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通用3篇】

时间:2017-04-01 01:42: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篇一

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调研中心

报告编号:2021-11-01

报告主题:双十一购物节消费趋势调研

一、引言

双十一购物节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购物盛会,每年都吸引着海量消费者参与。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双十一购物节消费趋势调研。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在线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00名双十一购物节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100名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三、调研结果

1. 参与人数持续增长:调研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双十一购物节的参与人数再创新高。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参与双十一购物节,其中近一半的人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准备购物清单。

2. 消费规模扩大:调研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购物节的消费规模较去年有所增长。超过60%的受访者计划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消费超过3000元,其中有15%的人计划消费超过10000元。

3. 移动端成为主力: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移动购物已经成为双十一购物节的主力。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购物,而电脑和实体店的购物比例则相对较低。

4. 电子产品成为热门:调研数据显示,电子产品是双十一购物节的热门商品之一。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购买电子产品,其中手机、电视和电脑是最受欢迎的电子产品类别。

5. 重视品质和价格: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比较不同品牌和商家的价格和质量,然后再做出购买决策。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双十一购物节的消费规模和参与人数持续增长,移动端购物成为主力,并且电子产品成为热门商品。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更加注重品质和价格。这些结果对于商家和消费者都有重要意义,商家可以根据调研结果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促销策略,而消费者则可以更加理性地进行购物决策。

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篇二

一、引言

双十一购物节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购物盛会,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行为,我们进行了一项双十一购物节调研。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在线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00名双十一购物节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100名消费者进行了深度访谈。

三、调研结果

1. 购物方式多样化: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的购物方式多种多样。除了网购之外,还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线下实体店购物,而且线上线下购物的比例相对均衡。

2. 价格优惠是主要诱因:调研数据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与双十一购物节的主要原因是享受价格优惠。消费者普遍认为双十一购物节是一年中最大的促销活动,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3. 家电和服装是热门商品:调研数据显示,家电和服装是双十一购物节的热门商品之一。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购买家电和服装,其中电视、冰箱和衣物是最受欢迎的商品类别。

4. 社交媒体影响购物决策:调研数据显示,社交媒体在双十一购物节的购物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商品推荐和优惠信息,然后再做出购买决策。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双十一购物节的购物方式多样化,价格优惠是主要的购物诱因,家电和服装是热门商品,而社交媒体对购物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结果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有重要意义,商家可以根据调研结果来制定更有吸引力的促销活动,而消费者则可以更好地利用双十一购物节来购买心仪的商品。

双十一购物节调研报告 篇三

2017年双11购物节调研报告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更是信心满满地表示:电子商务将干掉传统零售实体业。到2020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将占50%。

但在电商欢呼雀跃的同时,实体店却一片惨淡,还沦为网购一族的试衣间。这再次验证了屌丝经济在中国的强大力量。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中低端收入人群不仅占我国人群的大多数,也是我国的主流消费人群。

今年的双十一如此火爆,不仅因为淘宝天猫的促销,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中低端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电商对消费者过去的主要购物方式传统市场的取代作用也越发明显。许多人因此断言:电商的发展,意味着传统市场的末路。

线上线下对比

比增长:双十一当天,天猫交易额同比增长了近一倍达350亿元,其他电商也有2~3倍增长。整体来看,在线零售额每年均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和电商庞大的成交额和高增长率相比,线下则没有什么变化,与平日持平。

比占比:双十一爆炸性增长,使得今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接近10%。而电子商务专家李成东分析认为,2011至2017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4.2%、6.2%、9.1%、11.7%、14.1%、16.8%。业界预测,如果继续保持此增长态势,2020年在线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完全有可能。

比商家:淘宝天猫有众多网络品牌,且大量传统品牌上线销售。天猫2009年时的双十一共有27个品牌参加。到了今年,已经有国华人寿、海尔、优衣库、生命人寿官方旗舰店、jackjones、罗莱等17家店铺销量过亿,参加的商家数更是接近两万。上线的这些传统品牌在整个零售业地位仍处于二三流,相比传统零售商场,很多一线品牌或中高端品牌仍对在线零售市场持小心谨慎态度。

双十一网购中的问题

双十一过后,网购问题频出。

物流迟缓:订单太多,买的东西要么卡在路上,要么卖家、物流还没发货。且平日物流态度就不是很好,双十一数量众多的快递使得物流态度更差。

货不对板:有的买家好不容易精心挑选了一家衣服图片精美又众多好评的店,等货到手却发现图片上精致的粉色拉链变成了劣质的银色塑料拉链,兔毛领变成了劣质的人

造毛,羽绒也非常稀薄,花费290元购买的衣服看起来却像是80元的地摊货。

价格不实:比实体店便宜得多的价格,是网购最吸引人的地方,特别是双十一期间低至50%的折扣,让很多喜欢网购的人热血沸腾,冲动之下疯狂网购。但实际上,卖家所作的5折都是经过提价而再折的虚假手段,到头也只便宜到几十。有的卖家把新品都下架,把箱底货拿出来打折售卖,把双十一购物节当清仓节。还有的更是把火爆商品提价,通过购物节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由于种种问题,天天都有退货的人,总退货率高达25%。

未来趋势

我认为,电商不可能取代店商。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其实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不能由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而应该是针对各自适宜的消费群体来分割市场。 首先,实体店购物的良好真实体验,在相当长时期无法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替代。还有很多非标准化的商品需要到实体店去购买。其次,截至目前,电商中能够赢利的平台型企业寥寥,大多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再次,电商产品展示的无限化,导致营销没有精准靶点,海量信息中难寻中意商品。而网购市场的无序、缺乏诚信等。第四,电商的发展也不是毫无限制的,随着物流成本的上涨,电商的优势会逐渐被削弱。此外,国内税收政策不可能永远向电商倾斜。

双方错位经营且互相融合是趋势是必由之路。电商优势的销售领域在于低值、相对标准化的商品,实体零售商应该将重点放在高值、个性化的产品上面。针对电子商务的与传统零售的各自

特点,开发不一样的产品分别供给两种渠道,产品实施差异化,精确定位每个渠道。

2017年双11购物节调研报告

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发布《2017双十一营销热点调研报告》。大数据报告详细展示了中国城镇网民对待双11的态度及购物计划。

报告称,中国消费者今年有九成计划参与双十一购物,其中六成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预算;今年双十一消费更具有计划性,平均预算1719元,较去年小幅上涨。

《报告》显示,近年来各大电商节促销的火热造势,参与者越来越多,网民对各电商购物节有着较高的认知,其中双11、双12以83%的认知度排在第一位。淘宝、天猫和京东三大电商持续领跑,美团和百度糯米等生活服务类电商优势显现。

《报告》表明,折扣和促销仍是双11活动的原动力,6成以上的消费者参与双11是为了需求打折和促销,近5成是用来囤货,3成是为了尝试新鲜。

90%以上的消费者会把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提前放入电商的购物车中,并且主要计划购买的是服装鞋帽/生活用品/护肤洗护品/包装食品和数码产品,与去年购买品类情况基本一致。

其中,热点类购买主要在手机端完成,手机成为不可或缺的网购渠道。

双十一消费更有计划,平均预算1719元,近6成消费者增加了预算。本次双十一超过八成消费者打算给自己买,给父母和伴侣买的居次位。

60%以上的消费者表示肯定或者可能在双11跨境网购,其中26-35岁的年轻群体意愿更强。

在调研中,有超过7成的人最近半年内都有过海外购买经历,有83%的人存在海外购物需求,虽然电商网站的海淘频道在所有渠道中占比最高,但依然被代购、亲友代买、旅游购买等分流了近一半的业务机会。

健康、智能类商品在双11期间的销售额大幅增长,2017年双11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500%,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双11期间完成此类商品的购买,其中华北、华东以及西南区域的用户更爱购买健康生活产品。净化器、净水器等健康需求在购物节中得到释放。70后、80后作为崛起的中产阶级主要构成,更追求前沿、时尚的科技体验,并能接受新兴产品合理程度的溢价,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消费人群。 网络购物节发展至今,用户的消费行为日渐理性,更加重视好物低价和服务质量,品牌品质兼具的商品成为消费主流。同时用户也更加重视购物的必要性,减少冲动消费,实现按需购买。报告最后指出,网络购物节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从商品销售到物流、售后的服务链条的愈加完善,用户消费体验将会更为流畅、贴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及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的支持将会帮助用户在网络购物节过程中更好地选择和体验商品,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