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时间:2018-08-02 06:16: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精选10篇)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氛围。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会开展各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1

  (一)全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高校连续几年扩招。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加之“入世”因素,使我国人力资源在出现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就业的难度增大;人才地位提高,伴随着人才争夺加剧,就业竞争更加残酷。

  2、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影响。部分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面对这种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一改以“统”、“包”为特征的分配制度为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之就业方式,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3、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中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待遇问题,毕业生喜欢一窝蜂地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农村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艰苦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新的增长点。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本科以上学历和工科类毕业生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而文科和纯理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弱。

  4、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普遍较重。高职教育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人才培养更具有实用性、技能型、“向下性”的特点,似乎应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据有关调查显示67%的高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示有过失落感,73%的学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即使就业的学生在薪金和待遇方面与本科生相差甚大,沉重的就业压力使得高职毕业生感到迷茫。

  (二)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就业大环境的影响,我院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三个特点:

  1、首次就业期望值较高。我院毕业生存在极力想寻求对口岗位、或要求工作环境好待遇高或不愿到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甚至不愿从基层做起。面对大的社会就业环境和用人单位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首次就业实现这样的目标,期望值显得偏高。从而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部分学生盲目乐观,这山望着那山高,有业不就。

  3、部分学生产生迷茫情绪和受挫心理。这些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自身素质和能力评价过低,怯于参加各种就业竞聘活动。另外面对模具、机电等工科专业的较好的首次就业形势,部分学生对自身专业产生迷茫情绪和受挫心理。

  4、部分学生带有从众心理。一人去众人皆去,一人不去众人皆不去,从而丧失许多好的就业机会。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2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兴的技术领域,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网络经济蓬勃繁荣,网络技术成为信息技术界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网络工程师正是这一学科的主宰力量,每年约有近20万的网络技术人才缺口。

  网络工程师岗位,相对于IT行业某些岗位大刀阔斧裁员的状况,是裁员风险非常小的。另外,网络工程师相对较重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很适合基础薄弱者学习和掌握,相比于IT行业的其它职位,更为容易入门。如果能成为专业的高级网络工程师,集系统开发、系统集成、网站维护的能力于一体,将肩负着重要的管理职责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他们的工作表现将直接影响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公司的中坚力量,属于市场稀缺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网络设备市场调研报告显示,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是非常广泛的,科技发达今天促进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本专业是专门为网络领域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迫切需要而设置的专业。

  IT企业的发展,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步入春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58%的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5%。按照十分制计算,网络工程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4.07,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上。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中,普通职员和中层管理者占据了79%的比例,17%的毕业生成为高层管理者和企业主。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职位级别指数为4.13,与其他专业相比,职位级别指数为中等偏上。96%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7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二、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网络设备市场调研显示,一般来说,IT企业的IT技术职位根据职能可以分为管理岗位:企业信息主管CIO、总监、IT经理、项目经理等;工程技术岗位:规划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等;

  1、小企业的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2、进入大中型企业,同样的网络管理工作,工资就可能完全不同了,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做了部门经理时,还可以高达5000元或以上;

  3、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成为普通的网络工程师工资就高达3500元以上;

  4、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成为专业的网络工程师,如网络存储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的工资就可以达8000元以上,做大型企业或专业网络公司IT经理的工资就更高了,可能在万元以上。两年以上的小型企业→四年左右的中型企业→大型企业或跨国集团公司

  三、网络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单位的业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这项专业无疑是就业面相当宽的一门专业,拿软件技术员相比,网络技术人员的从业范围更广,知识体系更复杂,职业技能要求更高,目前,网络工程师成为实施国内信息化的巨大瓶颈,就网络工程是的学习方面来说,网络工程师学习工程中注重实践,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来说较为容易学习,对自身将来就业也大有帮助。

  网络产业作为21世纪上网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设计、运行和维护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IP技术管理岗位一般设置为企业信息主管,总监等。因此,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只能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网络水平特别高的人,那么前途是绝对光明的,而对于水平特别一般的人,只能干一些网络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相比其他专业是略胜一筹的,因为,作为21世纪的领先技术与首要的发展方向,其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向是多方面的。下面说明几个典型的方向:

  1、网络工程师

  网络工程师,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吃香的就业方向,毕竟,全国的网络工程师的数量是不多的,而高级网络工程师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在许多大小型企业,网络工程师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县城甚至市区,网络师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如果一个网络工程师去这些地方,就别说就业,其个人会怎样收到当地人的尊敬。

  2、网络架构师

  网络架构师,这是一个相比网络工程师技术要求更高的职业,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企业,这项职业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换句话说,网络工程师还是比网络架构师逊色一些的,因此,只要是能力,网络架构师是许多人的首选。

  3、从事网络教育

  这项工作虽没有像前两种那样具有吸引力,也没有前两项职业那样会有大把大把的钞票等着,但是,这是一项非常稳定的工作,我们不会像前两种职业那样整天在为这样那样的工作问题伤透脑筋,也不会为这样那样的事整天提心吊胆,因此,为了求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那就是考个研究生,当个老师也是很不错的。

  四、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发展前景预测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是21世纪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行业,也许许多人会认为,网络工程行业的高潮已经渐渐远离我们而去,因为,一方面网络的发展已经让人感觉到了高峰期,也就是向上的发展空间很小,另一方面网络工程的发展使多的人扑向网络而导致人才的供过于求,但是,根据现在的发展状况来看,网络的发展还有一个相当大的空间,而由最近几年来看,网络的发展一点都没有减慢,反而更加快了,至于人才的供过于求,我想,网络工程师和网络架构是的数量就可以证明,真正的专业人员是很少的,至于多,那只不过是一些业余的,没有实际水平的。因此,网络的发展在以后只会更加迅速。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只要我们努力,抓住机遇,认真学习并实践,我想,我们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的前途会更加光明。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3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供过于求

  在没有泛起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题目也是比较凸起的题目,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应显著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由于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职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门专业分歧错误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题目。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守旧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用度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不管是从结构看,仍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目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把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良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天生了空言无补的高手。

  企业长短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空言无补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良多企业都休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贮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但愿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贮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

  由此可见,一些企业以为经济危机也是转机,在这个转机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企业进行了天然而然的优越劣汰,使得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会更加规范。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二、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影响

  1.负面影响

  首先是大学生本人,原本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天之骄子,原本认为大学毕业可以养活自己,原本认为找个好工作赚钱可以孝顺父母;没想到考上大学后是“天之棋子”(自己的命运任天摆布),没想到毕业后还没上岗就已下岗,没想到本应自力更生却还要父母牵肠挂肚,这些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不可谓不大。

  其次是对大学生家庭的影响,本来大学期间就花了良多钱,大学毕业后还得为孩子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更主要的是看到孩子找不到工作给孩子带来的精神压力。家长真想把这些压力都揽到自己身上,既着急又没有办法,有些家长甚至但愿孩子有点事干就行,哪怕一分钱不挣也行。

  再次是社会压力,有那么多人不能就业本身就长短常大的社会题目,而且还有可能变成更多的其他社会题目。

  2.正面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题目,对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政府、高校、企业也都在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着自己的思索。

  政府从财政上予以支持,固然有些措施是短期的,有些效果是表面的,但究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题目,政府还应该在教育改革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更有效的投入。

  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固然每个学校都在做着虚假的就业率统计和讲演,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好比有些学校的计算机院系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授教养模式,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应该说这些学校已经开始思索教育本身的题目、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

  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教育题目,却间接地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索和探索。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乞降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而一些培训公司也应运而生,对学生进行技能练习,练习后的大学生相对会更快地胜任工作。有些民营教育机构更是集合这两种方式,直接模拟企业的技能环境,请企业的人来授课。这些企业和相关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跟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及增补教育形式的优劣势凸显出来,这对教育本身的思索和探索无疑是一件好事。

  三、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解决

  良多培训机构以为这是就业培训的又一个转机,毫无疑问,对于找不着工作的大学生,培训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良多机构还承诺负责就业。朗沃教育作为西南地区首家Java软件开发培训中央,以“一切为了就业”为根本目标,注重技能晋升,通过独创的项目实训,在短期内迅速进步大学生自身竞争力以及IT行业经验,在3年内,朗沃教育已经成功的向社会输送出上千名软件工程师。

  题目在于能不能找到工作上了,这是企业的事情。但是目前情况下,守旧和收缩策略的大绝多数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由于企业首要解决的题目是生存,为新员工支付的薪水是企业直接本钱,这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于是政府出头具名了,出台了一些财政政策,企业接纳大学生可以得到补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政府要求半年后企业必需接收该员工,而大多数企业不能保证半年后经济形势会好转,因此不愿承担这样的用人风险,因此对于这一政策也并不敢尝试。

  是不是可以将这些综合起来考虑呢?大学生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题目,良多人只要是有个工作不赚钱也可以,企业也要考虑假如经济形势好转人才补给如何解决,政府考虑的是大学生有工作干可以解决一些凸起的社会题目。那么在此阶段,大学毕业后可以视为见习期,由企业接收并进行实际工作的练习,当经济好转的时候,企业就会贮备了一定的补给人才,而大学生不管选择是否留在该企业,都已经把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求职也不再是一件难事了。而政府的补贴可以一部门用于补贴企业实训的人力本钱和场地设备本钱,一部门用于补贴大学生的见习期间的糊口用度,这就解决了企业的一部门题目,也解决了大学生家庭负担的一部门题目。同时一部门培训机构也将施展一定的作用,对于培训机构来说,真正要考虑的应该是毕竟能够给受训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带来多大的价值,作为增补教育形式的上风是什么,考虑的不仅仅是就业难带来的收益机会,更应该是对教育本身的思索。

  总而言之,目前既要解决大学生把握实际工作技能的题目,又要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题目。因此,政府的补贴的钱要花在刀刃上,避免钱花了,大学生只是延期几个月失业的情况发生。大学生自己花钱参加培训,更要花在刀刃上,要真正考虑能否学到真实的本领。

  这是解决目前题目的途径之一,解决题目的根本办法仍是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题目一直都存在,经济危机只不外是让题目体得的更加尖利,假如能借助这次经济题目,加快对教育的探索,加快政府职能的探索,加强企业和高校的更深层次衔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题目,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也许是件好事。题目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题目的过程也不会是一挥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题目。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4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大多数青年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

业压力大,形势严峻。

  就业形势一:毕业生留在一线城市的难度更大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应届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伴随高校毕业生人数“水涨船高”,留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工作、生活的门槛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进京落户条件比以往更加严格,并实施违规责任追究制等。

  部分应届毕业生还反映,称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国企以无法解决北京户口为由,要解除就业协议。引起应届毕业生不满的是,某一线城市对市属用人单位引进落户的应届毕业生提出年龄限制,要求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

  国内一线、二线城市高门槛、高房价、高房租的“三高”压力令大学毕业生对这里“望而却步”。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在互动空间上有28.6%的人认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国内某教育协会秘书长向本报记者透露,连他们这类中介组织都有很多人求着给孩子的就业协议盖章。有的家长就说,帮忙盖章先交差,毕业后来不来就业是另外一回事。

  就业形势二:大学生创业热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毕竟是少数。有的网友认为,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还是要进入用人单位工作,急需解决的是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当下,国内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感到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与用人单位却普遍招不到想要的人,高校毕业生规模与社会用人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

  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内高校压力最大的是在每年6月,开具派遣证明、毕业生离校后,巨大的就业压力就由教育部门转到了人社部门。

  关于如何应对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有关人士介绍,首先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次是在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第三,在高校全面推进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

  此外,如何帮扶大学毕业生实现有序就业和科学创业?《中国工商时报》等媒体刊文建议,一方面,建立健全与实施国家层面的就业规划,确保各类毕业生均衡有序就业。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学历教育和学历待遇,对就业规划、指引、帮扶以及创业保障等一系列体系、机制进行再造或优化。

  有时候你必须硬着头皮,朝着你坚持的东西走下去!加油!同学们!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区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的原则,积极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一年来,城镇新增就业588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9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90人,其中省内转移5441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618人,创业培训531人,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180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大力支持人力资源市场、企业稳定发展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有关工作的通知》,我局及时召集其他七个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了工作协调会,就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工作意见,印发了《临川区关于支持困难企业就业岗位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和工作时限。同时,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八个部门工作途径和失业保险工作群两个渠道,采取了失业保险政策进企业的方法,将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为下一步政策落实奠定了基础。

  (二)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完善就业培训的工作机制,提高技能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落实年度培训工作任务,培训工作规范有序。

  1.积极开展园区企业职工培训。在企业职工岗位员工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为主的原则,经办机构加强监管,认真审核拨付补贴资金,截止目前,园区企业职工培训今年,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培训21期,培训结业人数618人。

  2.积极开展创业和技能培训。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和创业意愿人员的创业培训,我局充分加强与辖区内高校和有资质民办培训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区就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创业培训53期,培训结业531人(含电子商务培训);技能培训16期,培训结业739人。

  3.深入基层开展培训。为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培训需求,组织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意愿调查,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了送培训下乡的办法,组织有资质的民办培训机构,深入农村一线组织开展培训。对部分有培训愿望但人数少,培训人员集中参加培训的不方便的乡镇,采取推荐培训的办法,推荐贫困人员就近参与培训,使每位有培训愿望的人员都能参加技能培训,做应培尽培。贫困劳动力培训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80人,培训工作还在组织实施当中。

  (三)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帮扶

  推进精准就业扶贫政策。一是开发岗位,专岗扶贫。为解决部分劳动能力较差又不愿离家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积极开展就业扶贫专岗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仅人社部门就规划开发就业扶贫专岗1024个,全区落实就业扶贫专岗1088个,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问题。二是强化组织,转移就业。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活动,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已成功匹配的贫困劳动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适时组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实地对接;加强了地域间劳务协作,在开展省际劳动协作的同时,开展县区间的劳务协作,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四)严格压实各方责任

  根据省市印发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转发了《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责任,制定了政府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统筹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保障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同时,相关部门立足职能职责,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出台了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促进就业专项活动,齐心协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在推动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促进就业工作在当前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二是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

  三是促进青年见习补贴工作存在执行难点和堵点问题等。

  (一)强化宣传,形成舆论氛围。继续开展就业援助帮扶专项活动,积极与区内外企业商家沟通洽谈,捕捉就业信息,为农民工外出就业开辟可靠渠道;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外出务工人员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务工创业之路;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务工作站的基础建设,建立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健全的工作制度,配齐配强专职劳务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挥好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作用。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场招聘活动;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加大对有创业意愿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力度,增强创业能力;大力推进青年见习计划,为失业青年提供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积极落实政策补贴,促进就业工作深入发展。

  (三)加强引导服务,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加强与劳务输入地区的联系和衔接,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区外劳务办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的联动作用,巩固和加强沿海地区大型企业的劳务合作,促进农民工尽早实现就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区域劳务合作,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开辟新的渠道;加大收集和用工信息量,畅通求职渠道,充分发挥各类职介机构的中介组织作用;加强与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园区对接,举办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切实有效解决当前企业用工招聘和劳动者求职“两难”问题,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四)建立本地用人机制,支持农民就近输转。进一步摸清各乡镇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区域内企业(项目)的用工情况,建立劳动力动态数据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出台本地企业用人政策,提高补贴额度,转变转移培训观念;突出解决本区用工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以向莆铁路等国家、省、市一批重点项目用工需求为契机,加强地企联合,实现无缝对接;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大力培养收割、沼气、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生资营销员、专业合作社、农业经纪人、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实用人才,面向本地龙头企业定向培训实用技术人才,全方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6

  我市劳动保险部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上级劳动保险部门的决策部署,把保岗位、保就业、保稳定作为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力维护就业局势稳定,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据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631人,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3%,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8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31人,其他6611人。返乡农民工99116人,已经实现就业54791人,其中就地就业11896人,区外跨省就业32078人,区内跨县转移就业1081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645人,比去年同期35013人增加21.8%。综合各方面情况,我对当前全市就业局势的初步分析和基本估价是:

  一、多措并举,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同期,我市劳动力就业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全市去年前三季度累计返乡不足2.5万人,四季度末骤增至9.91万人,占当时外出务工农民工总数的30%;市内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经济性裁员导致失业人员增加,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由去年第三季度末的1.17万人增加到年末的1.7万人。

  面对就业局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把稳定就业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就业,作为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合力维护就业局势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市劳动保险系统以重民生、解民忧、谋民利为己任,以保岗位、保就业、保稳定为着力点,以非常时期、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非常之责、扎实推进稳定就业局势的各项工作。

  一是快速反应,及时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去年11月初,我市在全区第一个制定出台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方案,提出了“三清两培一扶持”的工作措施;接着,在全区第一个为返乡农民工举办专场用工招聘会,帮助返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二是转变方式,着力开展培训促就业。在常规情况下,侧重于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的基础上,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把提高劳动者技能,增强就业能力,作为当前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的重点,并全面实施特别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三是降压减负,帮助困难企业保岗位、保就业。经市政府批准,我市及时制定了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简要概括为“五缓四降三补两协商”。“五缓”即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一项社会保险费;“四降”,即在20xx年度内降低除养老保险外的四项社会保险费率;“三补”即使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困难企业稳定岗位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以及使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对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给予补贴;“两协商”,即困难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时支付经济补偿金,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双方依法平等协商。初步测算,上述政策补入到位以后,市本级有望阶段性减缓企业负担1.23亿元。四是签约履责,鼓励和引导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稳定就业局势。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全市去年底、今年初呈现出的就业压力明显减缓,尤其是近10万返乡农民工6成以上实现就业,使全市就业状况呈现出基本稳定态势。

  二、“两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当前我市人力资源市场中,企业用人紧张和劳动力就业困难导致就业压力巨大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就业局势仍然严峻,尤其是“招工难”和“求职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将成为影响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就业局势的一道难题。首先是劳动力“求职难”。从总量看,目前劳动力仍为供给大于需求。今年,全市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约6万多人普通高校毕业生3.8万人需要就业,领取失业多的失业人员近2万人,加上4万多尚未找到工作的返乡农民工需要再就业,近3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正常情况下,我市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约6万个,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岗位供给趋减。据统计,今年计划招工的企业数量和岗位供给量,分别比去年减少21%、35%左右。由此可见,劳动者求职难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其次是企业“招工难”。以今年2月份为市举办的用工招聘会为例,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3.36万个,有近2万个岗位无人应聘。分析其中原因,

  一是劳动者就业观念陈旧,以择业放弃就业,导致产生“企业招不到工,劳动者没活干”现象。据调查,荔浦县木衣架行业空缺油漆工、磨砂工岗位近4000余人,但在市内各场招聘会中无人应聘,企业只好舍近求远,跑到百色、河池等地招工。

  二是劳动力市场中,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继续存在。一季度企业用工需求统计数据表明,企业对新招员工的性别、年龄要求进一步放宽,而对文化、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在当前情况下,文化偏低和无技能人员求职更显困难。由此表明,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十分紧迫。

  三、一鼓作气,合力稳定就业局势。

  分析我市一季度就业形势,我们虽然取得了基本稳定的成效,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仍然严峻。下一阶段,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按照中央确定的“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方针和自治区、市“保岗位、保就业、保稳定”的积极就业政策措施,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合力做好稳定就业局势的各项工作。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7

  这次暑假回家,和同学交流,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大家都开始关注就业了,我们口中所谈论的不再是那些衣服,奢侈品了。更多的人开始把眼光放在这几年的就业形势上。所以寒假和同学走访了几个保定有名的人才招聘会场以及人才中心,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有了危机感,不再觉得自己未来可以不经奋斗,就一片大好了。同时,各个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了。就大学生就业的几个热点问题,总结如下

  一. 大学生就业难,普遍觉得报酬太低。原因何在?

  首先,大学生需求方面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日本1.25亿人口有6 6 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 0 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中国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观念外,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政府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的最主要体制原因。

  再次,我觉得应该从大学生本身找原因。作为企业,他所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肯定是建立在员工能为他提供经济效益。显然,能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得到的报酬就会越多。那么一个本科生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呢?据调查: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研究和开拓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另外,现在大学生的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过去是培养“吃皇粮、捧铁饭碗”人才教育。大学毕业后一般分配到党政社团、国家事业、国有企业单位计划分配,工资有一定标准并稳定提高,除了国有企业外,工资来源为财政经费,在过去大学生毕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分配到这些单财政还负担得了。现在,党政社团、事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有企业每年也要减出几百万人来。现在还有很多人能从这种思想中走出来。

  对于以上问题:

  首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收益低问题

  一是高等教育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吃皇粮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加大技术技能专业的设置;另外,大专和本科所有专业,在毕业前一年内,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谋划,寻找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政府要网开一面,各部门要降低注册登记企业的门槛,缩短开办企业的时间,减少开办企业的审批手续,减免开办企业的各种收费,放开较多的行业让中小企业进入;在企业开办后。银行应当积极地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较多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政府和银行可推出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杜绝政府各部门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这样才能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8

  人生说长不长 ,说短不短,如果说一个人能长寿点活80岁,那一生中四分之一的时间是专门用来学习和自我增值的,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之前的20多年里,我可以说只用来学习和玩了,对于未来的目标只有理想和梦想,从来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未来。现在我通过SWOT分析法把自己的实际情况、梦想和现在的社会状况相结合,规划自己的未来,成就一个美好的将来。

  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其中战略内部因素(“可能做的”):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外部因素(“能够做的”):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我叫李泉宇,来自于辽宁省大石桥市。现在就读于辽宁省营口职业职业技术学院,所学专业工商企业管理,目前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即将面临着人生另一个转折点就是就业问题。当今社会人才济济,岗位要求有限,就业压力就更大了。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状况,只有认清自己的实力才能为自己找个更好的工作,把自己的将来打造的更加美好。

  所谓社会环境分析,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分析。社会环境对我们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都有重大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国内与所在地区3个层次的分析,来了解和认清国际、国内和自己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建设、政策要求及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寻求各种发展机会。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宏观环境,社会安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与全球一体化接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文化繁荣自由,尖端技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社会形态国际化,给个人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从职业岗位上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氛围。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会开展各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学生专业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在强大的师资力量下我能很好的得到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同时学校会让我们结合社会状况来学习我们专业知识,更好的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又能让我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方向和技术指导。在入学和就学期间学校指导中心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指导讲座,而且在学生即将毕业之际也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方向指导和机遇。

  国际化的环境意味着国际范围的竞争和挑战,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这样社会上就出现了硕士生挤占本科生,本科上挤占专科的现象。全球金融危机开始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着中国,大部分公司都面临着职位精简,招聘职位减少,人数减少成为我国的现有的社会环境。而且在一切招聘信息中特定的学历和指定得性别都成为将来就业的社会环境难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走向“大众化教育”时代,导致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倍增,因此,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同层次、专业相似但来自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质竞争。我国大学的扩招同时导致我国面年更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增长。促使更多毕业生除了选择就业之外更多选择去更高学府就学,扩展自己的能力,导致现下本科生成为一个很大众化的学位。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9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基本就业情况。我校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 截止至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

  1、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 “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xx年9月至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

  1、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篇10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在全球经济危机严峻挑战下,这一问题尤显突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原因

  社会原因:

  ① 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是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竞争。

  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但由于用人制度、保障制度、经费困难等方面影响,从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到这些地方的渠道不畅,从而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个人原因:

  ①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现在企业不缺劳动力而是缺少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里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知识的匮乏,经验的不足,大学生必定四处碰壁,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②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许多人认为上了大学就是“鲤鱼跳龙门”,身份提高了一定要找个有头有脸的工作,但市场就业岗位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有些人宁愿蜗居大城市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就业。

  以上种种原因,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难。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本科大学生照样为争厕所管理员而挤破了头。那么就不能改便如此现状吗?有了问题就必然有对应解决的办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决对策:

  政府方面:

  ①通过创业教育、政策优惠,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②发展经济,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岗位。

  ③加强对欠发达地区政策扶持和资金援助。改善地方用人制度、户籍制度,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坏境。

  个人方面:

  ①不做井底之蛙。不能贪图一时的闲逸,荒废了大学几年宝贵时光。不要抱着上大学就是“混张文凭”的观念,要跳出校园看社会,从而定位自己,扎实学习好所学专业,用知识武装自己。

  ② 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肯做一件事,你必然会有所收获。要学会剖析自己,如自己的优点、缺点、能力、性格、等等,切勿好高骛远。

  就业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信心到社会中竞争,我想“就业难”既然是已定事实,我们不能改变现状,那只能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梦想,但大多数人的梦想最终都成了幻想。我们不能等着政府去改善社会的就业环境,也不能成为幻想主义者。从现在开始认清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因为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人才。

个人就业方向分析报告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