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篇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电影消费习惯以及态度的调查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电影观影频率、喜好类型、观影方式、消费金额以及对电影的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首先,关于电影观影频率,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每个月观影一次或者更少。约有30%的人表示每个月会观影两到三次,而只有少数人每个月观影超过三次。这个结果显示,虽然电影是一种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但观影频率并不是很高。
其次,对于电影类型的喜好,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喜欢看喜剧片,其次为动作片和科幻片。而相对较少的人对恐怖片和纪录片感兴趣。这表明人们对于电影的选择更倾向于轻松愉快的类型,能够带给他们快乐和放松的体验。
然后,关于观影方式,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更喜欢去电影院观影,而少数人选择在家里通过网络或者DVD观看。这可能是因为电影院提供更好的视听效果和社交体验,而在家观影则更加方便和舒适。
接着,关于消费金额,调查显示观影的消费金额在50到100元之间的人最多,其次为100到150元之间。大多数人对于电影票价在一定范围内有可接受的心理预期,而超过这个范围的价格则会对他们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最后,关于对电影的态度,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电影是一种娱乐方式,可以带给他们快乐和放松。他们追求电影所带来的视听享受和情感共鸣。另外,很多人也认为电影具有教育意义,能够通过电影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电影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和追捧。人们对于电影的喜好类型、观影方式、消费金额以及对电影的态度也有一定的共识和偏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影消费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需要不断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待。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篇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电影消费习惯和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将从网络观影、自媒体影评、影片选择、文化传承以及对电影产业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首先,关于网络观影的情况,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电影。约有70%的人表示每个月都会在网络上观看电影,而只有少数人选择去电影院观影。这可能是因为网络观影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和灵活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观影。
其次,对于自媒体影评的依赖程度,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在观影前会通过自媒体平台查看影评。约有60%的人表示自媒体影评对于他们选择观影非常重要,而只有少部分人表示并不关注自媒体影评。这表明人们越来越依赖自媒体平台来获取有关电影的信息和评价。
然后,关于影片选择的因素,调查显示人们选择观看电影的主要因素是口碑和演员阵容。约有80%的人表示他们更愿意选择有好口碑和知名演员的电影。而其他因素如剧情、导演和电影类型相对较少影响观影选择。这显示了人们在选择电影时更加注重影片的品质和演员的号召力。
接着,关于文化传承的意识,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电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他们认为电影可以传递历史和人文知识,反映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同时,人们也认为电影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最后,关于对电影产业的看法,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电影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他们认为电影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同时,人们也期待电影产业能够更加注重内容创新和品质提升,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人们对于电影的消费习惯和态度正在发生着变化。网络观影、自媒体影评、口碑和演员阵容等因素对于人们的观影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人们认为电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对电影产业发展也持有积极的看法和期望。这些调查结果为电影行业的发展和电影消费市场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电影消费习惯及态度调查 篇三
报告内容: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进口大片。记者近日在中影公司放映厅感受到了美国进口大片制造的奇妙气氛和震撼,有幸先期欣赏了将于今年暑期在北京上映的进口大片《角斗士》、《U-571》和动画片《恐龙》。一流设备的电影厅,绵绵不断的精彩场面令记者充分体会了一把大片的魅力。但冷静下来,却不禁想问,大片在带给我们令人愉悦的享受之外,还带了些什么?国产影片的处境如何?老百姓对此又是怎么看的?于是,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对北京市的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看进口大片比国产片过瘾
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表示更爱看大片;37%的被访者则更喜欢国产片;另有两位20
多岁的年轻小姐告诉记者对进口大片和国产片同样喜欢。看来,进口大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的优势。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居民更加偏好进口大片,65%的男性被访者表示最爱看进口大片;而女性居民中的这一比例要小得多,仅为57%。从年龄结构上看,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是进口大片的主要拥护者,在这一年龄段中72%的居民表示更爱看进口大片;而51岁至60岁的中老年居民则是国产影片最忠实的观众,表示更爱看国产影片的比例达到了54%。对影片的偏好 男 女 总计
进口大片 65% 57% 62%
国产影片 35% 41% 38%
无所谓 0% 2% 1%
总计 100% 100% 100%
■进口大片靠好看取胜
进口大片是靠什么取胜的呢?我们的调查表明,90%的观众在选择影片时,更加看重影片的内容是否好看,而并不是看影片究竟是进口大片还是国产片,也不是先看票价多少再做定夺。这充分说明国产影片在和进口大片的碰撞中败下阵来并不是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怪,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色不足,老百姓都是识货之人,当然挑好的看了。
从影片类别上看,虽然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从整体上看,生活片、喜剧片、动作片还是最受观众喜爱的种类,分别把这三类影片作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比例分别为26%、26%和24%。不同性别的观众喜爱的影片类别有所不同,男性观众最爱看生活片(27%),女性观众则更爱看爱情片(31%)。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也有不同的口味,20岁至30岁的青年人最爱看动作片(29%);20岁以下(43%)和41岁至50岁(36%)的观众最爱看喜剧片;31岁至40岁(44%)、51岁至60岁(46%)和60岁以上(67%)的观众最爱看生活片。
47%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近期将上映的影片;只有28%的受访者知道最近将要上映的影片;另有25%的居民表示知道一部分,但不全知道。看来影片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了解大片信息的渠道中,报刊和电视排在前两位,分别有63%和60%的居民选择了他们。另有16%的居民表示通过影院广告了解到影片上映信息,其他渠道还包括互联网、广播和朋友及家人介绍。59%的受访者表示将有选择地观看大片,29%表示不准备观看近期上映的大片,只有13%的居民表示将观看近期所有大片。从年龄分布上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大片最重要的观众,只有8.57%的这一年龄段的居民表示不看近期上映的大片;而40岁以上的居民对大片的兴趣明显降低,60岁以上的居民表示不看近期大片的比例高达67%;50岁以上的居民没有一个表示将观看近期上映的全部大片。对目前进口大片的数目,43%的观众认为比较合适;38%的观众认为太少;18%的观众认为过多;1%的观众表示感觉不出来。
■是VCD抢了影院的钱
观看大片的方式 男 女 总计
看VCD 64% 51% 59%
去电影院 36% 48% 41%
没看过进口大片 0% 1% 1%
总计 100% 100% 100%
在观看大片的方式访问中,59%的居民表示观看大片一般是通过VCD;去电影院观看大片的居民只有41%。看来大片虽火,烧得却不是地方,VCD的光芒盖过了电影院。原因何在呢?选择观看VCD的观众中,44%认为VCD的观赏时间和地点比较自由;34%的观众把原因归结为便宜;还有人表示VCD可以反复观赏,可以与家人及朋友共同欣赏和随意品头论足,这都是在电影院无法达到的效果。
电影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但观众的矛头并未过多地指向影院的硬件设备,48%的观众对影院的硬件设施表示满意,40%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2%的观众对硬件设施表示不满意。受到指责最多的是票价问题,67%的受访者表示影院的票价太高,难以承受;而影片的配音不好以及环境卫生、服务等也是让观众远离电影院的原因。
■电影票价应在20元以内
影院票价定位在多少比较合适?超过2/3以上(69%)的观众认为进口大片的价格应定在10-20元;59%的观众认为国产片的价格不应超过10元。
国产影片该如何提高与进口大片的竞争力呢?42%的观众认为应该把影片选题及情节设计放在第一位;18%的观众认为演员的演技亟待提高;16%的观众认为急需加强影片的后期制作;对导演水平、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