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的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们家庭团聚的时刻。每年这个时候,我和家人都会聚在一起,一起包粽子,共度这个特殊的节日。
包粽子是我家的传统,我们将这个活动视为一种乐趣和纽带。在端午节前几天,我妈妈会提前准备好粽叶、糯米、猪肉、豆沙和其他馅料。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家自制的秘制调料。这些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因为要让糯米浸泡一晚,以确保粽子煮熟后口感更好。
端午节的早晨,我和家人一起开始包粽子。首先,我们将粽叶在水中洗净,然后用热水焯烫一下,使其更加柔软。之后,我们将糯米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盐和油拌匀,调味。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包粽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首先,我们将粽叶折成一个漏斗状,然后加入一层糯米,再加入馅料。我们家通常会包不同口味的粽子,有咸的猪肉粽,也有甜的豆沙粽。包好之后,我们用细绳紧紧地绑住粽子,以确保其不会散开。最后,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用慢火煮熟。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交流和分享。家人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讲述往年的趣事和传统故事。这不仅增加了我们之间的亲密感,也让我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包粽子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是我和家人却乐在其中。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包好每一个粽子。当最后一锅粽子煮熟的时候,我们都感到非常的满足和骄傲。然后,我们会一起品尝这些美味的粽子,享受团聚的时刻。
端午节包粽子的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我热爱包粽子的过程,因为它代表了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包粽子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传统的技能和艺术。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会教我如何包粽子。她会耐心地示范,然后让我尝试。刚开始的时候,我常常包得很丑,但是妈妈总是鼓励我,告诉我慢慢来,多练习就会变得更好。渐渐地,我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过程。
包粽子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粽叶和糯米。粽叶要经过洗净和焯烫处理,以确保它的质量。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一晚,使其变得更加软糯。然后,我们需要准备好各种馅料,例如猪肉、豆沙、蜜枣等。这些馅料需要提前炒熟或蒸熟,以确保口感和风味。
包粽子需要耐心和技巧。我喜欢将粽叶折成一个漏斗状,然后在里面加入一层糯米,再加入馅料。我会尽量包出一个均匀而紧实的粽子,以确保其口感更好。当然,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也会尝试一些创新的口味,例如加入红豆沙或者巧克力酱。
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感到一种平静和愉悦。我可以专注于手上的动作,感受粽叶的质感,品味每一个细节。而且,我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个过程,一起交流和欢笑。这种家庭的团聚和亲密感是我最喜欢的。
包好的粽子煮熟后,我们会一起品尝这些美味的粽子。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和传统的滋味。我喜欢品尝咸的猪肉粽,也喜欢品尝甜的豆沙粽。无论是什么口味,每一口都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
包粽子是我最喜欢的端午节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技能和艺术,更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我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包粽子,将这个传统传递给下一代。
端午节包粽子的 篇三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往年的粽子总是妈妈在市场或超市买现成的。今年,我缠着妈妈,硬是要学包粽子。妈妈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妈妈学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
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妈妈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妈妈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妈妈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通过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学好一种本领,就必须诚心,细心,还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本领学好。
端午节包粽子的 篇四
“小懒虫!快起床,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是我昨天答应妈妈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①选料,选择好合适的粽叶;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是这粽子似乎看我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棕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包粽子的 篇五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包粽子的 篇六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满头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我手忙脚乱的折腾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外婆说,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自认为包得不错。可是当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滚落下来。
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顺利多了,我一连包了好几个粽子。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
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