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论语心得 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经典之一,其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近日,我有幸阅读了最新出版的《最新论语》,对其中的内容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
首先,最新论语中的言行举止更加贴近现代社会,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与传统的《论语》相比,最新论语中的对话更多地涉及到了现代人的生活问题和社会现象。例如,在《学而》一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对学习的重要性的看法,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为政》一章中,孔子谈到了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这对于现代政治家和领导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最新论语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启示。
其次,最新论语中的言行举止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和谐。孔子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在最新论语中,孔子的言行更加注重与人相处的技巧和智慧。例如,在《子罕》一章中,孔子说:“君子不器。”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和谐,而不是只注重利益和权力。在《公冶长》一章中,孔子提到了人际关系中的忠诚和信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最新论语中的言行举止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人格塑造。孔子一直强调个人修养和人格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在最新论语中,孔子的言行更加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例如,在《述而》一章中,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言行一致和高尚品格的要求。在《颜渊》一章中,孔子提到了对于自己的要求和追求。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最新论语对于个人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视。
通过阅读最新论语,我对孔子的思想和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新论语不仅仅是古代经典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启示。我相信,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最新论语中的智慧,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发展现代社会,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最新论语心得 篇二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最新出版的《最新论语》,对其中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这本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最新论语的智慧和价值。
首先,最新论语中的智慧在于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引导。孔子一直强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在最新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这种思考和引导。例如,在《述而》一章中,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言行一致和高尚品格的要求。在《颜渊》一章中,孔子提到了对于自己的要求和追求。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最新论语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引导,让我们明白了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
其次,最新论语中的智慧在于对于社会关系和和谐的思考和启示。孔子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在最新论语中,孔子的言行更加注重与人相处的技巧和智慧。例如,在《子罕》一章中,孔子说:“君子不器。”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和谐,而不是只注重利益和权力。在《公冶长》一章中,孔子提到了人际关系中的忠诚和信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最新论语中的智慧在于对于个人修养和人格塑造的思考和指导。孔子一直强调个人修养和人格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在最新论语中,孔子的言行更加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例如,在《学而》一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对学习的重要性的看法,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为政》一章中,孔子谈到了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这对于现代政治家和领导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成为真正的君子。
通过阅读最新论语,我深感孔子的智慧和思想的卓越性。最新论语不仅仅是古代经典的传承,更是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启示。我相信,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最新论语中的智慧,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发展现代社会,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最新论语心得 篇三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会豁然开朗,对新问题有新的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二 、爱人犹如爱己 ,敬人犹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现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脏话粗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了别人,就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心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市民,对所提出的问题要一一解答,为市民提供快捷服务、便利服务、微笑服务。
三、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观
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承认现实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陷的态度。在处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社会是一所大的学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就要多听、多看、多思、谨言慎行,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样的一种高尚的信仰、情怀和社会坦荡,作为我们一个普通人的认识没有能力顾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份内的事,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个和谐的集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四、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得与失。
《论语》一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具有极大继承价值,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真可谓是“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细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过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同一山体的花岗岩石砌成的,台阶不服气的对
佛像提
出了抗议:我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心中常常自觉不自觉的与他人凡事做比较时,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较方法是否有科学和理性。通过比较应该是发现差距而产生压力和动力,因有了鉴别而便于定位和确定目标,其目标应是催人向上,奋发有为,这样比起来我想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将眼光放长远些,你才会收获更多。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有时间就去读一读《论语》吧。
最新论语心得 篇四
通过听朱先生的课,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朱先生曾讲过,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
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学佛前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朱先生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
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朱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
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
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
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
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弟子规》)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听朱先生讲课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着先生讲后十章,还有《大学》、《中庸》等。
最新论语心得 篇五
通过听朱先生的课,对《论语》乃至整个儒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孔子的确是了不起的圣人,同时也认识到儒学与佛法大有相通之处。以下就学习体会略谈数端:
一、以前虽然对《论语》并不陌生,但过去的理解非常浮浅。主要原因是态度与方法不正确,朱先生曾讲过,读《论语》,首先要把态度摆正。孔子是圣人,自己是凡夫,对圣人要有至诚的仰慕与崇敬。《论语》是传道、修行之书,仅靠逻辑分析、考据论证之类的现代学术方法是不能得门而入的,要靠真诚心去感通圣人之志。
圣人的心是纯然天真之心,圣人所讲、所传,无非也是这颗真心,我们只有发起真诚心,超越纠缠我们心性的世俗心,才能与圣人感通。如果真的能这样,则《论语》就能不读自通,王凤仪善人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论语》作为修行书,处处体现着实践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学《论语》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动,要把圣人的思想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工作与生活细节中,特别要落实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说过,有的人在工作单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里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场,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禀性,去习性,格物至知。这很不容易,学生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学佛前读《论语》,都是为了学术研究。读来读去,总感到这本语录体著作非常琐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训,搞不清其主旨是什么;对书的结构、层次也不清楚。听了朱先生的课后,才明白了这些问题。儒家学问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称为明德、天命之性、诚、明、天等,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语》中则多称之为仁,仁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学,就是一个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众生复归仁性。钱穆先生《孔子传》说:“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其所愤,所乐,亦全在此。
此以外则全可忘。……故孔子毕生……其实则只是一志学志道好学乐道之人而已。”(61页)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一”其实就是仁,曾子为什么解释为“忠恕”呢?仁是道之体,忠恕是道之用,道体难以言传,故曾子从用上说;而且,忠恕也是进入仁体的门径。只要弄明白了仁这个根本问题,《论语》就容易懂了,《论语》全篇,其实都在讲这个仁字。
夫子之学是形而上的仁与形而下的伦理规范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与德相之合体,仁作为德性,是无私无我的,伟大的,具有浩然之气,是道德之本体;而德相则是德性的具体表现,是各式各样的规范,是道德之现象。作为本体,德性永恒不变,不论什么时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孔子的仁学,体用一如,即事即理,体现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为中华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学传入后,中国人的道德观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却失落了,这样,德相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剩下一个空壳。现在,这个空壳也不复存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沦丧无过于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复归德性,才能成功。
听朱先生的课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弄清了《论语》全书的结构与层次。先生认为《论语》是根据《周易》编排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新奇,通过先生的讲解,深感此说确实很有道理。在此基础上,学生从自己所研究的美学专业角度,把《论语》当作一部美学书,因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当然也是美的本体。
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则第一篇为大道之美,道为乾、为体,第二篇为大德之美,德为坤、为用,第三篇为礼乐之美,礼乐以仁为体方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第四篇则为大仁之美,第五篇为涵养之美,第六篇为内省之美,第七篇为师道之美,第八、九两篇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气象风度之美。
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层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讨论政治结构中君主、大臣、士、师各自的职分,说明诸方面结合起来,政治才能和谐。这些都在讲课分析得很清楚,这样,整篇《论语》的文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先生在授课中还介绍了王凤仪、刘友生、谭荣清的学问与德行,学生看了一些的资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启发。首先,王凤仪是儒家血脉的传承者,是儒家学说的大实践家。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知识界尽吹西风,儒家学说被歪曲并倍受打击。然而,“礼失而求诸野”,在此危难之时,草根儒学家王凤仪先生领导的道德运动异军突起,并再传至刘友生善人于当代,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会影响。
然而从那时至今,知识界对此一直盲然无知,毫无反应,这说明近代以来,知识界不曾有过真正的学问。王凤仪先生是儒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现在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够适应于当代社会。其次,王凤仪的实践与理论,也说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心性之学是真理,是具有实证特点的真正学问。
王凤仪并没有读过书,他的学问,全从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现出来,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实的存在,不管体验到与否、发现与否,它都“客观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一般人都被禀性与习性所控制,为恨怨恼怒烦所染污,这种天性便不能显现。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做格物至知、诚意正心的修证功夫,就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最后,对王凤仪的学问(包括整个儒家学问)与佛法的关系,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王凤仪、刘善人虽然也谈到过佛法、成佛等问题,但其学说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属净业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终后升天,是不能出离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其学说没有达到缘起性空、能所双遣、绝待圆融的层次。有的人说,你连人都没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吗?若论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则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但这种说法并不适合念佛法门,净宗一法,以信愿感通佛的愿力,临命终往生西方以出离三界,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更高的要求。故《观经》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恶人,这正说明信愿力、佛力的不可思议。但现在有人把儒家学说(甚至《弟子规》)当成往生的条件,这种知见是大有问题的。但另一方面,念佛人也要认真学习儒家学说,实践王凤仪先生的学问,这能够培养我们真诚心,格物至知以对治习气,化禀性去习性以复天性,这都有利于增上我们的信愿力,有利于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过学习《论语》,对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孔子本人的形象应当是什么?二千多年来,夫子被不断解释、演绎,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别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称为至圣先师,也曾被称为丧家犬。这是一个解释学问题,佛法则称之为唯识所现。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释者心性境界水平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实是自我心象的外显。通过学习《论语》,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圣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语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贤者颜渊倘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学问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从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张商英所说:“吾学佛,然后知儒。”同理,学佛然后才能识夫子面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认为夫子是儒童菩萨,并说:“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大师道眼圆明,境界不可测度,我们当仰信祖师之言,不以凡情测度夫子。
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巨大的,听朱先生讲课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着先生讲后十章,还有《大学》、《中庸》等。
最新论语心得 篇六
《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建国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
读完《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的论述。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像我们工作时间短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学习首先要勤奋,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讲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奋看成是首要因素,说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须具备勤奋精神。勤奋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就是要勤学、勤记、勤思,“温故而知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两者不可废,要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那就是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期对自己所感所悟进行梳理和提炼,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会豁然开朗,对新问题有新的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二 、爱人犹如爱己 ,敬人犹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现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脏话粗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没有了别人,就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心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市民,对所提出的问题要一一解答,为市民提供快捷服务、便利服务、微笑服务。
三、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观
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承认现实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陷的态度。在处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着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社会是一所大的学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就要多听、多看、多思、谨言慎行,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样的一种高尚的信仰、情怀和社会坦荡,作为我们一个普通人的认识没有能力顾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份内的事,那么整个集体就是一个和谐的集体,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四、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得与失。
《论语》一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具有极大继承价值,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真可谓是“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细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过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同一山体的花岗岩石砌成的,台阶不服气的对佛像提
出了抗议:我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领导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心中常常自觉不自觉的与他人凡事做比较时,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较方法是否有科学和理性。通过比较应该是发现差距而产生压力和动力,因有了鉴别而便于定位和确定目标,其目标应是催人向上,奋发有为,这样比起来我想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开心,知足常乐!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将眼光放长远些,你才会收获更多。
读《论语》,让我们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性道德。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为今用”。我们今天也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显得尤为重要。有时间就去读一读《论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