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篇一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万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健康与疾病也是如此。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事物划分为五个阶段,即金、木、水、火、土,认为它们之间相互生克制约,与人体的五脏有着密切关系。经络学说强调人体内部有经络相连,通过经络的调节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药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外部表现,来判断患者的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自述和体察患者的声音、呼吸等来获取信息。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切诊是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查看患者的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这些诊断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指导。
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气功治疗等。药物治疗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使用中草药制剂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是中医药学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治疗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气功治疗是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之,中医药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中医药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重要学派和养生保健等方面,总结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石,包括《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的经典之作,包含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草纲目》是中医药学的重要药物学著作,记录了大量的中草药信息,为中医药学的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学的重要临床著作,总结了中医药学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经验,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中医药学的重要学派主要包括四大家和江南四大家。四大家分别是张仲景、扁鹊、孙思邈和李时中,他们在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要贡献。江南四大家分别是俞琰、李东垣、吴鞠通和钱乙,他们在中医药学的方剂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重要贡献。这些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中医药学的养生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按摩保健和药膳调理等。饮食调养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吃法来保持身体健康,例如根据季节变化来选择食材,避免过食辛辣食物等。运动保健是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例如散步、太极拳等。按摩保健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例如推拿、拔罐等。药膳调理是通过食用特定的中草药和食材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例如煲汤、炖鸡等。这些养生保健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药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经典著作、重要学派和养生保健等。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人们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中医药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四、药名相近
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白豆
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五、用量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六、用法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
川乌、生自然铜
3.冲服
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
4.泡服
番泻叶
5.不入煎剂
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内服
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
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
8.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
(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9.不宜久煎——钩藤
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
11.烊化兑服——阿胶
12.制霜内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七、使用注意
1.朱砂
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
2.使君子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
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3.关木通
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八、别名
辛夷——木笔花、春花
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
茜草——茹虑、虑茹
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僵蚕——天虫、姜虫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射干——乌扇(原名)
淫羊霍——仙灵脾
补骨脂——破故纸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海螵蛸——乌贼骨
蒲公英——黄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黄——丑宝、西黄、犀黄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槟榔——大腹子、花槟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庶虫——地鳖虫、土鳖虫
川楝子——金铃子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
黄药子——黄药脂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
古称 今称
通草 木通
通脱木 通草
九、药用部位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天花粉——栝蒌的块根
瓜蒌——栝蒌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