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报社实习生活总结 篇一
暑期即将结束,回顾这段在报社实习的时光,我感到异常充实和成长。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事和导师。下面我将就我的实习经历和收获进行总结。
首先,我要感谢报社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作为大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历。在报社的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新闻采访和报道工作。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工作的紧张和繁忙,但也因此学会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
其次,我在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报社的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新闻编写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包括采访技巧、新闻写作规范等。通过参与实际的新闻报道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闻行业的运作和规则。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策划和组织一场新闻发布会,以及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危机公关。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在报社实习期间还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事和导师。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都让我深感敬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每天和他们一起工作,我不仅感到愉快和充实,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报社实习的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和难忘的。通过实践,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暑期报社实习生活总结 篇二
这个暑假,我有幸在一家报社实习,这段实习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新闻行业的魅力,还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新闻采访和报道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真实的新闻现场,也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采访和写作的规范一无所知,但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我逐渐掌握了新闻采访的技巧,学会了如何提问、如何挖掘新闻价值等。我还学会了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遵守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新闻报道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新闻报道的机会。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在报社实习期间还感受到了一种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氛围。每天和同事们一起工作,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我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不仅让我感到愉快和充实,还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有效地沟通,这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这段在报社实习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新闻行业的决心,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将永远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并将其作为我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
暑期报社实习生活总结 篇三
从7月7号开始到8月1号,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杭州日报社记者部做了一名实习生记者。想到7月6号那天得知消息之后便开始兴奋。后来更是得知我是将两名大二新闻专业学生给踢掉,自己抢到了那个实习岗位时,更加的觉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广场想,明天我一定要行为得体到位,注意细节。没有经验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人家觉得有
潜力。但是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对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一天回来了,怪累的,但总的感受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挺无聊。那天早上七点四十五我就到了,但人家拿工资的八点四十五才陆陆续续的来。哦,对了,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中午我还忙了一阵,但到了下午就变得十分太平,记者部没有一通电话打入,所以在那么凉快的屋里,坐在副主任的舒服椅子上,边和某人发短信,边靠着背椅这么靠着,从来不午睡的我一下就睡了一个小时。到后来,就是早上九点去报社,中午吃好午饭回家,下午两点半上班,傍晚五点准时下班。然后去街上买些东西,五点二十准时在某人实习的公司门口等着,然后送某人上车回家。如此循环往复一月。
虽说我在报社里的活动粗略来说就是——采访、撰稿、发表……过程挺无聊的,但细数一下,感受还是有一些。
先说点好玩的吧。以前经常听到电台骗人,比如虚假新闻、虚假广告一类的,但很少想过电台也很容易被人骗。今天一早就接到一通电话,说人民商场处有一女孩要从高架桥上向下跳。听到这一消息,记者们兴奋得不行,连忙带了摄像机奔出门去。哎,记者的本性,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可不到半小时就回来了。原来他们在桥上转了两圈,也没看到一个女孩的影子。(其实我到认为,他们应该到桥下看看,说不定已经跳下去了呢)后来又有一通电话说是一河边上有人要跳河,结果大家又是兴奋地(造孽啊)出发,沮丧的归来。今天我算是得出了一个结论:记者像农民一样好骗啊!
接下来的便稍有些沉重了。今天我一共出去陪同采访了两次,结果两次被拒。第一次是在一家保姆公园,雇主家丢了一个价值四万块钱的摄影机、但我们就是刚进那保姆公司大门,才说明了来意,就被一个中年男子不大礼貌的往外赶,还说“谁让你们来的!”第二次就更严重了。有一个女孩被骗了钱到公安局报案,我们就是到公安局了解点情况,竟被很粗暴的轰了出来。一个满身肥膘、满脸横肉、满眼蔑视、满口官腔、满嘴嚼着中午饭的胖公安逛出来,一口标准的土话“走走走,快走!”说着还推了一下拿相机的大二的实习生哥哥。我当时很是气愤,出门就对那个哥哥说:“什么态度阿,又不是曝光!”可他好像很平静:“咳,这种事多了,现在这些人想得太多。”
我一直觉得自己待人比较真心,所以至今几乎没有被恶意拒绝过。今天的被拒,虽然有所准备,但当它真正到来时心里还是不大舒服。社会上的人不比身边的熟人和朋友知道你的真心和好意,所以你的初衷并不一定被人家理解,你的心意也不一定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付出亦未必有回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这些要踏入社会的人却不好接受。
那位哥哥,虽然他已习惯了被拒,但他坦言,被拒的滋味每次都不好受,到现在还会很郁闷。作为一位新闻记者,尤其是社会新闻记者,看到老百姓因为你帮他们解决了问题而真心感谢你时,你会为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改变现状而高兴。但相反,当你一次次粗鲁的被拒之后,你又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单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舆论的无助。
开心的事也有,记得是实习后才没几天,接到同学电话说在在报纸上看见我人了(我同学表达有些问题,我人是不可能在报纸上看见的,只有我名字……),心中顿时一阵窃喜。其实前几天就有我的报道,只不过不知情的人没仔细看。
杭州虽然是个省会,可带我的老师说,我们这一类记者忙碌的只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不,今早我们就为了一通电话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会展中心附近的一个农村。
说简单,这件事真不复杂,就是老头子和儿媳妇之间关系不好,老头跑了,儿媳烦了,最后谁都不管了;可说复杂,还真挺乱人。刚到村里,看见老人在地上躺着,好心的村民给了他副破毯子盖着,还家家户户轮着送点吃的。他说儿媳打他骂他,儿子也不敢帮他。看着老人痛苦的表情,我还真为他难过。可后来一位热心的村民自费打车(离着好远呢,我们坐车走了三十分钟)去找了他的儿子和儿媳,这会悄悄给我们说,这位老人自己行为不好在他的村里是有名的,所以根本不是子女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大中午的去了他儿子家。敲他儿子家的门没人开,后来我们才知道刚才恶言批评的“邻居”原来就是儿媳。她在那骂时邻居附和着,可她一走那些人便捏捏我的手,悄悄告诉我他儿媳平时是对他不好。但最令我迷惑的是那个儿子,他陪着妻子一起骂自己的父亲,我们苦口婆心的劝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才跟我们下山,可他妻子一句“咱不去领他回来,他爱去哪去哪!”他竟又回去了!这时我豁出去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扯着嗓子咋呼:“你们真得不去了?真得不去了?那可是你爹!不去谁的错可就说不清了!”这几句话吓了旁边一直说我声音太小的大哥一大跳。哎。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