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在参加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中强调了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速度,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其次,培训中强调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让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
另外,培训中还介绍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和理解知识。此外,培训还强调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培训中强调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通过参加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我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应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参加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我收获颇丰。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如何更好地教授语文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中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认同,让他们能够从内心喜爱和珍视语文学习。
其次,培训中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导读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写作、创意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培训还介绍了一些教学资源和工具,如课件、多媒体设备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另外,培训中强调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培训中强调了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我们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通过参加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我对于如何更好地教授语文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应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新课程实施以来,按“主题”组织单
元的设计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排的一个新取向。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单元的设计突破了以往教科书封闭、零散和乏味的结构体系,对学生的参与很有吸引力。这种设计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主题教学着眼于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策略,更多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既注意同一主题下各部分内容的相互支持,也要注意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现实生活,实施灵活而开放的教学。那如何进行单元主题导读,实现“教为不教”的目的。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功不成功,开头五分钟。”所以说成功的导入对整堂课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教学目标,要实现强化主题阅读教学的目的,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之一。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缅怀革命志士”这一主题,组织了追忆革命先辈感人事迹的四篇课文,表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事迹的人物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辈对革命的忠诚,对革命的坚贞不屈,对人民的忠诚都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上。在教学时,我先播放了几个革命战士英勇搏斗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激烈战争场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边听革命歌曲《五月的鲜花》边观看视频,切身感受当时战争的激烈,革命志士的奋不顾身。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知道的革命英雄的名字,我接着以饱蘸感情的话语进行导入:“是啊,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走近革命志士,感受他们的伟大。请同学们读一读本单元的导语,看看本单元是围绕怎样的专题来安排文章的。”学生很快大声说:“缅怀革命志士”。“好,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革命先辈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的。这样一放(放视频)一导,课堂气氛陡转炽热,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并且他们已明确了本组文章的学习任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我已收获了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目录,看看精读课文有哪些?略读课文有哪些?接着快速默读(浏览)课文,自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革命志士的优秀品质,最后全班交流默读课文的收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教学注重了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概括文章内容能力的培养,更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本组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整合打下了基础,遵循了“单元主题教学”的整体性、整合性。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本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设计编排,单元内各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呈现、展示。“单元活动主题”是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主线,单元活动主题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实际情况,达到单元训练重点的目的。我想“单元主题”就像高高矗立的金字塔,单元内的每篇课文就是托起金字塔的一块块基石。只有对这些“基石”进行系统化的累砌,地面上才有可能出现金碧辉煌的“金字塔”;若“基石”东一块西一块,何来“金字塔”的耸峙云天?所以说,我们只有对单元内每篇课文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才吻合新课程语文读本的编辑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凸现和实现单元主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功能,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能主动积极的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积累。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通过认真阅读感悟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而训练的重点是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描写表现革命先辈对革命的忠诚、坚贞不屈,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我根据这一单元的编排目的及训练重点,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
(一)感悟革命豪情,学会品析人物。
《十六年前的回忆》既要学生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李大钊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学会品析人物是自主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体会和感受人物高贵品质的读书方法。在教学时,基于学生对李大钊不是很了解的原因,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及李大钊被捕时革命形式的资料,拉近学生与李大钊及当时背景的距离,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教学时,我破题导入,以“忆”作统领提出问题:课文写得是谁的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自主思考,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后,进一步问学生“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以此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李大钊语言、动作、神态的句段引导学生感悟深入理解课文。此时,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画出描写李大钊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简单写下自己的感悟。例如句子“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进行深入体会,想象李大钊当时的表情及心情,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在有所领悟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李大钊面对敌人的临危不惧及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让学生通过对本课地学习,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学会品析人物的基本方法。总之,教学时,避免过早地主观设定重点句段,造成学生对课文片面的理解,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二)巧用读书方法,感受人物品质。
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品析人物能力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独立品析人物,体会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激发崇敬、缅怀革命先辈的思想感情。《灯光》《一夜的工作》两课的教学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会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体现人物高贵品质的语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不惜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人格。总而言之,就是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
(三)巧设辩论,树立人生理想。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开篇点题提出中心论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首先提出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也就是人生的价值,借此话题我跟学生说“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奋斗,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以“我的理想”为辩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革命志士的无私奉献,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为自己有价值的人生努力的意识。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资源,有两大核心组成:一是课堂文本资源,二是课外文本资源。课堂文本资源是有限的、单一的,用叶老的话说“教材永远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课外阅读。那如何进行课外拓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文本主题对学生的心灵冲撞力呢?
(一)围绕主题,课前指导阅读。
有些课文所讲述的事情,与我们尤其是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种情况,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学习新课文前我根据学生搜集的情况进行资料补充,在师生搜集的资料助读下,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时还引进报刊杂志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帮助学生将课文内容拉近我们的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
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同学们可先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来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看有关李大钊的影视作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二)围绕主题,课后指导阅读。
为了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完课文后我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效阅读交流《经典阅读》的三篇文章,进行巩固阅读,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一重点内容。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重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课后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有关革命英雄的书籍,进一步感受革命英雄的高贵品质,并掌握作者的这一写作方法。
还有些课文节选自长篇作品中的片断,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来原著读一读,这样,既可以扩展知识面,同时又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学完《鲁宾孙漂流记》后,向同学们推荐《鲁宾孙漂流记》来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围绕主题,读写结合。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写分离,既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有害于作文能力的培养。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教师不仅要整体把握单篇文章内容的特点,还应找准读写结合点,读的重点应该成为写的重点,也就是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拓展理解、生活化解读和对作者思想、人格的深入认识、评析的写作,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感悟能力。
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此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教学时,我把“口语交际·习作六”、“回顾·拓展六”、“课外书屋”的教学内容交叉、融合,我先让学生先阅读“口语交际”的三则小故事及“课外书屋”的漫画,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三则小故事和这组漫画的看法。接着,联系自己的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故事,给小组内的同学讲讲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故事。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回顾拓展六》中“交流平台”,细细体会文章写作中,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方法,并请学生试着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样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人物进行赏析,到学生独立品味语言赏析人物,再到把从中学到的有关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地达到教学目标。
我们已经走过了新课程改革的几个春天,让我们继续踏着这春天的脚步,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通过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会给我们莱城区教育的发展插上理想的翅膀,成就我们的学生,成就我们的老师,成就我们的学校,成就莱城教育的明天!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语文本就是血肉丰满的一门学科,但知识点线性排列与单篇课文的直接分析,使语文血肉淋漓,只剩下几根筋骨,丧失了神气;学生本就是生机勃勃,独立思考的人,但被动接受与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沦为学习机器,缺少内驱力,缺失了生命的活力。而大单元教学方式的变革,无疑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聆听了华师教研院的专家们对大单元教学的解读与分析,我也对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大单元”教学的哲理意蕴就集中在一个“大”字,从“大处”着眼,进而也从“大处”着手。首先,是教学内容上之“大”,不再是传统单篇单章的教学,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内容进行大框架的解读,它时时审视着当下的内容和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地位,从不孤立地考虑单个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视野之“大”,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视野从学习到生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大单元教学呢?通过培训,我也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单元整合:构建“大任务”
单元教学很重要的是要有大任务。大任务是引导、统领整个单元学习活动的任务,而且贯穿单元教学始终。大单元设计是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把诸多因素统一起来,使人文主题不再是游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标签,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也不再是单篇进行。
通过“大单元”承载“大任务”,将学习任务作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改变传统教材的线性知识链条。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核心任务。以大任务统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有利于改变肢解式分析的教学方式。
链接生活:营造“大情境”
指向素养的教学非常重视情境,是因为指向素养的课程,改变了以学科逻辑线性安排知识点的墨守成规的课程组织,而“替换墨守成规的课程方法之一是真实的学习场景”。
大情境是整个单元的情境,或者说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都发生在这个情境之中,而不是用来导入新课的情境,而且这情境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实施这样的课程,不再是按照一个一个知识点去组织教学,而必须组织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让他们能够围绕生活中真实的问题、真实的任务去学习。
综合测评:指向素养评价
那么如何评价大单元的学习?房涛院长提出:主要应提倡——嵌入式,问题解决和任务型。嵌入式,是指评价有机嵌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同步设计,重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收集处理过程性数据,及时诊断与反馈。重视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式评价相结合,而不只是终结式评价。
问题解决和任务型,是要让学生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完成真实情境的实际任务中,考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所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具体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具体、多样的实践活动表现、展示出来的。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评价并非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后进行,每个小任务的完成,都要有评价,做到“教学评”一体化。评价的第一原则是目标导向,小任务所承载的小目标,要设计学生能理解、可操作的量规——也就是“成功标准”。
大单元教学是巨大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样更是对教师教学的巨大挑战。然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思学之道,不索何获!虽对大单元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保持学习的心态,继续不懈探索。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岁月清浅,学无止境。在10月下旬两天的培训中,我深入学习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为什么要进行大单元教学以及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经过此次学习,我了解了“大语文”的概念,我的教育理念又有了新的改变,教学思想有了新的更新。
一、聚焦——目标教学先行
房院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课堂教学原本是‘打靶’,我们有时却在打猎。”打靶课堂,人人有”箭“,方向一致,精准学习。而“打猎”的课堂,老师有箭,知道方向,优生有箭,中等生在到处找箭,方向各异,薄弱生手中无箭。
这个说法生动地讲出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学习目标既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又要贴近学生实际,做到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让学习有方向地学习。记得在听徐主任公开课《精卫填海》时,徐主任单独用一张ppt把当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了出来,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靶”,能够引导学生那节课要“到哪儿去”。
二、育人——创设情境教学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创设情境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品格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课程体系在教给学生抽象的、符号化的知识之外,更应该让学生在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中,在自然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丰富自己的大脑。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就作文吧是学习的最大情境。
以《凉州词》这一首古诗教学为例,在讲授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他们就是即将出征的战士,对酒当歌之际,他们可能会说什么、想些什么?其次,我配上音乐情境,让学生带入感情进行诵读,学生在这两个情境中更好地体会了将士们的爱国之情以及他们为国捐躯的悲壮。
三、提质——引入导学案
要想学生学得好,老师一定要教得好,大单元教学的主阵地依然是在课堂中。上好每一堂课是拿下这一主阵地的必要条件。而导学案的引入是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实施自主探究的重要渠道,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培训当天我们6人组成的小组亲身体验了一场导学案的设计活动,我们这一组是多学科老师组成的,所以我们共同设计了一份历史学科的导学案,针对“鸦片战争”这一主题,我们从目标、任务、评价等多个维度来设计导学案,任务可分解,评价可实操,能够大大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我们才能取得进步。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大单元研无止境,让学生更好地学,无论对学校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命题。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为解决一线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困惑,促进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好研网组织全省高中语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在线研讨的活动。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以前我们的学习总会把课文当作重点,单元导语曾经受到过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是以前没有认识到单元导语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对学生的指引作用。但在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制定自己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并且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并将这一单元列出提纲。看了单元整组教学的介绍,才知道我们在教学新的单元时,不能将每篇课文单独来备课,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习我还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这种"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自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单元教学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每篇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由于交流阶段一般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内容一般为:学懂学会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以求得到解决。全班同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由于单元教学的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有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通过这次"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在线研讨的活动,我感觉到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一次考验。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学习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自己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