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怎样纪念汶川大地震 篇一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信息传播迅速,但人们的记忆却往往短暂。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场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这场生命的巨变让我们深感震撼,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纪念汶川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怀念遇难者,更是为了提醒我们保护生命、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悼念活动来纪念汶川大地震。我们可以组织公益演出、举办纪念会等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缅怀遇难者。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幸存者或者他们的家属分享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的影响和灾后重建的艰辛。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可以让人们记住汶川大地震,更能够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警觉和关爱。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活动来纪念汶川大地震。在学校里开展地震防灾教育,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原理和预防措施,培养他们的自救能力和应急意识。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讲座、展览等活动,让人们了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我们能够使更多的人掌握应对地震的知识,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文艺作品来纪念汶川大地震。音乐、电影、书籍等艺术形式能够传递情感和思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地震带来的痛苦和恢复的艰辛。我们可以邀请音乐家创作纪念汶川大地震的音乐作品,让人们通过音乐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思和对幸存者的敬意。同时,我们也可以拍摄纪录片或者制作微电影,展现地震的影响和灾后重建的进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汶川大地震及其背后的故事。
最后,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地震灾区的发展和重建情况。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灾区的重建工作仍在进行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媒体报道、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了解灾区的变化和需求,尽自己的努力为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定期的回访和交流活动,帮助灾区的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纪念汶川大地震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的影响和教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只有不忘记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让我们共同纪念汶川大地震,为遇难者默哀,为幸存者祝福,为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的纪念不仅停留在口头,更要转化为实际行动。
我们应怎样纪念汶川大地震 篇三
震灾是惨痛的,我们看到,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即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安排军队,武警官兵和广大医护人员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全国人民悲痛之余,万众一心,捐款捐物,投入救灾,几乎所有的行业、社会团体,还有许多志愿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各尽所能,帮助灾区人民,救死扶伤。各国政府,海外侨胞和友好人士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地震发生已经一周了,随着地震余波渐渐消逝,生活还是要继续,震后重建,百废待新。为抚平伤痛,政府组织和民众自发的纪念活动渐渐展开,应该如何纪念这次大地震,提示后代子孙永志不忘,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就被提上日程来。
也许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次全国性的纪念活动有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地方,中国政府为了哀悼死难民众,做出了降半旗致哀的决定。确定自5月19日起,全国哀悼三天,三天内全国范围内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其实,《国旗法》明文规定,公民有权提请政府为重大国民人身安全事件降半旗,以往就有人多次提出,都没有得到政府积极响应,习惯上中国只为重要政治人物如国家领导人的去世降旗哀悼,以至于降旗成为一种特权,成为身份的标志。坦白说,这次地震有人提出降旗,我很担心再次被拒绝,中国政府这次终于顺应民意,做出了有人情味的决定。当我在电视中看到,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公民的死难缓缓而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中感慨这一幕终于不再是只能在外国看到,国旗第一次能够一视同仁,为自己国家的普通公民而降。新闻报道,秘鲁前几天为中国地震死难者降旗,我不知道,这是否有一点启示作用。无论如何,我坚持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尊重了普通人,才算是尊重了人,才能赢得人心,降旗体现了对国民生命权的尊重和爱护,是尊重人权的表现,是中国行政走向文明进步,以人为本的一个标志。
然而,凡事皆应有度,过犹不及。近日有人提出,中国应在首都北京为汶川地震建立永久性纪念场所,我认为此议不妥。各国通例,首都的纪念性建筑物应该是为纪念对整个国家或全民族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而建,如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巴黎的凯旋门都是这样。事实上,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具有显著重要的政治地位,北京现存的现代纪念性建筑,有代表性的如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具有明显的政治意涵。这次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史上罕见的生命财产巨大损失,虽然令人痛心,需要后人铭记,但本质上仍属于由不可抗力导致的自然灾害,并没有对全国或全民族造成全局性的负面影响,作出过度反应是
没有必要的。无论是尊循中国传统还是国际惯例,汶川地震永久性纪念场所不宜建在北京,以免被外界做出错误的政治解读,削弱了纪念这次罕见的自然灾害的严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