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与环境实习报告(实用3篇)

时间:2018-09-01 07:28: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城市人与环境实习报告 篇一

标题:城市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与环境的关系愈发紧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次实习我参与了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了城市人与环境的现状,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首先,城市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许多方面体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例如,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排放物、噪音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此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拥堵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大量车辆尾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城市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其次,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绿化率,并合理规划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拥堵。此外,还要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通过实习的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城市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我们才能实现城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人与环境实习报告 篇二

标题:城市人与环境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城市环境保护项目的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了城市人与环境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首先,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实地调研中,我发现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并不完善,大部分垃圾仍然被混合处理,导致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率低下。对此,应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和技术,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其次,城市空气质量问题也十分突出。在实地考察中,我发现城市的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排放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尤其是交通拥堵时,尾气排放更加严重,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应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强排放标准的执行,减少工业废气的污染。

最后,城市绿化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在实地考察中,我发现城市的绿化面积较小,绿化质量不高。为了改善城市绿化水平,应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增加绿化面积,同时注重绿化质量,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益。

通过实习工作,我认识到城市人与环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只有通过加强垃圾处理、改善空气质量和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我们才能实现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人与环境实习报告 篇三

一、实习

概况

1. 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

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

实习路线及内容: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

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 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

(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

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亮。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

(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种的。问他住在这里同住在楼房哪个好,他说当然是这里好,因为这里人的密度小,活动空间大,还可以种花草。

在询问一位住在园中30多年的老大爷时,他指着园中的一个花坛说,那里以前是一个游乐场,现在修了反而少了个娱乐的地方。

在问及住在此处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时候,被访的人一致对园内的公厕表示不满,说不仅环境差了,而且人也杂了。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这里的老奶奶说这里的植被乱七八糟的,自己想种点花,又会被人折走。

3.静园:

据老师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苹果树林,但为修草坪被砍掉了。静园的草坪可以任人践踏,目前黄绿相间,野草为绿。

4.未名湖:

有一个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正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突然身边开始喷水,吓的差点跳起来,原来是给草坪浇水的时间到了。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大失败。设计要处处为处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许坐椅与喷头不是一起建的,但后来添加的应考虑到整体,不能将一个一个设施隔离起来。

5.蔚秀园:

主要是同居民进行交流。大家似乎还是抱怨的比较多,都反映小区中的一个死水沟蚊蝇滋生,臭气熏天,垃圾成堆。据了解,这个水沟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来井,居民也不多,后来盖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来井不出水了,活水变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当问及对小区内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是出奇的一致,说现在太乱,草乱七八糟的,还是要搞搞绿化,弄利落点好。问她们野花难道不好吗,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种的花那样开的长,也没有那么多种类,而且也没有种的花花朵大,好看。

居民的观点似乎与老师自然即是美的观点有些矛盾,这种情况在燕南园中也有发生,人们还是需要整齐的草坪和人工栽种的花朵。是因为我们访问的都是些老人家,她们见了太多的荒芜与嘈杂,现在渴望一种整齐的美吗?

6.海淀公园:

还是以自己观察和同别人的交流为主。在公园中没呆多久就感到很晒,问在公园中健身的人,也反映这里的树阴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来。一个看着孩子玩耍的阿姨说,这里虽说很晒,但离家比较近,有一些健身设施,孩子也爱到这里玩,有总比没有要好。

我观察到,这里树少,天空比较空旷,反而成了放风筝的好地方,公园也因地制宜,门口就有卖风筝的。其实没树也有别样的乐趣。

<>

城市人与环境实习报告(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