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通用3篇)

时间:2013-07-05 01:31: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掌握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学会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3. 学习基本的急救常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急救操作;

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2. 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3. 急救电话的正确拨打;

4. 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操作。

教学内容:

1.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a. 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b. 组织学生参与安全演练,培养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c.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如遇到火灾时要保持低姿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2. 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a. 教授学生如何应对火灾、地震、溺水等常见事故;

b.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熟悉应急处理方法;

c.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

3. 急救电话的正确拨打

a. 介绍急救电话的号码和使用方法;

b.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拨打急救电话的练习;

c. 强调拨打急救电话的时候要保持冷静,并准确提供事发地点和情况。

4. 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操作

a. 教授学生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伤口等;

b.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急救的练习,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c.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急救,如心肺复苏等。

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安全演练和急救操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安全教育视频和急救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小测验和练习,检查学生对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和急救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展示他们在应急处理和急救操作中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1. 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安全防范和急救操作;

3. 需要注意安全教育的渗透性,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贯穿于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2. 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学会正确选择和保存食品;

3. 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操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简单的急救;

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2. 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

3. 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操作。

教学内容:

1. 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a. 通过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 组织学生参与健康饮食的实践活动,如制作营养午餐等;

c.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勤洗手等。

2. 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

a. 教授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如正确选择食品、避免食品中毒等;

b. 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小组讨论和分享;

c. 强调学生要注意食品的保存和烹饪卫生。

3. 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操作

a. 教授学生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b.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急救的练习,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c.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急救,如拨打急救电话等。

教学方法:

1. 观察教学:通过观察学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时指导和纠正不良习惯;

2.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深入理解;

3. 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模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急救常识和操作。

教学评估:

1. 通过观察学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评估其是否养成了健康的习惯;

2. 观察学生在食品安全知识和急救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掌握程度;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展示他们在饮食习惯和急救操作方面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1.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需要注意食品安全知识和急救常识的渗透性,将其贯穿于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3. 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篇三

土主学校杨曹荣

一、教学目标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

,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措施

1、采用活动教学

本课程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课程。对个体而言,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按照“活动教学”的思想,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认知澄清、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

2、结合实际,活用教材

本课程是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经验性课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要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圣经”。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的实际,可以补充、修改、拓展等。教师可以用学生身边案例替换,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吻合。

3、采用多元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性,采用多种方式的评价,应该采用“调查”、“试验”、“探索”、“讨论”等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等。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将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情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的重点。评价要注重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二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三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热爱生命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

4.乘电梯的安全5.“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6.公共场所如何避震7.公共场所失火怎么办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

8.预防近视9.不偏食不挑食10.爱护我们的牙齿

第四单元呵护心灵

第五单元美化生活

15.我爱清洁16.今天我做饭17.面条做法多18.我会洗餐具

三年级上期《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