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能够让人心灵富足的情感。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恩并将其内化为一种习惯。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以身作则。孩子是模仿的动物,他们会模仿我们的行为和言语。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怎么能够期望孩子有呢?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一切,包括家人、朋友、老师和社会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了,孩子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感恩。
其次,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参观慈善机构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到有些人生活在贫困中,他们需要帮助和关爱。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义工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写感谢信,向那些对他们有帮助的人表达感激之情。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应该被培养和坚持的品质。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物质享受被过度追求,很多人忽视了对他人的感恩和关爱。我们要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珍惜一切,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而是要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我们要告诉孩子,感恩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它可以使人更加快乐、满足和成功。
总之,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我们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并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二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珍惜。在教育孩子感恩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是独立思考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与孩子交流时,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表达。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其次,我们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善行和努力。孩子是需要鼓励和认可的,当他们做出了对他人有益的行为或者取得了进步时,我们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更多地去做好事和努力。
再次,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帮助他人。通过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孩子可以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这样的经历可以让孩子更加理解感恩的含义,懂得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对他人的感恩和关爱。我们要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物质并不是唯一的追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同样重要。只有内心富足,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总之,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我们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及时表扬他们的善行和努力,给予他们帮助他人的机会,以及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感恩的品质,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三
为发扬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向师长感恩,懂得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大力开展感恩老师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老师,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班的感恩老师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好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队会,学生了解了老师的辛劳,更加热爱老师,孝敬老师,感恩老师。同时,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加强了师生交流,增进了师生感情,改善了师生关系。通过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讲述一件关爱事(感情付出),牢记两个感恩节(教师节、老师的生日),设计一项感恩作业
二、唱好一首感恩老师歌曲。
通过主题对会和音乐课,教唱感恩老师的歌曲《我爱米兰》,做到了熟背歌词,熟记旋律,演唱时感情充沛。
三、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开展“给老师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活动,与老师说说心里话,感谢老师养育之恩。
(2)、对老师说一句谢语,向老师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3)、为老师做一件实事,为老师做一件小事的服务活动。
(4)开展感恩卡制作活动:自制一张送给老师的感恩卡。
(5)开展了一次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比赛。
(6)组织一次“我为老师献首诗”诗文朗诵会,并进行评比。
四、展示成果,表彰先进
在学校开展的《学会感恩,与爱同在》活动中,我班举行了"感激您,老师"主题队会上,队会上,张力元和董路谣同学的诗歌朗诵《老师,您好》,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朱涛等同学讲述的老师关心自己的故事,饱含深情、令人感动;全班同学吟唱的歌曲《我爱米兰》,婉转动听、沁入心田;王怡然等同学带来的伟人们尊敬老师的故事更是让人深受启发。最后,大家围绕"平时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各抒己见,也决心将尊敬老师的表现落实到行动中去。队会即将结束,辅导员我作了总结:“同学们,从这次队会,感受到了你们的一颗感恩、理解、尊重老师的心。”本次队会活动的举行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励了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同时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大家一致决定以后爱老师、敬老师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四
老师,是人生路上的航标灯,一路给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老师就如同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每一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通过感恩老师活动,让学生了解老师劳动的艰辛,老师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在传承文明,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热爱之情。
在感恩老师的活动月中,我校着重开展了以下活动:
1、上好一月主题班会
每周星期一,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老师,我爱您”主题,按照学生特点,组织一次感恩老师教育的主题班会,具体内容自行安排。
在班队会,学生讲述老师关爱自己的一件事,从内心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2、出一期专题黑板报
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老师,我爱您”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通过评比,一(1)、(2)班,二(1)班,三(2)班,三(3)班,四(1)、(5)班,五(1)、(2)班,六(1)、(3)、(5)班板报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富有创意、疏密有致获得一等奖。
3、唱好一组歌颂老师的歌曲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和音乐课,教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米兰》、《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好大一棵树》、《绿叶对根的情意》……感恩歌曲,每个班级做到熟背二首歌词,熟记一首歌曲的旋律,能唱好一首感恩教师的歌曲。
4、阅读一组亲情文章。
各班级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选择《师恩难忘》、《明天,我们毕业》等感恩教师的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其情感内涵,积淀其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5、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搜集并铭记有关描写老师的名言、警句或佳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2)每一位同学有的给教师写封信,有的主动找老师谈一次心,有的向老师提一个建议,有的表一次决心。
(3)开展一次“老师,我们永远爱您”征文活动。
(4)五六年级开展一次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比赛。
(5)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向老师点头问好,学会经常使用“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尊师用语。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五
感恩二字不需用华丽的词语来修饰,不需用大地、阳光、鸟儿来比喻。只需用平淡的动作与语言来诠释这个美好的品德。
学校的这次活动——感恩成长报告会。没有用长篇大论、古往今来来解释感恩,这只是催眠的语言,以令人厌烦,毕竟一件事物千篇一律就没有什么可欣赏的了。而这次的活动却牢牢抓着了我们这些简单孩子们的心,我们不喜欢枯燥,而喜欢简单,所以孩子的心是简单的。这也体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一个个生动精彩又感人的故事,这双大手牢牢地抓住着了我们,让我们的思绪飘入其中,静静的倾听着。
简单的故事深入简单孩子们的心。深情的泪水划过简单孩子们的脸颊。
每个人都有感情,即使是一个内心丑陋的人,他们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但他们心中也有那么一份情,只是丑陋遮蔽了它,让他无法自拔,则这份感恩则深深的藏在地下。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懂得感谢和报恩的心,很简单,很单纯,很自然,很美丽,它包含了所有的优秀品德,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可见每一颗感恩的心是多么美好。
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感恩,这要看你有没有那份想法。感恩很简单,就是对世间所有人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这也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值得去感恩,这也关系到一个人看事情的态度问题。至于这些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同学的帮助等等,这也是大家张口提的事情了,对于这些简单孩子们,以是如每天吃饭,学习一样了,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了。
真正能打动他们的又有什么呢?许多人在考虑这个疑难的问题。但多数人因年龄等方面所看待的都不同。我认为要让大家都拥有这颗心,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培养谦虚、奉献的品德。简单说就是用知识来丰富自己,因为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从而理解我们对一些父母老师天天提的一些厌恶的唠叨后的良苦用心。
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六
品味清茶可以一杯一杯,品味自己却要一生一世。为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在深入开展“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中,关景龙校长、李艳和我一行三人于6月17日第一次走访了家住平山区建平街低保户王翠霞。
当我们走进这户人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户很勤劳的人家。当我们说明来意后,她非常高兴,热情地把我们请到屋里。通过聊天,我们从她那语伦无次的话语中全面地了解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及生活状况。我所帮扶的低保户王翠霞没有工作,她一人和女儿生活在32平米的楼房里。她的头部曾做过开颅手术,现在有脑血栓,高血压等病,勉强在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久前父亲去世了,她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孩子在辽宁科技大学上二年级。我了解此户情况后,鼓励她要树立生活的勇气,相信党和政府不会放弃他们,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把她的联系方式留了下来,以便今后的帮扶和联系,决定从解决她需要的`实际困难做起,尽自己的所能为她服务。
当我们把慰问物品和200元钱送到王翠霞的手中时,眼神中满是感激,看得你心里很酸很酸。面对王翠霞,我的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震撼,作为一名已有十几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今天我第一次以一名党员干部的身份踏上了帮扶之路,未去之前,我是抱着为了完成党支部布置的任务的心态去的,回来之后,此期间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我作为一名帮扶战线的新兵能根据他们的需要去帮助他们,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次活动使我真正的了解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个口号,应该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多走进这些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也许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慰问,更多的是我们的关爱。
帮扶活动——重在行动,贵在落实。如今,我们都已经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失去了太多的东西,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希望渺茫,有的时候觉得生活不公,有的时候怨天尤人,有的时候……但想想我们的帮扶对象,会让我们顿然醒悟,原来是我们已经对幸福的感觉麻木了,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演绎“幸福”二字的含义作为一个人,一个生活在芸芸众生中的个体,也有必须要为那些生活贫困的人做点什么,这也是一种责任。更何况我们是党员,党的女儿,当然,我们所能够做的事情,也许会很渺小,也许会微不足道,也许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是我们做了,让他们体会到了党的温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在回去的路上,我在想,如果没有这次活动,我们也许永远也没有机会走进这些困难群众的家,心贴心地感受他们的疾苦,面对面的与他们交流,永远也不会理解在追求奢华享受的年代,还有这样一群生活如此贫困的人们,在感受他们困苦生活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同样身为人子的我,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是常常抱怨自己父母没有给自己更多?还是时常因为一些小事与父母堵气?我想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于生活心存感恩,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与王翠霞相比,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优越得多,但我们心中总怀着不满情绪,抱怨工资不涨、埋怨工作太累,父母给自己的太少,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是否在本职岗位上已经全力以赴、是否已经习惯了摄取而忘记怎样回报?在两种处境之下进行比较,引发了一系列的反省——我们应该学会施爱,懂得感恩。当碰上不顺意时,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之心足以稀释我们心中的狭隘和偏激,帮助我们度过苦痛和不顺。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我们心存感恩,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我们要感激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感激学校的老师给予我们的教诲与温暖;感激同事们给予我们的友爱和帮助。让我们学会感恩,为父母留下一个真心的微笑;学会感恩,为朋友留下一双支持的友谊之手;学会感恩,为陌生人留下一丝心灵的温暖。只要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便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和谐和美丽!
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任务、新的目标、新的挑战摆在面前,为使自己的思想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锤炼提升自己。首先树立政治理论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中工作,以理论学习促工作。我通过提高理论文化水平,开阔了工作思路,找到了更多解决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方法。其次,明确学习就是责任的观念。作为青年干部,我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一项任务。在理论学习上,我要求自己不仅对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理解好,而且做到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认真查找和解决自己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把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不断加强修养,提高素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学会施爱,懂得感恩”,是这次活动给我最大的体会,也给我上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