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问责工作三个阶段心得 篇一
在治庸问责工作中,我认为分为三个阶段:明确目标、建立机制和持续推进。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心得进行总结。
首先是明确目标。明确目标是治庸问责工作的基础,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明确目标时,我认为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明确问题,二是明确期望。明确问题就是要深入调研,了解存在的庸懒散问题,确定需要问责的对象和责任范围。明确期望就是要清楚地定义问责的标准和要求,明确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只有明确了这两个方面,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后续工作。
其次是建立机制。建立机制是治庸问责工作的关键,只有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机制,才能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建立机制时,我认为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制定规章制度,明确问责的程序和方式。制定规章制度可以避免主观随意和不公平对待,保证问责工作的公正性。二是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考核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激励干部职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问责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时监控工作进展,及时了解问题线索,提高问责工作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最后是持续推进。持续推进是治庸问责工作的保障,只有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在持续推进时,我认为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大家对治庸问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压倒庸懒散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强督导检查,确保问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督导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和改进。只有持续推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机制,实现治庸问责工作的长效化。
治庸问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个环节和要素。通过明确目标、建立机制和持续推进,才能有效地治理庸懒散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治庸问责工作三个阶段心得 篇二
在治庸问责工作中,我认为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问题、追究责任和整改落实。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心得进行总结。
首先是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治庸问责工作的起点,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发现问题时,我认为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态度。要时刻关注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现象,通过调研、听取意见和举报等途径,发现问题的线索和证据。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确保问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是追究责任。追究责任是治庸问责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追究了责任,才能形成震慑力和警示效果。在追究责任时,我认为需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确保问责工作的公正性。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确定合适的问责方式和程度。对于庸懒散问题严重的人员,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问责,对于一般问题的人员,要采取教育引导和提醒警示的方式进行问责。
最后是整改落实。整改落实是治庸问责工作的归宿,只有实现了整改落实,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整改落实时,我认为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制定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明确整改的责任主体和具体任务。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效果的达到。只有整改落实到位,才能实现治庸问责工作的实质性突破。
治庸问责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各个环节和要素。通过发现问题、追究责任和整改落实,才能有效地治理庸懒散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让我们在治庸问责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治庸问责工作三个阶段心得 篇三
治庸问责工作三个阶段心得
今天,“责任风暴”已刮遍武汉江城,其势头之猛、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江城干部群众中间掀起了一股热潮。然而,谈起治庸问责,仍有许多群众包括部分干部认为,这只不过是一阵风,吹过就“平静”了。要把治庸问责落到实处,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奏好三部曲:解冻、转变、重新冻结。
“解冻”现状,为实现转变助力。武汉有着辉煌的历史,无论
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前,上海人自豪地谈论“大上海”时,我们也可“吹吹”我们的“大武汉”。然而,今天,如果谁把“大武汉”挂在嘴边,那大抵是指武汉地盘大。武汉的经济发展,与上海差距正在逐渐加大。究其原因,武汉投资环境较差,“机关病”、“衙门病”等与平庸无为直接相关的官场“疑难杂症”难以根除,备受公众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问题,要先解冻现状。解冻现状,是为了使广大公职人员在思想上清醒地认识到“治庸问责”的必要性,进而达成必须改变的共识。为了让大家能够真正理解改变的必要性,市纪委公布的暗访视频,已经让大家看到了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证据;其次,要与兄弟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自身的差距;还可聘请外部专家及媒体帮助论证实施治庸问责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进行转变的形势和压力。同时,可以描绘一个治庸问责、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后的美好蓝图,增强大家自觉解冻现状的愿望。力促“转变”,根除慵懒散行为。达成“亟须转变”的共识后,还需要对转变过程加以引导。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尺,加大公职人员工作作风转变力度。首先,要增强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干部行为,促使基层党委和基层干部进一步感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干部案头多了一面有形镜,群众心中有了一把无形尺,它时时刻刻检查着政府工作是否履职到位,促使基层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把抓党建、促经济,听民声、解民困。其次,除了大力加强组织监督、行政监督、技术监督外,要把暗访检查作为治庸问责的一项重要手段,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通过揭露问题,曝光一批典型事例和个人,促进党风政风转变、服务效能提升,改善干部队伍形象。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强群众监督,让群众广泛参与评议和监督。
“冻结”新的现状,确保治庸问责常态化、制度化。“治庸问责”不能是一阵风刮过无痕。要减少庸官,仅靠一场暴风骤雨是不够的,要将“治庸风暴”长久地持续下去,使“治慵懒散”成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行为,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效、廉洁、服务型干部队伍。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问责”机制,以问为手段,以责为目标。通过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使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官得到警示、受到惩罚,通过明确的“买单制”,有功有绩必奖,失职渎职必究必罚,必要时要摘掉其头上的乌纱帽。其次,要逐步建立公务员退出机制,要让那些、无用的庸者不断被淘汰,决不能让公务员系统成为少数庸、懒、散者得避风港,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说到底,只有靠制度规范,才能搬动庸官牢牢占据的“铁交椅”,确保治庸问责常态化、制度化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