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旅游导游词 篇一
欢迎各位游客来到美丽的云居寺!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云居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云居寺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境内,始建于东晋时期,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这座寺庙不仅是中国佛教丛林寺庙的代表之一,还是孔子的母亲颜真卿修行的地方,因此也有“孔庙之外,有颜寺”之称。
一进入云居寺,您会被它宏伟壮观的建筑群所震撼。寺庙的主殿是金顶大雄宝殿,高达33米,是东亚地区最高的木结构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佛像高达6米,气势非凡。而寺内的其他建筑也各具特色,如藏经楼、钟楼、鼓楼等,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佛教圣地。
除了寺庙本身,云居寺还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寺庙坐落在泰山山脚下,四周群山环绕,气势磅礴。寺庙后的山上有着茂密的森林,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如果您喜欢徒步旅行,不妨攀登云居寺后山的云顶峰,欣赏泰山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云居寺还有许多文化活动和佛教法会。每年农历四月八日,寺庙会举办盛大的佛诞节活动,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届时,您将有机会参与佛教法会,感受佛法的智慧和力量。
云居寺是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它将给您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无论您是佛教信徒,还是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感兴趣的人,云居寺都值得一游。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次精彩的旅程吧!
云居寺旅游导游词 篇二
欢迎各位游客来到云居寺!在这里,您将不仅可以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云居寺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佛教寺庙。寺庙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是信徒们朝拜和修行的圣地。在云居寺,您可以参与佛教法会,聆听高僧的讲经,感受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无论您是佛教信徒,还是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人,云居寺都将给您带来一次深入了解佛教的机会。
云居寺不仅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还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寺庙坐落在群山之间,山势雄伟,风光旖旎。如果您喜欢徒步旅行,不妨攀登云居寺后山的云顶峰,欣赏泰山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登上山顶,您会看到一片茂密的森林,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这里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山景,云居寺还有许多古建筑值得一看。寺庙的主殿是金顶大雄宝殿,是东亚地区最高的木结构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佛像高达6米,气势非凡。寺内的其他建筑如藏经楼、钟楼、鼓楼等也各具特色,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
对于喜欢摄影的游客来说,云居寺更是一个绝佳的拍摄地点。寺庙的建筑和山景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无论是晨曦初现时的云雾缭绕,还是夕阳西下时的金光闪耀,都是摄影爱好者的不可错过的场景。
云居寺是一个结合了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它将给您带来一次独特的旅行体验,让您身心得到放松和净化。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佛法的力量,也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次精彩的旅程吧!
云居寺旅游导游词 篇三
云居寺名称最早见於唐总章二年(669年)年石刻上,隋唐时代已具相当规模。在唐代分上寺及下寺上寺在石经山上,寺址已无考,下寺即今遗址。辽、金时代云居寺因刻造石经知名,故有“石经寺”之称。明代因在石经山东麓建东峪寺,而云居寺居山之西,故亦称“西峪寺”清初又改称“西域云居禅林”,仍然保留着云居之名。云居寺历代屡有修葺,最後的修缮年代是清康熙三十七年(l698年)。被毁前的寺院规模宏大,寺院中路有院落五层,殿宇六进。寺依山而建,每层院落逐步升高,各层正殿之旁又有配殿,中路北侧有僧寮客舍,南北二塔分居左右,山门前引泉水流过,清泉垂柳,山雾缭绕,自然环境颇为幽美,确实是一处修行佳处。“七七事变”后寺院被日军炮火毁为一片废墟,南塔也於此时被毁。在云居寺遗址范圉内,北部及四隅的十座小石塔是劫後仅存遗物。所幸摄有云居寺被毁前照片,中日邦交恢复後,日方将当时照片送归。佛教自公元2年伊存授经东传中国后,译着经卷便是众多僧人信徒“经久不息的一项事业。但是纸张、绢绸、木板经卷,不仅易受风、火、水、虫的破坏,也易受人为的损毁,历史上两次“法难期间,大量的手写佛经化为灰烬,战争兵火也给佛教寺院、佛像经籍带来毁灭性灾难。造样就促使僧徒想方设法让佛法传承久远。鉴於山东泰山、河北鼓山等处的摩崖刻经得以保存,幽州僧人静琬认为经刻石上,可以地久天长,於是继承其师慧思遗志,选择了盛产汉白玉、艾叶青石,又远离幽州城的房山,开始了刻经於石、秘藏於室的艰巨工捏。静琬先是创建了石经山藏经洞和云居寺,他发愿造十二部石经。这一行动得到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支待。从隋大叶中到唐初,静琬30年刻经不辍,每刻完一批石经就凿洞封存起来。贞观十三年(639年)静琬入寂他的第子玄导、僧仪、惠暹、玄法四代相续主持刻经,并得到金信公主奏赐经本四千多部作为底本,先後刻经百馀部,分藏於各藏经洞中。自隋至明,共开凿藏经洞九个藏石经版4559块;辽金时又在寺南侧挖穴,埋藏经版1O611块。辽天庆七年(1117年)在穴旁筑塔,即“云居寺南塔”也称“压经塔”。
静琬最初所刻石经146块,一部分镶嵌于第五洞的四壁上。第五洞名“雷音洞”是九洞之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唯一一座开放式藏经洞,洞前有门可以进出,长宽各约十米,中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支撑洞顶,石柱各面均雕有小佛像共1O54尊,故称“千佛柱。其馀各洞都是封闭式,里面叠藏石经板,洞门封锢,人不能出人。
房山石经是我国的石经宝库,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历史、艺术以及佛教历史和典籍都有重大价值和意义。辽金年代所刻石经,原以《契丹藏》为底本,但《契丹藏》早已失传。近年来从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了《契用藏》残卷,与房山石经对照,完全相同。房山石经完好地保存了《契丹藏》佛经,这在世界佛经史上是件大事。房山石经是原刻石板,没有写经传抄所易产生的那种讹误、版本校勘价值极高。同时,它保存了50种以上的各版大藏经所没有的经籍。镂刻技术精淇,书法秀丽,不仅是有价值的佛教文物,也是中国书法雕刻艺术的精品。所以问世后,即名闻遐迩。在书法艺术方面,隋代刻经已是高手所书,唐代刻经更具有隋唐书法的优美风格。从石经中也可以看到我国书法风格的变迁和文字演变(如:俗写字,异体字,简化字,武周时期新造字等)情况。石经中有许多经文后面附刻有题记,这些题记是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从1956年开始中国佛教协会和有关部门一起,对房山石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目前已将部分石经进行编号,上架展览。
云居寺有五大
院落六进殿宇,东接上方山,西俯拒马河,占地7万多平方米,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历史悠久,饱经沧桑。解放后,云居寺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重现庄严。云居寺古时亦有碑海塔林之称,现存碑20余块、塔10余座,是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石经山在云居寺东二里处,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这里不仅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