》,养成了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他也懂得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道:诸生为何读书啊?当时,有人回答:“为名利而读书。”,还有人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而当时的学生周恩来却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赞叹道:“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一句响亮的誓言,一个远大的志向,激励着我们敬爱的总理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理想的导引。
达尔文的野心
(志当存高远)
达尔文一生钟情于科学研究,他长期坚持到野外观察动植物的习性,1859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谈到科学研究,他曾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之所以热中于科学研究,是因为我坚信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自然科学发明与发现,总会对人类有一些益处,何况研究本身也十分有趣。同时,坦白地说,我不只希望受到其他博物学者的尊敬,更想在科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野心引导我一步步前进。”可以说,达尔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这个“野心”的推动和激励下完成的。“野心”就是远大的理想,催人奋进的力量源泉,没有“野心”也就一事无成。
毛泽东三不谈
(崇高的理想让人免于低俗)
崇高的理想可以催人奋进,不会陷入个人的狭小天地中。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改造社会、振兴中国,不图个人升官发财,要把青春时光花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他们商定,朋友之间“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一次,毛泽东去一个朋友家里,见这位朋友正在仔细地吩咐仆人上街买肉,内容涉及肉的价钱、分量、质量以及谨防受骗等问题。毛泽东对这位朋友的琐碎很不以为然,觉得他目光短浅,不能作为思想上的朋友,就毅然和他断交了。
曹操暮年壮心不已
(不因年老放弃理想)
53岁的曹操继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又领兵北征乌桓,经过数月的战斗,终于统一了北方。年底,当他胜利班师回邺城时,他想到了刘表、刘备、孙权等依旧各霸一方,国家依然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他深感到虽然自己已经老了,但仍身负重任,还要不懈努力。顿时他激情涌上心头,雄心勃勃地挥笔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金兵未灭,何以家为
(理想未达,不应享乐)
岳飞出生于北宋末年,正是金兵入侵的动乱年代,他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当岳飞率军屡败金兵,建立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享乐的时候吗?”毅然将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家为?”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终于留下了千古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