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而他们的孩子则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地打工,与父母长期分离,由长辈或亲人照顾的儿童。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
首先,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父母的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他们常常感到寂寞和无助,无法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缺乏亲子交流和情感沟通。
其次,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堪忧。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们常常缺乏适当的学习指导和督促,容易在学业上落后于同龄人。同时,由于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相对贫困,他们往往没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第三,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孤独感,使得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和自卑等。同时,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威胁,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怀和照料,他们容易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容易患上疾病。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怀和辅导,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此外,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并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地打工,与父母长期分离,由长辈或亲人照顾的儿童。他们的存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因为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
首先,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和不安全,无法获得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种情感缺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出现。
其次,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堪忧。由于父母的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学习和成长的指导和督促。他们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在学业上的落后和发展潜力的受限。
第三,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孤独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和自卑。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照料和关怀,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容易受到影响,生活不规律和饮食不均衡等问题常常出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应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此外,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只有通过综合的政府政策和社会行动,才能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篇三
2017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引导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下面是yjbys整理收集的关于2017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
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进城务工农民逐渐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心理、学习、行为等各方面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大家去关注。为了解全镇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状况和面临的新问题、新需求,以便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帮扶奠定工作基础,高流镇妇联于近期对全镇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新一轮摸底调研。
本次调查覆盖该镇14个行政村,主要对象为初中及以下、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家庭。调研采取发放调查表格、入户入校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
一、整体情况概述
1、基本情况介绍:
高流镇总人口61394人,18岁以下(包含18周岁)人口14908人,其中16岁以下人口13821人,男7778人,女6043人;14岁以下12871人,男7217人,女5654人。
全镇初中以下留守儿童390人,其中14岁以下364人,占14岁以下儿童总数的2.8%,14—16岁25人,16-18岁1人。幼儿园及学龄前留守儿童67人,占17.2%;小学27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70%;初中留守儿童50人,占12.8%。
父母在外务工两年以上的5人,占总人数的1.28%;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19人,占4.87%;一年返家一次的176人,占45.13%;半年返家一次的190人,占48.72%。
2、平时父母和子女如何沟通:留守儿童家中基本都配有电话或者手机,70%以上的家长能做到每星期给孩子打一个电话,25%以上的家长一个月与孩子联系1-2次。留守儿童平时有诉求也会通过监护人给在外务工的父母打电话。
3、留守儿童都有什么心愿:根据年龄的不同,留守儿童的心愿侧重点也不同,年龄大一些的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愿主要是希望能和父母多团聚,希望父母能辅导自己的学习;而年龄偏低的留守儿童心愿则集中在希望父母能陪自己玩,以该镇育才幼儿园的12名留守儿童为例,他们的心愿集中在: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动物园玩,想叫爸爸回来买许多玩具,想叫爸爸送自己上学,想爸爸带自己去旅游,想爸爸给买好吃的。
4、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学习方面,成绩中等偏上的留守儿童132名,占33.8%;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有13名,占3.33%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成绩中等甚至偏下。生活方面,留守儿童的早餐和晚餐基本全部在家中解决,由于学校较远,父母不在身边无人接送,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午餐在学校解决。心理状况方面,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懂事,知道父母在外赚钱辛苦,能认真学习,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尊心强,性格偏内向;一种是缺乏管束,自由散漫,性格相对偏激,易爆易怒,容易受不良习气影响。
5、目前开展了哪些关注活动:针对学龄前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孤单的心理,组织志愿者陪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说故事,帮助留守儿童减少孤僻性格的养成;关注留守儿童身体成长,联合计生、卫生部门,为留守儿童检查身体,关注身体健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教育情况令人堪忧。留守儿童的监护一般是单亲监护或者隔代监护,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隔代监护,爷爷奶奶基本上都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学校教师虽然和留守儿童结对“成长导师”,但也只限于在校期间,无法兼顾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遇到困难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向老师寻求帮助,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2、性格行为存在缺陷。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任性、压抑、敏感、不安、胆怯等缺陷性格以及因祖辈的溺爱造成的部分留守儿童我行我素、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严重影响留守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
3.安全状况不容忽视。一是饮食卫生安全。由于学校较远,父母不在身边无人接送,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午餐在学校解决。由于留守儿童缺乏营养观念,中午不好好吃饭,喜欢到校外小摊上买些辣条、炸火腿肠等垃圾食品,影响身体健康成长;二是生活卫生习惯存在隐患。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
三、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家庭教育和家长职责。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的问题,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孩子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加强与孩子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沟通,
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完善学校教育。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并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籍他们残缺的感情。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知法、守法。“成长导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整合社会力量。一是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通过实现农民增收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二是降低学龄儿童异地接受教育的门槛,让留守儿童能有机会跟父母一起生活;三是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违法行为,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辨别是非,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强化家长、学校、社会之间的监管网络,加强联系和配合,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