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明节的过去 篇一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过去的时代里,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都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古代,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被视为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人们会提前准备祭品,包括酒、食物、衣物、纸钱等,前往祖坟或墓地,为已故的亲人祭拜。这种祭祀活动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先的尊敬之意。同时,还有一种信仰认为,祭祀祖先可以祈求福祉和保佑,也可以帮助亡灵获得安宁和安息。
在古代的清明节,人们还会进行扫墓的仪式。在这一天,家族的长辈会带领家人一起前往祖坟或墓地,清理墓地周围的草木,整理墓碑和墓地。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祖先的尊敬和关怀。同时,也有一种信仰认为,清理墓地可以避免不祥之气的积聚,保护家族的吉祥和平安。
此外,清明节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活动,就是踏青赏花。在古代,人们会选择在清明节这个时候出游,欣赏春天的美景。他们会带上家人和朋友,一同前往郊外或乡村,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这种活动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为了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清明节在过去的时代里是一个充满着敬意和感恩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祖先和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先的尊敬之情;通过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春天的气息。这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和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家族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浅谈清明节的过去 篇二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过去的时代里,清明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都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在古代,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被视为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人们会提前准备祭品,包括酒、食物、衣物、纸钱等,前往祖坟或墓地,为已故的亲人祭拜。祭拜仪式中,人们会烧香、点燃纸钱,祷告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和幸福。这种祭祀活动不仅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是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意。
在清明节的扫墓仪式中,人们会清理墓地周围的杂草和落叶,整理墓碑和墓地。这种行为被视为对祖先的关怀和尊重,也是为了保护墓地的整洁和环境的美化。同时,还有一种信仰认为,清理墓地可以避免不祥之气的积聚,保佑家族的吉祥和平安。
除了祭祀祖先和扫墓,清明节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活动,就是踏青赏花。在古代,人们会选择在清明节这个时候出游,欣赏春天的美景。他们会带上家人和朋友,一同前往郊外或乡村,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这种活动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为了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清明节在过去的时代里是一个充满着敬意和感恩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祖先和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先的尊敬之情;通过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春天的气息。这些传统的庆祝方式和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家族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清明节的过去,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珍贵的记忆。
浅谈清明节的过去 篇三
古时清明节曾是是美食节?女人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
不过,纵观中国文学史上,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丰富多彩,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也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其中大多数描述了古人欢欢喜喜度清明节的景象。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十分热闹。宋代词人柳永笔下的《木兰花慢》显示出清明节更加热闹,既有音乐助兴,又有踏青出游:“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可以看出,古代的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更有万众踏青、郊游等种种欢乐。
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
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也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
古时清明节是“美食节”
古代清明节是一个“美食节”,不仅有很多时令美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市,而且清明节和寒食节的习俗逐渐重合,寒食节的一些特色美食也流传下来。
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食品。比如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乌桕汁染乌饭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的节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后,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古代在江南,人们要挑荠菜做馄饨过节,清明扫墓时要做黄花青果糕作供物,采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非常好吃。而且,清明美食的传统还来自于古代清明踏青之后的野餐。
古时清明节是“女人节”
古代的女子不像如今女子一般,她们平时不能出门,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正所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然后就踏青游玩,于是,便有了“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个说法。
古时清明节如何放假
唐代首次将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在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一道,首次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放假了!
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到唐玄宗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年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唐朝的节假日是这么安排的:“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日”。意思就是: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各放假7天;清明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4天;夏至、中秋节和腊日(腊八)各位放假3天。
唐代清明节“小长假”安排不需要调休,将寒食、清明二节连着放就行了。其间,也曾有过几次变化的。到李亨(唐肃宗)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定下的千秋节放假3天的规定,减为放假1天,而将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
千秋节又叫天长节,是当朝皇帝的生日。缩短皇帝庆生天数,而增加清明节的假长,可见唐人对清明节的重视。事实上,唐人也确实喜欢过清明节,仅从时节上说,其时春暖花开,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既能扫墓,又不误看景,这样的节日自然广受欢迎,所以时人竞相外出。从杜甫“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诗句中,便可以想象到唐人清明节出游、扫墓的热闹景象。
在李亨之后,唐代的清明节假期又有变化,太子李豫(唐代宗)继位后,曾将清明假期改为5天。但在其子李适(唐德宗)做皇帝的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又恢复了李亨时代的做法,将寒食清明二节合在一起,假期仍定为7天,“黄金周”重现。
宋元放假制度大不同
到了宋代,清明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宋代延续了唐代喜欢放假的做法,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两个节日已完全融合为一体,并移植进了上古时“三月三”上巳节的某些娱乐功能,人们出游喜欢来到水边。
清明节也是宋人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扫墓的风俗更浓,这从北宋人张择端绘于清明时节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看出,首段就是时人从汴京(今开封)野外扫墓归来的情景。宋代清明节里,皇家和民间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热闹程度不输元宵节。时开封人孟元老在后来撰写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当年京城过清明节的气氛:“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
清明节的法定功能,在宋代达到了顶点。由于时间比较长,活动内容也开始变味,寒食、清明二节本应停止娱乐的,但在宋代却异常活跃。一些路途遥远无法回原籍扫墓的官员,常会利用这难得的“黄金周”,把酒叙旧,找老乡、约同科成为一景。有的干脆相约赌博,想着法子找乐,打发假期。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中便有一则利用长假、相约赌博的事情。福建浦城人章得象任“正字”一职期间,有一年寒食节,与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一代名相丁谓相约赌博。次日,丁谓真的怀揣几百两银子来了。谁想手气太差,丁谓把这么一大笔赌资全输给了章得象。两人相约来年再赌,即所谓“明年寒食复博”。第二年章得象走了背字,又输给了丁谓,但章得象却无钱支付。丁谓盯着要钱,章得象最后只得拿出古董抵债。
随着唐宋的远行,清明节的繁华和热闹也不复存在。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务员多假制度被否定,节假日大为减少。但元时清明节与寒食节从功能和活动内容上看,在事实上合成了一个节日,仍与元正(旦)一样,是元代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朝廷会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寿节(唐时称千秋节)和冬至才放假2天。
到了明、清两代,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序列,政府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节假日。虽然不放假,时人仍喜欢过寒食节、清明节,要外出扫墓、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